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30294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827678.6
申请日:2016-09-18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 H02M7/49 , G06F17/5036 , H02J3/36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静态直流充电仿真模型及其方法。仿真模型中直流电压正极与平波电抗器一端连接,平波电抗器、上桥臂的各子模块、上桥臂电抗器、下桥臂电抗器、下桥臂的各子模块依次串联,下桥臂最后一个子模块负极与直流电压负极连接。每个子模块的正极与二极管阳极连接,均压电阻、取能电源等效电阻、电容并联,并联后一端与二极管阴极连接,另一端与子模块负极连接。通过实际测量各子模块均压电阻、电容、取能电源效率、各控制板卡总功率等数据建立仿真模型,根据模型可仿真换流器静电直流充电时各子模块电压波动情况。本发明旨在提出换流器静态直流充电仿真模型,为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启动提供相关参数设计方法和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018934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619972.8
申请日:2016-08-01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19/16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19/1657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连续调节过流点的IGBT过流检测电路及其实现方法。IGBT集电极与第一二极管阴极连接,第一二极管阳极接入由第一运算放大器与电阻构成的第一电压跟随电路,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接入由第二运算放大器与电阻构成的第一反相比例放大电路,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接入由第三运算放大器、可调电阻、电阻构成的第二反相比例放大电路,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接入由第四运算放大器、电阻构成的第二电压跟随电路,第四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经电阻连接至第二二极管阴极,第二二极管阳极与驱动芯片的过流保护端连接。本发明旨在通过一种电路实现对IGBT过流点的线性、连续、双向调节,从而满足相关产品对IGBT过流点一致性、准确性和可调节性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015792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210859746.2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R31/392 , G01R31/3842 , G01R31/367 , G01R31/37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储能电池电池子模块在线参数辨识方法,首先,对整个电池子模块进行在线参数辨识,运行周期内对电池进行实时参数辨识,旁路状态下增加对开关器件的参数辨识,并在辨识SOC的过程中考虑到容量变化的情况,进行容量的实时修正;利用IGBT的导通压降模型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估计完成电池子模块开关器件在线辨识;对于电池模型参数辨识,采用二阶RC模型以递推最小二乘RLS对电池参数进行估计,采用SOC‑OCV模型以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估计器AKEF对SOC值进行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1933682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309293.1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化学储能系统试验检测智能分析评价系统,包括:注册用户数据库存储有已注册用户数据;测试算例数据库存储有各算例的调用信息,能够根据输入的检测结果得到待测试设备在各测试项目中的评价;注册设备数据库用于存储已注册设备数据和生成已注册设备的设备码、测试项目码;已注册设备数据包括设备的特征信息和检测信息;测试规程数据库用于存储各类型设备所应用的测试规程;平台项目数据库能够根据待测试设备本次检测结果和历次检测结果对待测试设备可能存在的故障进行预测。本发明能够指导检测人员对不同类型、型号的设备实施不同的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给出评价和故障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29816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36148.2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加权平均实现超大规模储能电站等效模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储能单元的应用电压范围,使用若干不同拓扑结构的储能变流器划分储能单元;根据预设时间定期采集储能单元的动态指标与静态指标,使用分群算法将同一拓扑结构的储能变流器的动态指标与静态指标平均加权整合为等值模型的参数;根据等值模型的参数,得到在阶跃响应作用下的系统的动态特性指标,将动态特性指标代入二阶系统得到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根据传递函数表示储能单元的运行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542804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1811390625.8
申请日:2018-11-21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福建亿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PCI总线的二次设备硬件板卡自动识别方法,通过总线号、功能号和设备号等信息区分板卡类型,然后通过识别扫描电路读取板卡寄存器中存储的硬件ID等信息;处理器及各硬件识别电路发送对应硬件板卡的识别ID到数据反馈接口电路;数据反馈接口电路将硬件板卡的识别ID传送到硬件识别控制器,硬件识别控制器集成的识别ID寄存器将分别收集各个硬件板卡的识别ID,并传送到所述二次设备识别控制端,二次设备识别控制端根据上送的不同硬件板卡识别ID分配不同的角色。本发明能够实现硬件通用板卡插件插入二次设备时能自动识别插件类型及功能,自动转换二次设备的类型及应用场景,降低运维工作量和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39431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09166.7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及多运行模式的光储充一体化优化调度方法,包括:构建目标优化模型,所述目标优化模型包括第一目标函数、第二目标函数和若干约束条件;所述若干约束条件包括市场购售电约束条件、功率平衡约束条件;求解微电网不同运行模式下目标优化模型的最优调度策略及对应的调度成本;其中,第一运行模型为电动汽车参与微电网调度;第二运行模型为电动汽车不参与微电网调度;选取调度成本最小的最优调度策略为输出调度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7117929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37285.1
申请日:2023-08-1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2 , H02J13/00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化学储能系统协控单元功率响应的仿真方法,包括,获取储能协调控制装置接口信息,通过IEC61850通用模型规范对储能协调控制装置进行建模。获取储能变流器的信息模型,通过仿真系统对信息模型进行解析。对储能变流器控制接口进行关联,形成协控仿真系统与储能变流器的虚拟接线的关联。由协控仿真系统按照设定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控制策略输出GOOSE逻辑控制命令。储能变流器响应功率控制命令并发生四遥信号的变化。仿真测试系统结合储能变流器的四遥信号变化的特点输出测试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494479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1810266581.1
申请日:2018-03-28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4B10/07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光接收灵敏度自动测量装置及其方法,包括一SCD解析模块、若干硬接点和测量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通道由GOOSE报文发送模块与光功率衰耗模块、光功率测量模块、光口依次连接而成;所述SCD解析模块与GOOSE报文发送模块连接;所述光口通过光纤与待测智能终端的光口连接;所述硬接点通过导线与待测智能终端的硬接点连接;本装置可自动对被测智能终端的多个被测光口的光接收灵敏度进行测量,极大提高了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光接收灵敏度测量的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智能变电站光功率测试的时间,减少了智能变电站保护装置光纤插拔的次数,降低光纤接头及光口损坏的概率,延长了光口及光纤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91369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09268.1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锦山 , 祁琦 , 孙鑫 , 余斯航 , 李兆祥 , 邓超平 , 李泽科 , 唐志军 , 林国栋 , 刘龙辉 , 贾杰 , 陈建洪 , 林少真 , 林文彬 , 徐志光 , 王新澜 , 郭健生 , 安珂欣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用嵌入式系统漏洞检测方法,包括已知漏洞检测与未知漏洞挖掘丙部分。在已知漏洞的检测中,利用指纹识别进行漏洞初步匹配以及利用漏洞扫描进行漏洞深入检测:在未知漏洞的挖掘中,对模糊测试过程中的数据输人对象、监控对象、数据生成算法等进行改进,以适用于嵌入式VxWorks系统的漏洞检测与运行过程。最后,在传统漏洞风险评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未知漏洞的评估标准,并结合嵌人式系统的工作环境以及安全要求提出更具有针对性和可靠性的安全评估标准。本发明提出的漏洞检测方法可用于电力系统終瑞上线前或升级后的系统安全性测试,以充分发现系统漏洞,提升系统安全水平,可为嵌人式操作系统的漏洞研究与安全加固提供参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