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13657B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210489822.1
申请日:2012-11-27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C11B3/00 , C11B3/06 , C10M101/04 , C10N4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系电绝缘油两步法深度脱酸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植物油进行复配碱炼;所述复配碱炼采用的碱液为氢氧化钠和硅酸钠以50~80:20~50的质量比混合的水溶液;(2)对植物油进行真空气提,且真空气提时辅以氮气保护。本发明提供的两步法深度脱酸工艺,能有效降低植物油酸值至极低水平,大幅度减少碱炼时间,减少水洗次数和水洗用量,提高精炼效率,并维持良好的电气性能,操作易控,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7493143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1710681766.4
申请日:2017-08-10
Applicant: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计量中心 , 国家电网公司 , 深圳友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方 , 刘立平 , 谈晓妍 , 陈向群 , 胡军华 , 李劲柏 , 彭学文 , 柳青 , 李鑫 , 邹宇 , 胡婷 , 解玉满 , 汪凤娇 , 严向前 , 崔涛 , 何晓奎 , 何本亮 , 孙广 , 魏成贤
IPC: H04B17/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模块检测设备,包括底板、接驳针板、托盘、压块安装板、接收组件与控制单元;底板设有顶升组件,接驳针板设于顶升组件上;接驳针板设有接驳针;托盘位于接驳针板上方;托盘上设有供接驳针穿过的第一通孔;压块安装板位于托盘上方,并通过连接件与底板固接;顶升组件驱动接驳针板和托盘上升,压块安装板抵靠无线模块,接驳针穿过第一通孔与无线模块连通;接收组件位于压块安装板上方,接收无线模块的信息;顶升组件和接收组件均与控制单元连接。本发明通过接驳针接通无线模块,模拟实际工作状态,接收组件判断其是否能够正常发送信息,检测精度高;且能够快速的对大批量无线模块实现检测,检测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980317B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510342761.X
申请日:2015-0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度数据网设备的自动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测试仪表自动化用例执行平台的执行接口与自动化测试网络工装接口1连接;测试仪表的控制接口与自动化测试网络工装的接口2连接;被测调度数据网设备的控制接口与自动化测试网络工装的接口3连接;测试仪表自动化库和被测设备自动化库分别通过逻辑接口4和逻辑接口5被自动化用例执行平台调用。本发明整合了测试仪表操作、被测设备控制、测试日志存档以及测试版本的维护等各个分散的环节,实现对调度数据网路由器、交换机的自动化测试,解决了传统手动测试中存在的差异性、效率低和测试周期长的问题,实现了测试的标准性、一致性和公平性,并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508643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1710712785.9
申请日:2017-08-18
Applicant: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计量中心 , 国家电网公司 , 深圳友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讯模块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通讯模块的流水线。该流水线包括检测机构、用于从仓库中输出待测的周转箱以及将预先放置的周转箱送回仓库的出入库机构、用于通过转运小车接收出入库机构输出的待测的周转箱以及将预先放置的周转箱通过转运小车送回出入库机构的上下料机构、用于将检测机构检测完成的通讯模块运送至临近下料机器人的抓取工位的输送单元以及分别设于检测机构两侧的上料机器人和下料机器人。本发明实现了通讯模块全面、有效、自动化的检测,从源头切断次品的流通渠道,全面提升智能电表信息交互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783971B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610278438.5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计量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量器具自动化检定流水线,包括输送轨道以及安装在输送轨道上的耐压测试工位、外观检测工位、功耗测试工位、多功能检定工位、自动铅封工位、自动刻码工位和自动贴标工位,自动铅封工位、自动刻码工位和自动贴标工位沿输送轨道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耐压测试工位、外观检测工位、功耗测试工位和多功能检定工位安装于自动铅封工位前方;耐压测试工位、外观检测工位、功耗测试工位、多功能检定工位、自动铅封工位、自动刻码工位和自动贴标工位上的检测位数量分别为3 N、3 N、3 N、22 N、2 N、1 N和1N,其中N为自然数。本发明的计量器具自动化检定流水线具有布局合理、占用面积小以及检定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398913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710670166.8
申请日:2017-08-08
Applicant: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计量中心 , 国家电网公司 , 深圳友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5J1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13/0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精密定位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检测线归正机构。本发明提供的归正机构包括归正机架、水平模组及归正组件,归正组件包括均设有归正工位的第一层定位板、第二层定位板及第三层定位板,水平模组上设有水平导轨及伺服电机,第一层定位板设有滑块组,伺服电机驱动第一层定位板通过滑块组沿着水平导轨的走向移动;第一层定位板的短、长边端分别设有第一推送单元和第二推送单元,第一推送单元用于通过第二层定位板对模块进行X轴方向上的定位;第二推送单元用于通过第三层定位板对模块进行Y轴方向上的定位,操作简便,性能可靠,有效提高了模块的定位精度,确保模块在外观及针脚检测的顺利进行,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及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577839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113175.2
申请日:2016-02-2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H04L2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局部样方组网的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主机房和分站点,还包括立体样方模型,所述立体样方模型为正四棱双锥结构,六个尖角点分别设置六个采样点,其中相邻的每三个尖角点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所述六个采样点共一个球面;所述主机房、分站点和立体样方模型连接成一对多分布式树状结构。该采集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适应于局部特征明显且局部采样要求高的工业环境,采用单点取样需进行多次取样,整体采集方式存在安全隐患,整体采集设备的性能要求较高,设备较昂贵等问题。可应用于立体环境下的物种研究和工业数据采集,以及大型工业生产设备健康状况实时监测、海洋生物物种密度研究、水质监测和工业环境监测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139427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111533048.5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武汉大学
Inventor: 张东寅 , 许汉平 , 杨东俊 , 魏聪 , 李亚馨 , 王怡聪 , 胡婷 , 王法靖 , 乔立 , 童雅芳 , 颜炯 , 桑子夏 , 徐秋实 , 阮博 , 周思璇 , 孙建军 , 盛举
IPC: G06F30/23 , G06F17/11 , G06F17/18 , G06Q10/067 , G06Q50/06 , G06F111/10 , G06F113/04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基于双网格差分法的含风电电力系统频率特征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含风电电力系统功率波动模型;S2、建立电力系统随机动力学模型;S3、建立含风电电力系统一次调频模型;S4、分析含风电电力系统一次调频模型特点,得到含风电电力系统随机动力学模型的FPK方程;S5、求解含风电电力系统频率概率分布密度函数。本设计通过建立含风电电力系统的一次调频模型,进而得到关于系统频率概率分布密度函数的FPK方程,并采用双网格差分迭代数值算法,结合有限元法和有限差分法的优点,准确快速地获得系统频率的概率分布函数,为电网调频能力分析、调频参数优化、机组经济运行等提供参考。
-
-
公开(公告)号:CN110504708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735028.2
申请日:2019-08-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武汉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孝感供电公司
Abstract: 一种计及充电站和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多目标协同规划方法,该方法包括:考虑分布式电源的不确定性,分析风光发电出力规律,基于其季节和时序特性,建立多场景分布式电源与负荷模型;建立电动汽车道路交通网络模型,考虑交通流量分布、交通网络布局,基于电动汽车充电站截获的交通流量以及用户平均等待时间,计算交通经济效益,并将配电网络与交通网络耦合;综合考虑分布式电源与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定容,以规划总成本最低与网络节点电压质量最优为上层目标,以分布式电源切除量期望值最小为下层目标,建立多目标协同规划模型。本设计不仅改善了电网运行经济性和电能质量,而且避免了充电站建设造成的交通拥挤,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