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1154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63812.6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桩基承台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结构包括预制承台、预制桩和连接组件,预制承台上设有上下贯通的后浇区,连接组件固定连接后浇区的内壁和预制桩的顶面,后浇区内在连接组件完成连接后灌注有混凝土;连接组件为钢筋接驳组件或钢板连接组件,钢筋接驳组件包括钢筋接驳器和钢筋,钢板连接组件包括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方法包括步骤:将预制承台和预制桩在工厂内分别预先制作完成;将预制桩竖直埋设于地基中,并通过吊装设备将预制承台与预制桩对接;通过连接组件连接预制承台和预制桩;向后浇区内灌注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后,进行接头部位验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施工快速、连接可靠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821950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111064718.3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水桩基冲刷坑尺寸的振动测量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冲刷坑尺寸的桩基共振频率有限元模型;S2、对桩基共振频率和位移进行正演模拟,得到正演模拟结果;S3、根据正演模拟结果,获取修正系数来对正演模拟结果中的桩顶最大位移和桩基共振频率进行修正;S4、建立冲刷深度、冲刷角度为自变量,桩基共振频率和桩顶最大位移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采集实际运营过程中测量得到的实际共振频率和实际桩顶最大位移并输入回归方程,通过反演模拟得到单桩的局部冲刷坑的冲刷深度和冲刷角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降低局部冲刷坑尺寸的测试成本、提高冲刷坑尺寸测量的可靠性、实时评估桩基础实际运营过程中的安全状况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175475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010106053.7
申请日:2020-02-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下沉圆形基坑开挖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有土体(7)的模型箱,所述模型箱包括模型箱本体(6)、钢杆(1)、双向电机(2)、控制器和多个下沉控制环(4),所述双向电机(2)连接至控制器,所述钢杆(1)焊接在模型箱本体(6)的底部,所述双向电机(2)与钢杆(1)滑动连接,所述双向电机(2)上设有削土刀片(3),所述下沉控制环(4)上设有固定孔(5),所述削土刀片(3)放置于所述固定孔(5)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固定运动轨迹的稳定性高、减小误差影响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049119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815867.8
申请日:2020-08-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动式钢支撑架设装置,该装置设置在基坑中,装置包括一对相对设置并分别与钢支撑的两端相适配的下滑导向单元,下滑导向单元包括设置在基坑内的挡土墙、设置在挡土墙顶部的固定块以及竖直设置在固定块一侧且伸入基坑内的下滑导向块,下滑导向块的侧面设有钢支撑导向机构,钢支撑的端部滑动设置在钢支撑导向机构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置一对下滑导向单元,对钢支撑的两端进行竖直导向及高度定位,实现了对钢支撑吊装时快速且精准地定位,简化了钢支撑的架设过程,保证了吊装过程中的平稳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39041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630475.1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坑开挖的模拟装置,包括模型箱以及竖直设置在模型箱内的隔板,该隔板将模型箱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周边土体室及基坑土体室,该基坑土体室内设有可沿水平方向移动的分层卸土机构,通过分层卸土结构的移动模拟基坑分层开挖过程,并考察该过程中隔板及周边土体室中土体的变形情况,以模拟获得实际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支护及周边土体的变形情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实现快速精准的基坑土体卸载,减小了开挖扰动和开挖时间的影响,使得基坑的开挖模拟更接近实际情况,也使得模拟基坑支护的隔板的变形也更加接近于实际情况,提高了变形模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926410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210310990.X
申请日:2012-08-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N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注浆成型螺纹抗拔桩桩土接触面力学性质的方法,将螺纹抗拔桩桩身平面展开,采用多功能界面剪切仪,进行螺纹抗拔桩桩土接触面的剪切测试,获得剪切应力和相对剪切位移之间的关系,获得注浆成型螺纹抗拔桩桩土接触面力学特性,该方法包括依次以下步骤:土样制备;混凝土试块的制作;试验准备;向土样及混凝土试块施加法向载荷;进行剪切试验;试验结束。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了解注浆成型螺纹抗拔桩桩侧摩阻力的发挥特性和荷载传递规律,得到这一新型螺纹抗拔桩的关键性设计参数即螺纹间距的优化设计值,从而合理地指导注浆成型螺纹抗拔桩的工程实践,确保新型桩基推广应用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518152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366769.1
申请日:2011-11-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桥梁桩基础受双向循环荷载作用的试验装置,包括:承载框架;模型槽,该模型槽安装在承载框架内部;模型桩,该模型桩设在模型槽内;垂向加载框架,该垂向加载框架连接在承载框架上端;垂向加载横梁,该垂向加载横梁连接在垂向加载框架上;垂向加载作动器,该垂向加载作动器一端固定在垂向加载横梁上,另一端垂直对准模型桩;水平向加载作动器,该水平向加载作动器一端固定在垂向加载框架上,另一端水平对准模型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适用范围广、模拟精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88643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58205.0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50/08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30/13 , G06F18/214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土方开挖顺序的基坑变形智能预测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在考虑开挖顺序的情况下,批处理基坑数据,得到基坑响应数据并利用其建立开挖数据库、生成样本数据集,并将样本数据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然后利用训练集与多种神经网络联合训练,得到多种预测网络;最后利用测试集对多种预测网络进行测试,比较测试结果以输出最优预测网络,并利用其对待处理基坑数据进行预测,得到基坑变形预测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等准确性高、预测性能好、适用范围广和实用性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78455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94910.6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性能劣化与工艺演进的碳排放动态预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实时采集基础设施在各阶段中的碳排放相关数据和对应的碳排放数据;步骤2:结合劣化数据和对应的碳排放数据,得到性能劣化分析结果;步骤3:结合优化数据和对应的碳排放数据,得到工艺演进分析结果;步骤4:训练得到碳排放动态预测模型;步骤5:将实际碳排放相关数据输入碳排放动态预测模型,得到碳排放动态预测结果;步骤6:基于碳排放动态预测结果优化碳排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碳排放预测的准确准确性和全面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76119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89261.3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45 , G06N3/0475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N3/094 , G01N3/08 , G01N3/0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GAN‑BP算法的吸力桶上拔土体破坏模式预测方法,包括建立吸力锚上拔可视化实验装置;利用实验装置,进行不同工况下的吸力锚上拔实验,获取吸力锚在不同加载速率过程中的激光散斑图像原始视频;将激光散斑图像原始视频进行处理和计算,获得最大上拔力时吸力桶周围土体位移等值线图;通过土地位移等值线图,测量土地破裂面宽度与深度,建立土地“因素—破坏尺寸”数据库;建立GAN‑BP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小样本数据预测;本发明考虑到小样本数据库建立了GAN‑BP机器学习算法,并基于该算法建立吸力桶上拔土体破坏模式预测模型,通过实验装置得到实测数据并进行小样本扩充,从而获取吸力桶长度、直径以及上拔速率对土体破裂面尺寸的影响规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