-
公开(公告)号:CN105787184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21883.0
申请日:2016-03-0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36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PM2.5的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估计方法,所述方法在采集大量PM2.5浓度?湿度?能见度?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实际样本的基础上,建立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萤火虫支持向量机回归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估计,从而解决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反演精度不高、难以实时获取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065184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87072.8
申请日:2015-08-1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F03B1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38
Abstract: 一种链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包括浮球杆、T型杆、柱塞式液压泵、发电水轮机、气囊、壳体。所述气囊固定于壳体的外部顶端,所述发电水轮机和柱塞式液压泵固定于壳体内部,所述柱塞式液压泵的一端与发电水轮机相连,所述柱塞式液压泵的另一端与T型杆的一端相连,T型杆的另一端浮球杆相连;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链式波浪能发电装置通过设置浮筒,利用波浪的上下运动将波浪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带动发电水轮机发电,结构简单合理,易于拆装,同时带有气囊可控制整个壳体的漂浮度,适合于离岸式、近岸式、沿岸式。
-
公开(公告)号:CN105024599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486345.7
申请日:2015-08-1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H02P9/00 , H02P101/00 , H02P103/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波浪能发电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波浪能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装置及控制方法。其中,装置包括摆板、基座、转轴、链条、变速箱、永磁同步发电机、整流器、DC/DC变换器、MPPT控制器、速度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水位传感器、转速传感器、第一电容、第二电容、驱动模块和负载;通过安装于位于摆板前2米且与摆板重心同一水平面的速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以及转速传感器获取工作向量,并采集大量工作向量-最佳工作电压的实际样本,利用支持向量机建立工作向量-最佳工作电压预测模型。通过将预测模型与小步长扰动观察法结合进行最大功率跟踪,本发明能有效提高波浪能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454346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22989.X
申请日:2014-11-0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F03D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3 , F03D7/00
Abstract: 一种小型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在采集大量风速向量-转速-功率的实际样本的基础上,建立风速的萤火虫支持向量机回归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风速估计,继而通过最佳叶尖速比法预测出最大功率点所对应的最优风机转速,然后将风机的转速调节到预测的最优风机转速,并以该转速为初始值,采用扰动观察法以设定的扰动步长跟踪风机的最大功率。本发明实现了无传感器风速估计,大大节省了发电系统的控制成本,提高了寻找最大功率点的速度与准确度,降低了扰动过程中的功率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4333034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577400.9
申请日:2014-10-2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H02J3/38 , H02M7/5387 , H02M3/3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H02J3/383 , H02M3/335 , H02M7/5387
Abstract: 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逆控制的光伏并网微型逆变器,用于改善光伏电池并网控制效果,其技术方案是,所述光伏并网微型逆变器包括MCU控制器以及依次连接于光伏电池板与电网之间的储能电容、反激变换器、工频逆变桥和EMI滤波器,所述MCU控制器通过第一电压传感器和第二电压传感器分别采集光伏电池板电压和电网电压,通过电流传感器采集EMI滤波器输出的并网电流,通过第一驱动模块控制反激变换器,并通过第二驱动模块控制工频逆变桥。本发明将支持向量机逆模型与PI控制器结合在一起,既可以实现系统的线性化,又可以发挥PI控制器的鲁棒性,从而有效改善了光伏电池组件的并网控制效果,满足了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529862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540917.6
申请日:2013-11-0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G05D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太阳能自动跟踪控制装置设计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分布式网络化的光伏电池板智能跟踪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包括支撑传动机构、电机、电机驱动模块、主控制器、太阳倾角输入模块和光伏电池板角度输出模块,主控制器包括角度控制模块、速度控制模块和比例系数整定模块;方法包括获取光伏电池板的角度、光伏电池板的速度和当前时刻的太阳倾角,利用角度控制模块、速度控制模块和比例系数整定模块组成的三闭环控制结构,生成控制电机转动的指令。本发明显著提高光伏电池板角度控制的动态响应速度和稳态精度,提高了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441526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54391.2
申请日:2013-08-1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领域的一种并网不上网的小型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光伏电池组件、电容、反激变换器、工频逆变器、EMI滤波器、辅助负载、辅助负载断路器、本地负载、并网断路器、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驱动模块、控制器。并网前,系统工作于电压跟踪模式,即闭合辅助负载断路器,调节系统输出电压与电网电压的幅值、频率、相位一致,闭合并网断路器完成并网。并网后,断开辅助负载断路器,为保证不对电网输出功率,系统转为负载电流跟踪模式。光伏电池组件输出功率充足时,系统输出电流跟踪本地负载电流;光伏电池组件输出功率不足时,系统工作于最大功率跟踪方式,本地负载所需功率缺额由电网补充。
-
公开(公告)号:CN103437955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50059.9
申请日:2013-08-1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F03D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风力发电技术领域的一种小型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装置及控制方法。其中,装置包括风机、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器、整流器、n个风速传感器、转速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DC-DC变换器、驱动模块、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负载;通过安装于不同位置的多个风速传感器获取风速向量,并采集大量风速向量-最佳转速的实际样本,利用支持向量机建立风速-最佳转速预测模型。通过将预测模型与小步长扰动观察法结合进行最大功率跟踪。本发明提高了跟踪速度、有效的降低扰动过程的功率损失;并且当风机的特性发生变化后,可以通过重新收集样本,训练新的预测模型以保证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332444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0984190.0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其包括实体微电网层,虚拟空间建模层,能量管理层,智能控制层,以及人机交互层。利用基于MQTT协议的工业物联网技术进行层级间的通信,以数据驱动的方式建立与实体同生命周期的虚拟微电网系统,能量管理层通过实体系统运行数据制定初步方案,结合虚拟微电网系统执行初步方案的反馈信息对方案进行调整,将最终的方案应用于微电网系统,操作员也可以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基于发布/订阅机制,对虚拟微电网系统和微电网系统下达控制指令。本发明完善了能量管理系统的功能,并制定更为准确的调度优化方案,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实现了更多的人机物间的交互,提高了层级和系统间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67920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0984189.8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F01K25/10 , F01K27/00 , C07C27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带碳捕集利用与燃气循环余热利用的闭式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及方法,包括高压透平、低压透平、发电机、高温回热器、低温回热器、预冷器、二氧化碳压缩机、省煤器、低温过热器、高温过热器、燃烧器、余热回收器、二氧化碳回收装置、二氧化碳高压泵、氨液高压泵、尿素合成塔、闪蒸槽、尿素储罐。本系统以天然气为燃料,采用纯氧燃烧方式,烟气通过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实现二氧化碳全捕集;超临界二氧化碳在高压透平与低压透平中膨胀做功,这种方式使得透平出功较多,提高循环效率;除此之外该发电系统与工业制备尿素相联系,即二氧化碳全捕集之后作为原料用于尿素制备,而氨液进入余热回收器吸收烟气余热,并经加压后与捕集回收的二氧化碳一同进入尿素合成塔生成尿素经闪蒸工艺得到成品。此过程不仅有效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余热,且对烟气中二氧化碳实现捕集利用,体现环境友好性,实现清洁绿色供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