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航空发动机中介机匣内表面变形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463251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111521602.8

    申请日:2021-12-13

    Abstract: 本公开揭示了一种测量航空发动机机匣内表面变形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双目相机进行标定,以获得双目相机的内、外参数;在待测航空发动机中介机匣内表面的感兴趣区域喷制散斑作为标记;采集不同载荷下待测航空发动机中介机匣内表面发生变形时的散斑图像,其中,由左相机采集的散斑图像记为左图像,由右相机采集的散斑图像记为右图像,并对左图像和右图像进行匹配,获得不同的匹配图像点对;通过双目相机的内、外参数对匹配图像点对进行三维重建,以获得与匹配图像点相对应的不同三维坐标;将不同三维坐标进行比对,以获得待测航空发动机中介机匣内表面感兴趣区域的位移场和应变场。

    一种测量航空发动机中介机匣内表面变形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46325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11521602.8

    申请日:2021-12-13

    Abstract: 本公开揭示了一种测量航空发动机机匣内表面变形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双目相机进行标定,以获得双目相机的内、外参数;在待测航空发动机中介机匣内表面的感兴趣区域喷制散斑作为标记;采集不同载荷下待测航空发动机中介机匣内表面发生变形时的散斑图像,其中,由左相机采集的散斑图像记为左图像,由右相机采集的散斑图像记为右图像,并对左图像和右图像进行匹配,获得不同的匹配图像点对;通过双目相机的内、外参数对匹配图像点对进行三维重建,以获得与匹配图像点相对应的不同三维坐标;将不同三维坐标进行比对,以获得待测航空发动机中介机匣内表面感兴趣区域的位移场和应变场。

    航空发动机轴类旋转弯矩加载解耦装置及加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2325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062229.8

    申请日:2024-08-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空发动机轴类旋转弯矩加载解耦装置及加载方法,航空发动机轴类旋转弯矩加载解耦装置包括:加载盘,加载轴垂直设置在加载盘的圆心位置处;两组施力单元,呈正交方式间隔均布在加载盘上,且两组所述施力单元的施力交点位于加载盘的回转轴线上;两组解耦单元,呈正交方式间隔均布在加载盘上,且所述施力单元与所述解耦单元在加载盘的周向等距间隔交错设置,两组所述解耦单元的旋转轴线交点位于加载盘的回转轴线上。本解耦装置可以实现轴类试验件的拉/压力、旋转弯矩、扭矩同步解耦加载,通过机构运动副实现载荷之间的解耦控制,可适用于轴类沿中心的多维力动态加载试验,并在耦合载荷下考核轴类的强度和疲劳寿命测试。

    机匣热压联合加载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26781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911234912.4

    申请日:2019-1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匣热压联合加载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加压系统,加压系统包括沿机匣的径向布局的承压装置和传压装置,承压装置的第一侧面与传压装置的第二侧面贴合,传压装置的第三侧面与机匣的内表面贴合;加热组件,加热系统设置在所述传压装置的第三侧面,加热系统用于对机匣的内表面加热;反力系统,反力系统的第一反力组件和第二反力组件分别设置于承压装置和传压装置的两端,第一反力组件和第二反力组件用于在对机匣径向加压、加热的同时,约束承压装置和传压装置的轴向变形。这样,即可实现不同温度下的内压加载,达到机匣热压联合加载试验强度考核的目的。

    航空发动机机匣多边并联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06776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255824.4

    申请日:2022-1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空发动机机匣多边并联加载装置,包括:静平台;多个上并联支链,每个上并联支链的一端均与静平台连接;多个下并联支链,每个下并联支链的一端均与静平台连接,且每个上并联支链的一端均位于每个下并联支链的一端的上方;上动平台,每个上并联支链的另一端均与上动平台连接;下动平台,每个下并联支链的另一端均与下动平台连接,且上动平台位于下动平台的上方。本发明实施例以并联方式形成动平台,取代以往的加载支链按非标设计分布的方式进行多边六自由度载荷加载,可以通过动平台的位姿控制满足机匣的安装和状态变化,避免了人工多次拆装支链的成本和周期支出,提高了试验效率。

    机匣热压联合加载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26781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34912.4

    申请日:2019-1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匣热压联合加载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加压系统,加压系统包括沿机匣的径向布局的承压装置和传压装置,承压装置的第一侧面与传压装置的第二侧面贴合,传压装置的第三侧面与机匣的内表面贴合;加热组件,加热系统设置在所述传压装置的第三侧面,加热系统用于对机匣的内表面加热;反力系统,反力系统的第一反力组件和第二反力组件分别设置于承压装置和传压装置的两端,第一反力组件和第二反力组件用于在对机匣径向加压、加热的同时,约束承压装置和传压装置的轴向变形。这样,即可实现不同温度下的内压加载,达到机匣热压联合加载试验强度考核的目的。

    一种弹性测力环标定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357813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503042.1

    申请日:2018-1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25/00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弹性测力环标定试验装置,所述标定试验装置包括:加载系统,加载系统包括致动机构、上夹头和下夹头,其中,通过致动机构使上夹头和下夹头在轴向方向上对弹性测力环施加载荷;加热组件,在对弹性测力环施加载荷的同时,通过加热组件对弹性测力环进行加热;其中,上夹头和下夹头中的一个包括自适应对中机构,在对弹性测力环施加载荷时,通过自适应对中机构保证弹性测力环承受均匀载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