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2266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344043.6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中介机匣应变信息采集处理方法,该方法综合区域梯度优化测点布置、三次样条插值与二次曲面拟合计算未测点应变参量,最后通过适应度函数评估进一步优化布置应变传感器采样位置,最终获得机匣待测区域面非采样点准确的应变信息。本发明为后续利用处理所得高精度应变数据完成中介机匣应变场重构、中介机匣应变智能可视化展示提供了关键的数据来源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446527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296691.9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石嘴山供电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
Inventor: 陈海东 , 杨鹏 , 李靖科 , 王亦 , 于晓军 , 罗美玲 , 王庆 , 蒙飞 , 李桐 , 张静忠 , 杨龙 , 杨彦波 , 侯峰 , 余金花 , 田波 , 李涛 , 丁涛 , 李江鹏 , 张华龙 , 马一鸣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高比例分布式光伏电源的配电线路电压控制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调度主站计算各配电台区控制目标并进行台区控制指令下发;各配电台区智能融合终端根据接受到的台区控制指令开展边缘计算,优化组合本台区内各个分布式光伏电源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出力,生成并下发电源控制指令;各个分布式光伏电源执行电源控制指令,实现配电线路电压控制。本发明通过台区智能融合终端接受调度主站控制目标,并采用边缘计算方法,优化组合台区内各个分布式电源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出力,实现集中控制与就地控制相结合的电压控制,可有效解决分布式光伏电源高渗透接入情形下的配电网电压控制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199549A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911304796.9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T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叶片型面测量点云的叶型提取方法。首先,本发明研究了提高型面重建质量和速度的前处理方法,包括分割、统计学滤波、基于八叉树结构的精简若干步骤。然后,研究了网格包络的型面重建方法,对固定高度叶型进行空间插值计算出精确的叶型数据。具体的,该方法采用基于距离统计的离群点滤波方法进行数据滤波,以及基于八叉树数据结构点云精简等技术对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基于区域增长的重建算法结合Delaunay的准则实现叶片点云的快速重建,最后利用零件图纸规定高度的平面与拓扑网格相交,通过空间插值完成叶型数据的提取。本发明计算效率高,克服投影法的难以精确保留叶型特征的问题,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837851A
公开(公告)日:2020-02-25
申请号:CN201911024933.3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静液作动器液压泵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振动加速度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采集电静液作动器液压泵壳体上振动信号或者液压泵出口的压力信号,基于小波包分解技术构建特征向量,并对电静液作动器液压泵故障类型进行编码,作为训练的输出样本。之后在电静液作动器液压泵的振动信号数据集或者压力信号数据集上,利用量子粒子群算法对支持向量机的模型超参数C和δ进行自动寻优,得到最优超参数C和δ的取值,并带入到支持向量机模型,利用电静液作动器液压泵的训练数据集提取的特征向量和与之对应的故障编码,对最优超参数的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训练;最后在电静液作动器液压泵测试数据集上进行电静液作动器液压泵故障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03033307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210532907.3
