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0733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415668.3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源荷互动的分布式能源规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配电网互动模式建立适用于主动配电网的源荷互动相应模型;建立基于计及源荷互动相应的主动配电网双层规划模型;基于改进粒子群双层规划求解算法的模型求解方法。本发明对主动配电网的电源与用户的互动模式进行分析详细分析,提出了计及源荷互动响应的分布式电源双层规划模型和基于改进粒子群双层规划求解算法的模型求解方法,在考虑需求响应资源对规划的影响下,充分发挥用户侧资源以实现电源‑用户的有效互动,为配电网运营商提供了成本更低的可调度资源,大大地降低了配电网的运行成本,使配电网的配置效果达到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16128191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096644.6
申请日:2022-09-06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nventor: 王志伟 , 杨晶莹 , 李德鑫 , 吕项羽 , 刘畅 , 张家郡 , 张海锋 , 董鹏旭 , 陈锡昌 , 苗文强 , 王永利 , 刘浩 , 栗奕博 , 延子昕 , 许苗苗 , 王佳蕊 , 庄冠群 , 孟祥东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调度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基于能量转换设备和储电设备的设备参数,建立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成本模型和设备约束模型;基于运行成本模型和设备约束模型建立RL智能体模型;将综合能源系统的实时能源购买价格、实时能源负荷和实时新能源出力输入RL智能体模型,得到储电设备的动作;基于储电设备的动作、运行成本模型和设备约束模型,以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计算能量转换设备的动作。本发明将储电设备的动作作为远视动作,先通过RL智能体模型确定远视动作使得储电设备的累积效果最大化,再在远视动作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短时动作,避免了无效探索,从而提高对综合能源系统调度的效果和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78744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89815.X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动汽车灵活性储能的激励措施调控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动汽车调控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电动汽车及电网的基础数据;对基础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基础数据;将电动汽车作为可调控负荷,基于激励需求响应机制建立V2G模式下的电动汽车充/放电调度管理模型;将预处理后的基础数据输入V2G模式下的电动汽车充/放电调度管理模型,对电动汽车的灵活性储能进行调控。本发明能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与优化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768932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532613.5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10 , G06Q50/06 , G06Q10/0631 , G06Q30/0201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多主体协同规划优化技术领域,提供了多主体配电网协同规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多主体配电网协同规划方法包括:分别构建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源侧、网侧、荷侧和储侧的收益模型;基于源侧、网侧、荷侧和储侧的收益模型,构建以参与者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配电网源‑网‑储协同规划模型;求解配电网源‑网‑储协同规划模型,得到计及源、网、储三方的协同规划方案。本申请考虑源‑网‑荷‑储四方主体的利益诉求,有助于调动各方主体参与电网规划的积极性,在保证配电网经济安全运行的基础上有效促进配电网新能源消纳,提升配电网整体规划运行水平,且提供的配电网源‑网‑储协同规划模型兼顾了参与规划的多方主体的利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439144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468248.6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长春工程学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源网荷储调节能力提升方法,首先建立输电网‑配电网‑设备本地三层协调集中控制架构和配电系统多层协调分布式控制架构;探究配电系统“源‑网‑荷‑储”全面协调互动机制;对配电网源、网、荷、储各端设备进行运行建模,采用基于数据驱动的分布鲁棒方法对不可控分布式发电和负荷的不确定特征进行表征,进而构建了“源‑网‑荷‑储”协调集中优化运行模型和分区分布式优化运行模型,并分别采用CCG算法和ADMM算法进行有效求解。