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96723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490016.7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电能代替的分布式清洁供暖系统及其评价方法,属于清洁能源消纳、电能替代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基于分布式光伏及小型风力发电机发电供暖电能替代的一种方法,本发明专利共设计两个子系统,一个是风光互补发电子系统和电锅炉供暖系统。风光互补发电子系统主要由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风光互补控制电路,蓄电池组组成;蓄电池组是系统的储能装置,通过控制电路使蓄电池处于充电和放电不同的工作模式,在风、光资源充足时发电系统为其充电,在风、光资源不足是作为电源为电供暖装置或其他系统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12614014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513890.8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生态环境视角下的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方法,属于系统间耦合协调可持续发展技术领域;该方法是综合运用经济学、系统工程、计量经济学、能源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分析方法,尝试着综合运用多种定量方法,系统全面地对能源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对于中国电力、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状况以及影响因素的准确评价,为制定中国电力能源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战略提供基本依据,对于实现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资源永续利用,缓解环境压力,优化电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926518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211640115.8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大学
Inventor: 矫立新 , 李莉娜 , 杨晶莹 , 列剑平 , 刘俊博 , 司昌建 , 赵春明 , 李守学 , 栾靖尧 , 高昌龙 , 杨代勇 , 刘赫 , 刘座铭 , 林海丹 , 董洪达 , 邰宇峰 , 刘春博
IPC: C09D5/26 , C09D163/00 , C09D7/63 , B01J13/14 , C09J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设备致热缺陷预警检测涂料与贴片制备方法,制备主要有三个部分:感温变色芯材的制备、微胶囊化包裹、示温贴片喷涂制备与应用,感温变色芯材包括以下组分:结晶紫内酯、双酚A以及特定的温感显色溶剂,所述温感显色熔剂为醇类,本发明的可视检测涂料采用结晶紫内脂、双酚A和特定的温感显色溶剂配制的感温变色芯材,利用微胶囊化包裹制备成电力设备致热缺陷可视检测涂料或者贴片可以防止或延缓变色芯材在大气环境下受到腐蚀导致流失、失效,喷涂、粘接到运行电力设备上,温感变色值为设备致热异常预警阈值,通过感温变色指示被测设备温度,直观反映所测试的设备运行温度,简化设备致热缺陷的检测,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592651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40115.8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大学
Inventor: 矫立新 , 李莉娜 , 杨晶莹 , 列剑平 , 刘俊博 , 司昌建 , 赵春明 , 李守学 , 栾靖尧 , 高昌龙 , 杨代勇 , 刘赫 , 刘座铭 , 林海丹 , 董洪达 , 邰宇峰 , 刘春博
IPC: C09D5/26 , C09D163/00 , C09D7/63 , B01J13/14 , C09J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设备致热缺陷预警检测涂料与贴片制备方法,制备主要有三个部分:感温变色芯材的制备、微胶囊化包裹、示温贴片喷涂制备与应用,感温变色芯材包括以下组分:结晶紫内酯、双酚A以及特定的温感显色溶剂,所述温感显色熔剂为醇类,本发明的可视检测涂料采用结晶紫内脂、双酚A和特定的温感显色溶剂配制的感温变色芯材,利用微胶囊化包裹制备成电力设备致热缺陷可视检测涂料或者贴片可以防止或延缓变色芯材在大气环境下受到腐蚀导致流失、失效,喷涂、粘接到运行电力设备上,温感变色值为设备致热异常预警阈值,通过感温变色指示被测设备温度,直观反映所测试的设备运行温度,简化设备致热缺陷的检测,实现电力设备致热缺陷温度异常预警指示,且示温变色明显,凭肉眼或者机器视觉容易识别,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89501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67594.8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的氢储能单元功率分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基于多智能体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MADDPG)算法的氢储能单元的功率输出控制策略,引入充放电转换次数和荷电状态模块,设置奖励函数和约束条件;建立氢储能功率分配模型;收集光伏电站历史日前预测数据和实际发电数据,训练氢储能功率分配模型;基于实时的光伏出力数据,使用氢储能功率分配模型获得氢储能功率输出指令,协调氢储能各单元出力。