申请日:2012-12-1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L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光干涉的气压分布测量方法,透光板与反射面之间存在气压非均匀分布的被测气膜;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当波长为λ、振幅为A的单色光垂直入射至透光板后,在透光板下表面与反射平台反射面之间发生多次折射、透射与反射,通过对反射光的干涉光束进行测量和换算,获得被测气膜的折射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根据被测气体的当地折射率与被测气体的压强之间的关系获取被测气膜的当地压强p。本发明具有测量精度较高、且能测量微小间隙内气膜压力分布和气膜内部气体压力动态变化情况下的气压,可广泛应用于微小间隙内气压检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590240B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210012776.6
申请日:2012-01-1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N2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射线检测底片数字化装置,通过自动进片机构、联动遮光装置、齿轮传动装置、散热装置、电容传感器,有效解决了装置无法多张连续采集、适用底片规格少、传感器敏感度低、同步带打滑传动效率低等问题;自动进片机构可实现底片多张连续采集,其搓片机构保证每次单张进片;优化后的数字化采集模块,在传感器和传动方案上进行优化改进,利用齿轮传动带动对滚轮传送机构,使底片水平进入,翻转180°后水平送出,保证装置使用方便、传动可靠性高;自动进片机构是底片的入口,与联动遮光机构联动,调节遮光板遮挡底片外的光线,保证了底片垂直传送同时提高了底片数字化的质量;散热装置使装置内形成空气对流,降低装置内的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27592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768963.0
申请日:2022-07-01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石嘴山供电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
Inventor: 陈海东 , 李靖科 , 杨鹏 , 王亦 , 罗美玲 , 于晓军 , 蒙飞 , 王庆 , 李金东 , 余金花 , 侯峰 , 张静忠 , 杨彦波 , 田波 , 李涛 , 耿天翔 , 王运 , 苏波 , 丁涛 , 李江鹏 , 刘刚 , 孙阳 , 徐建忠 , 常鹏 , 高任龙
Abstract: 一种利用储能电容的线路相间短路故障性质识别方法及系统,利用储能电容放电方式的配电线路相间短路故障性质装置在接收到线路保护装置的保护动作信息以后,向配电线路注入试探信号,并检测储能电容端电压变化特征,定义储能电容端端电压波动率为λ=Δudc/udc,在滤除最初的暂态过程波形以后,若计算得到储能电容端电压波动率λ高于动作阈值λT,则判定配电线路发生的是永久性故障,向保护装置发出闭锁重合闸信号;否则,不向保护装置发出闭锁重合闸信号。本发明通过利用储能电容放电方式向配电系统注入信号,故障特征稳定,结合储能电容端电压变化特征的故障性质识别判据,判断结果准确度高,无需配置高压电压、电流传感器,实现简单,经济性好。
-
-
公开(公告)号:CN106353644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588120.7
申请日:2016-07-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Inventor: 姜梅 , 高世刚 , 李江涛 , 李涛 , 李炜 , 李韶瑜 , 温定筠 , 张鹏 , 沈渭程 , 董开松 , 王斌 , 孙义 , 顾悦 , 杨洁 , 李小娟 , 武广萍 , 王政宏 , 孟欢 , 谢延凯 , 马少谦 , 何巍 , 李涛 , 赵耀 , 刘秀良 , 闵占奎 , 赵炜 , 马喜平 , 魏博 , 李志敏 , 甄文喜 , 杨俊 , 张光儒 , 同焕珍 , 张赛 , 郑翔宇
IPC: G01R3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究浮沉天降雨对电极击穿电压影响的试验装置及方法,试验装置,包括降雨试验箱和试验电路,降雨试验箱包括,箱体、降雨喷头、支柱绝缘子和电极支架,降雨喷头位于箱体的顶端,支柱绝缘子固定在箱体的底部,电极支架固定在支柱绝缘子上;试验电路包括,调压器B、变压器T、保护电阻R和电容分压器F。实现较准确的得到浮尘天降雨对实际带电运行中不同间隙击穿电压的影响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542109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52130.5
申请日:2011-12-2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考虑负荷特性的火电机组热力系统优化设计方法,设机组的负荷时间分布特性为Nd(t),其供电煤耗率随机组负荷及最佳运行工况负荷的变化规律为b(Nd,NdBOC),根据总煤耗率最小的原则确定机组最佳运行工况负荷NdBOC,并通过机组变工况负荷获得供电煤耗率随机组负荷及最佳运行工况负荷的变化规律b(Nd,NdBOC),其计算公式为:其中T为运行时间,B为总煤耗,最后根据机组最佳运行工况负荷进行热力系统优化。本发明考虑了机组的负荷特性,通过选择使机组整体供电煤耗率较低的BOC工况进行热力系统优化设计,降低机组全工况范围内的能耗水平;对某1000MW超临界直接空冷机组的计算表明,采用本发明可使机组的整体煤耗下降0.8g/kWh,年节约标准煤约4000吨,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