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3419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29611.8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7/1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池模块热失控反应测试评价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获取电池模块热失控连锁反应试验中热失控电池单体数量和电池模块内电池单体温度;根据热失控电池单体数量和电池模块内电池单体温度,建立失控传热计算模型;根据失控传热计算模型,计算得到标准化矩阵;根据标准化矩阵,计算电池模块热失控扩散风险得分;根据电池模块热失控扩散风险得分,进行评价。由于考虑了不同来源的热能,实现电池模块热失控扩散风险的定量标定与客观评价。从热传导吸热、热传导散热、热辐射吸热、热辐射散热、对流换热、火焰炙烤六方面定量计算各热失控电池单体失控热能,在机理上实现对电池模块热失控扩散风险的客观评价,并且评价方法更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3422127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825147.4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58 , H01M10/0525 , H01M10/6562 , H01M10/65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锂电池的散热隔热装置,包括热管、隔热层、热交换器和固定单元,所述隔热层处于单体电池之间,所述热管下端与单体电池连接,上端与热交换器连接,每个单体电池上至少连接有一个热管,固定单元沿单体电池的排列方向夹持固定单体电池及单体电池之间的隔热层。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隔热层分隔单体电池,确保隔热效果,防止热失控的扩散,通过热管将单体电池的热量引出,利用热交换器进行快速散热,热管下端为热端,上端为冷端,提高气流运动速度,保证散热效率,从而兼顾电池的散热和隔热。
-
公开(公告)号:CN11296430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259596.7
申请日:2021-03-1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D21/02 , G08B17/00 , G08B17/10 , H01M10/42 , H01M10/48 , H01M10/613 , H01M10/6563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锂离子储能电池火灾在线监测装置,本发明通过在电池柜中设置监测组件,实时监控电池柜中的温度、烟气和火焰信息,并通过温度信息控制第一封门和第二封门的启闭,能够在无人参与的情况下及时有效的控制电池柜内部温度,遏制锂离子储能电池发生火灾,为工作人员在电池着火之前到达现场争取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9904360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041898.X
申请日:2019-01-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1M2/10 , H01M10/42 , H01M10/613 , H01M10/6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热阻燃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封闭的电池箱体、电池组以及在所述封闭的电池箱体和电池组空隙间填充的多层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优选为三层,表面可以为不锈钢材料,中间层为添加阻燃材料的阻燃层,内层可以为吸热层,外层可以为加固层,解决了电池正常工作时的散热问题,同时解决了电池在电池箱内发生燃烧,从而引起电池箱内其他电池也发生燃烧,进行引起整个电池箱的爆炸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6576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50140.X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1R31/36 , G01R31/367 , G01R31/378 , G01R21/00 , G01R31/00 , G01R31/389 , G01D21/02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储能电池热管理系统测评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根据每支单体电池不同采集点位的温度数据、冷却系统的实际能耗和冷却系统的运行参数,从储能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冷却性能,对于储能电池单体内部温度分布的影响,以及对于储能电池模块/储能电池簇内部各单体温度不一致性影响三个方面对储能电池热管理系统进行综合性分析评价,并建立适用于液冷与风冷热管理系统的测试平台,可以实现不同环境条件、多种运行工况下针对不同热管理系统设计的评测,为储能电池热管理整体设计提供试验数据。本发明解决了对各方向上温度场分布的不一致性、周边实际气候环境及能效考虑不充分,采集数据类型以及核心采集点位不明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4144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184023.6
申请日:2024-02-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367 , G06F17/1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储能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多层级安全性能等级评价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评价方法包括获取储能电池单体试验、储能电池模块试验与储能电池簇试验的试验现象与参数指标,再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和层次分析法,获得主客观融合赋权的评价指标权;根据主客观融合赋权的评价指标权重,计算储能电池的安全性能等级评价得分值,实现储能电池多层级安全性能等级评价。本发明中根据试验现象与参数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结合主观赋权与客观赋权,得到储能电池安全关键的评价指标权重,能够准确的评价储能电池多层级安全性能,克服了现有中无法达到对储能系统各层级安全性能的评价表征,测试结果不准确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7973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62147.0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动汽车充电站火灾处置装置以及处置方法,包括火灾监测单元、充电桩自动断电系统、隔离降灾升降仓、注水系统、水喷淋系统和废水处理系统;火灾监测单元用于监测电动汽车是否处于火灾状态;充电桩自动断电系统用于控制充电桩断电;隔离降灾升降用于隔离着火电动汽车;注水系统用于向隔离降灾升降仓内注水;水喷淋系统用于向电动汽车喷水;废水处理系统用于处理隔离降灾升降仓内废水。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防止了火灾进一步蔓延且损害其他车辆,不仅减少了经济损失,还提升充电站的安全应急保障能力,还防止电动汽车的电池模组进一步发生热失控连锁反应,解决了电动汽车火灾易复燃的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009241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1910292212.4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N7/01 , G06N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役电力电缆通道消防安全水平的评估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在役电力电缆通道的消防安全特征,其中,消防安全特征包括:电缆燃烧属性、电缆运行状态、电缆通道环境特征以及电缆通道消防配置中的一种或组合;针对消防安全特征中的每一个特征影响因素,获取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值,建立专家判断矩阵;计算所述各个特征影响因素的模糊权重向量,然后对所述专家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验证;在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验证后计算各个影响因素的目标权重;并根据目标权重建立针对电缆通道的消防安全水平的评估模型,进而对电缆通道进行消防安全水平评估。应用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对电缆通道进行消防安全水平的定量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5663309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449724.5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1M10/42 , H01M10/613 , H01M50/244 , H01M50/581
Abstract: 一种电池簇内的电池模块协同防护结构及防护方法,结构包括若干层在电池箱体内倾斜设置的托盘,每一层托盘上放置有一排由多个电池模块组成的电池簇,每一个电池模块的尾部均通过连接杆与电池箱体相连,电池模块头部的电池箱体上开设有符合电池模块大小的模块排出口;每一个电池模块内设置有监测装置,连接杆上均设置有控制开关;监测装置与控制开关连接处理器,处理器接收监测装置采集到的数据与设定阈值进行比较,并能发送指令使对应控制开关断开,控制开关断开后的电池模块沿托盘的斜面滑出电池箱体。本发明可以防止电池模块在热失控过程中热量与烟气在电池模块间的蔓延与扩散,实现在电池模块发生热失控的初始阶段或发展阶段初期及时处置。
-
公开(公告)号:CN113759071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063007.4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N31/12 , H01M50/24 , H01M50/258
Abstract: 一种用于电池簇的隔热材料的选取方法、电池簇及电池,在与电池簇内电池模块相同规格的电池模块上方设置托架材料,对电池模块进行燃烧试验,测量电池模块燃烧持续时间t1以及托架材料上表面的最高温度T1;若待选取材料燃烧时,能够以大于等于温度T1的温度持续燃烧,持续燃烧时间大于等于燃烧持续时间t1,则选择所述待选取材料作为隔热材料。将选取的隔热材料放置在相邻的电池模块之间,能够起到隔热的作用,并且能够避免下方的电池模块起火燃烧时,往往会把位于上方的电池模块引燃的问题。本发明选择效率高且有效,电池簇的热防护选取提供了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