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5045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249063.0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装备与工程研究所 ,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卡叶的翻转式茶鲜叶过筛机,属于茶叶分选领域,具备翻转筒、圆柱型筛杆、旋转式拨杆、驱动拨件,圆柱形筛杆端部均设有活动轴,旋转式拨杆一端抵接在其中一活动轴靠近安装环座圆心一侧,另一端抵接在另一活动轴远离安装环座圆心一侧,驱动拨件能够带动旋转式拨杆旋转,以带动每两个活动轴中其中一活动轴朝向安装环座圆心一侧活动,另一活动轴朝向远离安装环座圆心一侧活动,两两圆柱型筛杆跟随活动轴在翻转筒内沿半径方向进行交错式活动。本发明中,在圆柱型筛杆相对运动下带动相邻圆柱型筛杆上的符合尺寸要求的茶鲜叶过筛,并可带动不符合尺寸要求的茶鲜叶重新回到圆柱型筛杆内,提高了茶鲜叶过筛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90470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91436.5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装备与工程研究所 ,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阶段筛分的茶叶振动分选机,具备振筛箱、传动底架、振筛机构、分隔板、收集板,振筛板内部排列安装有若干圆柱型直杆,相邻圆柱型直杆之间形成过筛间隙,振筛箱侧边与传动底架的两侧边分别通过至少两个摇杆转动安装在机架上,位于分隔板的前一振筛板或后一振筛板对应区域均可形成一个过筛区间,分隔板能够在驱动作用下向上旋转,以打开过筛区间供茶叶进入下一过筛区间。本发明中,通过振筛机构带动振筛箱按照圆形轨迹且保持自身水平状态做往复运动,在振筛的过程中可将茶叶堆中不同的茶叶层次不断进行重组,使得上层的茶叶逐渐振筛中有机会进入下层并经过过筛间隙,提高了单个过筛区间内特定尺寸的茶叶过筛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69885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1050221.X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装备与工程研究所 ,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筛分间距可调的茶鲜叶抖筛分选机,具备振筛箱、振动架、电磁动力机构、收集板,振筛箱内沿长度方向安装有若干连续的筛分盘,电磁动力机构用以往复推动振动架活动,通过摇杆带动振筛箱做往复运动,筛分盘内部中空,且排列安装有若干筛分柱,相邻筛分柱之间形成过筛缝,筛分盘边部安装有调距组件,调距组件带动筛分盘上的筛分柱同步沿筛分盘长度方向活动,以调节过筛缝的大小。本发明中,调距组件能够调节过筛缝的大小,针对不同种类的茶叶分选需求,调整不同筛分盘上的筛缝大小,改变不同的筛分等级,不同尺寸的茶鲜叶能够通过不同筛缝大小的筛分盘,完成不同等级的分选,能够有效适用于各种茶叶的分选过程,扩大了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5308196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210942070.3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茶发酵过程中酚类物质的检测方法,包括第一步:构建2*3IDA传感器阵列;第二步:制备红茶发酵茶样;第三步:获取传感图像信息并基于所述传感图像信息建立酚类物质指标含量检测模型;第四步:依据所述检测模型检测所述茶样中总多酚、总儿茶素、EGCG的含量。根据本发明的红茶发酵过程中酚类物质的检测方法能够实现在红茶加工中的原位进行酚类物质即三种含量总多酚、总儿茶素、EGCG含量的同时检测,设备简单、操作时间短、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18917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0205110.0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G06V20/68 , G06V10/58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77 , G06N3/0464 , G06N3/0475 , G06N3/094 , G06N3/048 , G06N3/045 , G06N3/082 , G06N3/0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成度量TD3的茶叶智能化拼配方法、设备和介质,该方法包括:1、获取茶叶的高光谱图像并从中提取光谱数据;2、基于茶叶高光谱特征数据,利用ACGAN训练茶叶高光谱生成网络,用于生成状态变换后新状态下的茶样特征;3、基于深度度量学习方法训练样品相似性判别网络,判断拼配方法拼配的茶样是否满足目标样要求;4、构建GM‑TD3网络,设立拼配目标并对网络进行训练,使拼配方法在茶叶拼配问题中学习到最优策略并完成智能化拼配。本发明能根据茶叶的高光谱数据实现拼配动作与茶叶质量变化并累积经验,从而使模型学习到更优的拼配策略,实现茶叶拼配智能化。