本发明建立了基于MADDPG的氢储能自适应功率分配模型,用于智能化决策补偿光伏发电系统预测误差的功率输出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02679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032070.5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电力企业建筑能耗监测方法及系统,涉及能源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电力企业的若干办公建筑进行细致的分类标记和能耗指标的精确设定,包括建筑面积能耗指标、人均能耗指标以及相应的约束值、基准值和引导值,使能耗监测更加个性化和目标化;通过设定具体的数据采集周期和采集点,以及对建筑电力消耗参数、建筑用水消耗参数等相关数据的详细收集和分析处理,能够生成建筑能耗评价指数和建筑节能完成度系数,从而更加准确地评估能耗使用程度和预测节能完成率,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供更为精确和实时的能耗监测结果,还能够根据监测数据提出针对性地节能改进措施,有效地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8589501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1067594.8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的氢储能单元功率分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基于多智能体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MADDPG)算法的氢储能单元的功率输出控制策略,引入充放电转换次数和荷电状态模块,设置奖励函数和约束条件;建立氢储能功率分配模型;收集光伏电站历史日前预测数据和实际发电数据,训练氢储能功率分配模型;基于实时的光伏出力数据,使用氢储能功率分配模型获得氢储能功率输出指令,协调氢储能各单元出力。本发明建立了基于MADDPG的氢储能自适应功率分配模型,用于智能化决策补偿光伏发电系统预测误差的功率输出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458522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10704.4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24 , H02J3/38 , H02J3/28 , H02J3/32 , H02J3/46 , H02J3/14 , H02J15/00 , G06F30/27 , G06N3/006 , G06F18/23213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3/04 , G06F119/0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考虑电氢热耦合和电网调频策略的氢储能配置方法,属于储能配置领域;具体包括:建立氢储能的区域电网模型;分析氢电转换过程中的电氢热耦合关系;提出调频控制系数随各储能SOC自适应变化的氢储能和功率型储能参与电网调频的协调控制策略;在氢储能和功率型储能协调优化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建立双层优化配置模型,对氢储能的容量配置进行优化,外层为容量配置模型,内层为调频仿真模型,将外层容量配置方案依次传递给内层调频仿真模型,在该配置下进行仿真,将得到的频率波动数据作为输出再传递给外层优化配置模型,计算目标函数,迭代寻优得到氢储能的最优容量配置。本发明方法可以使得氢储能容量配置更加精准,且符合实际电网调频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33543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40658.5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碳排放流的电力系统源网负荷低碳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模型的主要求解要点是确定每个时段内分布式机组的出力以及储能的工作状态,以确定分布式机组的出力序列以及将储能元件视为发电机或视为负荷,从而通过碳排放流分析得到最优解。引入支路碳流密度和节点碳势衡量电力系统中各支路的碳消耗,分析系统碳排放情况;构建电力网络功率约束方程;应用碳排放流理论构建节点碳势计算矩阵;构建储能元件目标函数;构建配电系统潮流方程;构建电力系统潮流约束;构建储能元件发电功率约束;计算储能元件运行状态;构建多目标评价函数求解。所述方法可为低碳背景下电力机组的低碳运行方式的设计提供较为可行的方案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5986781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53113.2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类型开关组合的单相负荷换相装置及方法,属于电力技术领域。主控单元连接在电力变压器的出口端,n个分控单元分别与主控单元连接,各分控单元分别与各换相开关连接,各换相开关分别连接电力变压器和单相负荷。优点是提高了负荷在各相之间切换的速度,从而实现有换相需求时,进行微秒级相位切换,保证供电不中断,保护用户对电能质量敏感的设备,对区域性负荷不平衡快速响应,彻底解决线路末端三相负荷不平衡问题。通过分控单元调整各个用户负载接入的相别,使负载均衡地接到三相线路上,提高控制方案的可靠性。此方案可以推广应用,进一步降低损耗,提高供电公司的综合收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