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2754597B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210207072.4
申请日:2012-06-2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在以大豆下胚轴作为外植体诱导不定芽再生时,一般是在大豆种子萌发培养基或/和下胚轴外植体不定芽再生培养基中添加细胞分裂素,在这种条件下胚轴外植体的不定芽再生效率很低,芽体的质量也较差。本发明,在种子萌发培养基和不定芽再生培养基中都不添加BA,在取得外植体后,配制显著高浓度的BA溶液对大豆下胚轴外植体形态学上端切口附近进行短期浸泡处理,给予该部位具有分化能力的细胞较强的不定芽分化刺激作用,因此,也就可以获得数量较多和质量较好的不定芽。应用本发明可以极显著地提高大豆下胚轴外植体不定芽再生的效率和质量,使下胚轴成为大豆遗传转化的理想受体。
-
公开(公告)号:CN118146957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0159323.9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根瘤菌GZHC2‑2菌株招募根际真菌的方法及在缓解敏感大豆涝害胁迫的应用,所述根瘤菌(Rhizobium multihospitium)GZHC2‑2菌株于2023年1月4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3032。此菌株具有帮助大豆抵抗涝害的能力。在涝害胁迫下接种该根瘤菌可以增加大豆的地上、地下生物量,根瘤数量和根瘤鲜重。同时诱导涝害敏感大豆品种富集有益根际真菌(如Dothideomyceta、Corticiales、Kondoaceae、Cryptococcaceae、Polyporales、Cladosporium)的能力。经过纯化分离根际真菌,被富集的有益真菌也可以显著增加涝害胁迫下大豆的地上地下生物量,根瘤数量和根瘤鲜重。本发明可以用于提高涝害胁迫下大豆的生长和增加产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530842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0159382.6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根瘤菌GZHC2‑2菌株招募根内生真菌的方法及在缓解敏感大豆涝害胁迫的应用,所述根瘤菌(Rhizobium multihospitium)GZHC2‑2菌株于2023年1月4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3032。此菌株具有帮助大豆抵抗涝害的能力。在涝害胁迫下接种该根瘤菌可以增加大豆的地上、地下生物量,根瘤数量和根瘤鲜重。同时诱导涝害敏感大豆品种富集有益根内生真菌(如Sordariomyceta、Moesziomyces、Rhynchogastremataceae、Eurotiomycetes、Ustilaginaceae)的能力。经过纯化分离根内生真菌,被富集的有益真菌也可以显著增加涝害胁迫下大豆的地上地下生物量,根瘤数量和根瘤鲜重。本发明可用于提高涝害胁迫下大豆的生长和增加产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79230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78083.0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10 , A01H6/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豆bHLH型转录因子GmEGL3基因在提高大豆籽粒异黄酮含量中的应用,所述GmEGL3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大豆GmEGL3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将本发明GmEGL3基因过量表达于栽培型大豆华春6号中,可以提高转基因植物籽粒中异黄酮的含量。本发明首次揭示了大豆GmEGL3调控大豆籽粒异黄酮含量的生物学功能,对大豆的营养品质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185799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159243.3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微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根瘤菌GZHC2‑2菌株及制备、该菌株招募根内生细菌方法及在缓解敏感大豆涝害胁迫的应用,所述根瘤菌(Rhizobiummultihospitium)GZHC2‑2菌株于2023年1月4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3032。此菌株具有帮助大豆抵抗涝害的能力。在涝害胁迫下接种该根瘤菌可以增加大豆的地上、地下生物量,根瘤数量和根瘤鲜重。同时诱导涝害敏感大豆品种富集有益根内生细菌(如Aeromonas、Clostridium、Pseudomonas、Staphylococcus、Paenibacillus、Stenotrophomonas)的能力。经过纯化分离根内生细菌,被富集的有益细菌也可以显著增加涝害胁迫下大豆的地上地下生物量,根瘤数量和根瘤鲜重。本发明的根瘤菌菌株GZHC2‑2可以应用于农业生产,用于提高涝害胁迫下大豆的生长和增加产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18579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159243.3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微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根瘤菌GZHC2‑2菌株及制备、该菌株招募根内生细菌方法及在缓解敏感大豆涝害胁迫的应用,所述根瘤菌(Rhizobiummultihospitium)GZHC2‑2菌株于2023年1月4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3032。此菌株具有帮助大豆抵抗涝害的能力。在涝害胁迫下接种该根瘤菌可以增加大豆的地上、地下生物量,根瘤数量和根瘤鲜重。同时诱导涝害敏感大豆品种富集有益根内生细菌(如Aeromonas、Clostridium、Pseudomonas、Staphylococcus、Paenibacillus、Stenotrophomonas)的能力。经过纯化分离根内生细菌,被富集的有益细菌也可以显著增加涝害胁迫下大豆的地上地下生物量,根瘤数量和根瘤鲜重。本发明的根瘤菌菌株GZHC2‑2可以应用于农业生产,用于提高涝害胁迫下大豆的生长和增加产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94887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676990.X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微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根瘤菌GZHC2‑2菌株及制备、该菌株招募根内生细菌方法及在缓解敏感大豆涝害胁迫的应用,所述根瘤菌(Rhizobiummultihospitium)GZHC2‑2菌株于2023年1月4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No:63032。此菌株具有帮助大豆抵抗涝害的能力。在涝害胁迫下接种该根瘤菌可以增加大豆的地上、地下生物量,根瘤数量和根瘤鲜重。同时诱导涝害敏感大豆品种富集有益根内生细菌(如Aeromonas、Clostridium、Pseudomonas、Staphylococcus、Paenibacillus、Stenotrophomonas)的能力。经过纯化分离根内生细菌,被富集的有益细菌也可以显著增加涝害胁迫下大豆的地上地下生物量,根瘤数量和根瘤鲜重。本发明的根瘤菌菌株GZHC2‑2可以应用于农业生产,用于提高涝害胁迫下大豆的生长和增加产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070578B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810111898.8
申请日:2018-02-0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植物耐逆性相关蛋白GmHAD1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与植物耐逆性相关蛋白GmHAD1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其编码基因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通过实验证明:将本发明GmHAD1基因过量表达于大豆毛状根和拟南芥中,均可以提高转基因植物的耐低磷能力。本发明公开的基因可作目的基因导入植物,提高植物耐低磷能力,对培育耐低磷大豆品种有重要的意义,也为培育具有较强低磷耐受能力的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7641624A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611218485.7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豆耐低磷基因Gm100776332及其克隆方法和应用,属于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差异蛋白质组学探索大豆基因组中糖酵解途径的相关基因,在低磷条件处理下,运用qPCR技术测定华春5号和瓦窑黄豆的表达量进行测定。运用差异蛋白组学和q PCR技术最终筛选到了差异明显的Gm100776332基因,克隆了大豆耐逆基因Gm100776332,并通过转化拟南芥对其耐低磷的关键性指标-可溶性糖含量进行测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