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源网荷储调节能力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670323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26406.7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长春工程学院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30/0201 , G06F16/2458 , G06F17/16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关联度权重的风光储一体化运行效益评价方法及系统,涉及风光储效益评价技术领域,通过获取多维综合效益,建立风光储一体化运行多维效益评价体系,得到多维度效益指标;基于价值权重以及指标关联权重的组合权重,确定多维度效益指标权重;在获得上述数据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多维度效益的风光储一体化运行的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对风光储一体化运行多维效益进行评价分析。提高了风光储一体化运行多维效益综合评价的准确性,实现在经济、社会、碳排放、企业发展效益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之间综进行全面、科学、具有参考价值的评价,为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的发展提供支撑,促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6106791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107788.5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网侧套管的故障检测装置,变压器网侧套管与变压器连接,变压器网侧套管设有油头活口;故障检测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油气检测机构和控制单元,壳体与油头活口之间连接有油气分离阀,油气分离阀的进油口和进气口分别连接有导油管和导气管;本发明采用下安装座和上安装座对透视仓的两端进行封闭,由活塞板将透视仓内腔分隔成上、下两个独立的空腔,并通过油气分离阀将导油管和导气管分别连通活塞板下方和上方的空腔,通过电机驱动活塞板竖直滑动,进行油液和气体的抽取和泵送,同时由油液探头和气体探头对抽取的油液和气体进行检测,更加便于实时检测套管内的油液状态和气体数据,能够实时监测变压器网侧套管的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620261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199978.4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变压器振动检测系统,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的两侧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顶板,所述顶板两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本发明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设置支撑装置和连接装置,当设备使用时,反作用力迫使活动杆回缩至滑块的内部,调节板倾斜转动一定角度,进一步卡死,抵消电线杆与卡套内部的间隙,增大摩擦力,防止掉落,加强筋提高结构强度,底座与连接板连接,顶板和侧板将变压器的压力水平均匀分摊,减小局部压强,防止脆性断裂。
-
公开(公告)号:CN11592651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40115.8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大学
Inventor: 矫立新 , 李莉娜 , 杨晶莹 , 列剑平 , 刘俊博 , 司昌建 , 赵春明 , 李守学 , 栾靖尧 , 高昌龙 , 杨代勇 , 刘赫 , 刘座铭 , 林海丹 , 董洪达 , 邰宇峰 , 刘春博
IPC: C09D5/26 , C09D163/00 , C09D7/63 , B01J13/14 , C09J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设备致热缺陷预警检测涂料与贴片制备方法,制备主要有三个部分:感温变色芯材的制备、微胶囊化包裹、示温贴片喷涂制备与应用,感温变色芯材包括以下组分:结晶紫内酯、双酚A以及特定的温感显色溶剂,所述温感显色熔剂为醇类,本发明的可视检测涂料采用结晶紫内脂、双酚A和特定的温感显色溶剂配制的感温变色芯材,利用微胶囊化包裹制备成电力设备致热缺陷可视检测涂料或者贴片可以防止或延缓变色芯材在大气环境下受到腐蚀导致流失、失效,喷涂、粘接到运行电力设备上,温感变色值为设备致热异常预警阈值,通过感温变色指示被测设备温度,直观反映所测试的设备运行温度,简化设备致热缺陷的检测,实现电力设备致热缺陷温度异常预警指示,且示温变色明显,凭肉眼或者机器视觉容易识别,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59610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24133.2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nventor: 王志伟 , 李德鑫 , 杨晶莹 , 吕项羽 , 刘畅 , 王永利 , 刘浩 , 王子岳 , 路雨涵 , 陈锡昌 , 周相宜 , 延子昕 , 董鹏旭 , 栗奕博 , 冷俊 , 张海锋 , 王佳蕊 , 张家郡 , 庄冠群 , 孟祥东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8/2135 , H02J3/28 , H02J3/38 , H02J3/46
Abstract: 一种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协同的多目标规划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对新能源并入电网后新型电力系统形态上的变化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含高电力电子化以及多时间、空间中强不确定性;对于规划区域,获取规划年限中的负荷需求、电网运行情况、电源的开发情况、电力系统安全等内容;根据规划区域中已经获得的相关信息,结合新型电力系统的特点,构建源网荷储协同的多目标规划模型;根据建立的源网荷储协同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得出包含高比例清洁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协同规划结果。本发明进一步降低了电网运行的成本,使其运行更加平滑,最大程度消纳新能源发电,同时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及安全性,促进新能源风光发电发展以及保护生态环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