-
公开(公告)号:CN108056189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1810106303.X
申请日:2018-02-0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23F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空间摆动机构的炒茶机。本发明包括机架、空间摆动机构、炒茶组件及驱动机构;空间摆动机构包括主动轴及衬环,主动轴上设有衬环轴颈,主动轴轴线与衬环轴颈轴线相交并形成夹角,衬环通过轴承安装在衬环轴颈上,衬环与从动杆连接,从动杆与主动轴两者轴线垂直相交,主动轴通过衬环带动从动杆往复自转;炒茶组件包括炒锅及炒板,炒板与从动杆固定且随从动杆运动实现翻炒动作。本发明主动轴转动时衬环带动从动杆往复自转并将动力传递给与从动杆固定的炒板,让炒板在炒锅内匀速地翻炒茶叶。本发明空间摆动机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从动杆匀速转动,炒板翻炒平稳、均匀,炒茶过程产生的噪声小、磨损少、使用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1736812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593506.3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含水率在线检测方法,包括:1、初步振动均匀出料口的茶叶;2、测量茶叶密集度;3、根据茶叶密集度,通过茶叶密集度初步调节梯形调节板的开合;4、采集经梯形调节板初步调整后的茶叶光谱数据,通过深度度量学习茶叶光谱混合度判别网络输出茶叶光谱混合度;5、判断茶叶光谱混合度是否符合要求,若符合要求,则根据茶叶含水率预测模型输出茶叶含水率,否则,根据基于逆向强化学习调控的深度确定性生成对抗模型对梯形调节板进行调节。本发明能在茶叶生产线中,根据实时采集的茶叶光谱数据对光谱采集装置进行智能化调节,从而对符合要求的茶叶光谱数据进行含水率检测,并能提高茶叶含水率预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7887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11971.9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量监测红茶发酵特征挥发性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第一步:筛选红茶发酵特征挥发性化合物;第二步:选择传感阵列气敏材料;第三步:构建比色传感阵列;第四步:优化反应参数,获取传感信息及提取特征;第五步:构建和优化特征挥发性化合物定量预测模型,其中,所述第二步中选择的传感阵列气敏材料为四种卟啉铁、溴甲酚绿、甲基红、酚红。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成本低、分析速度快,填补了现有技术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5532355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310226.2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吉元丰茶叶机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毫与茶沫的加工回收装置,包括筛选过滤组件,用于除去茶毫与茶沫中的杂质;多级研磨组件,设置在筛选过滤组件的下方,并与筛选过滤组件的下端连接,多级研磨组件能够将过滤后的茶毫与茶沫进一步研磨呈粉,且粉状成品从多级研磨组件下端的出料口排出收集;清理组件,设置在多级研磨组件内部,用于将粘附在多级研磨组件上的茶毫与茶沫或粉状成品清理,以防止不同种类的茶毫与茶沫相互掺杂;本发明通过自动化的多级研磨工作,加工质量稳定,另外通过与多级研磨组件同步旋转的清理组件清理粘附的茶毫与茶沫或粉状成品清理,避免不同种类的茶毫与茶沫相互掺杂,进一步的提高加工质量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287784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1811049306.0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青砖茶快速渥堆发酵的方法,属于青砖茶发酵技术领域,所述青砖茶渥堆发酵方法如下:将晒青毛茶和和水按2:1~4:1(W/V)的比例混合后装入渥堆发酵容器中,灭菌处理;将渥堆混菌发酵液以5~20%(V/W)的接种量接种到灭菌后的渥堆发酵容器,在45±3℃的条件下有氧培养。本发明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和烟曲霉这两种菌株进行纯种渥堆发酵,不仅产品成分与传统开放式渥堆发酵相同,而且风味相同,与传统开放式的利用环境中的微生物自然渥堆工艺相比,时间可缩短4周左右,且不易受杂菌污染,有利于增加企业效益、提升和稳定产品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