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04806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031043.1
申请日:2020-01-13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C01G3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铝掺杂Cr2O3高红外反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铝掺杂Cr2O3高红外反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铬盐和铝盐依次分散到水中,进行搅拌,得到溶液A;将柠檬酸和乙二醇依次分散到水中,进行搅拌反应,得到溶液B;将溶液B滴加至溶液A中,经保温搅拌、升温搅拌和保温静置后,得到湿凝胶;将上述湿凝胶经烘干、研磨和煅烧过程后,得到铝掺杂Cr2O3高红外反射材料。本发明通过溶胶凝胶法得到的混合物不会在后续静置过程中因各自物料沉淀速率不同而导致物料分层影响混合均匀性;同时,煅烧过程中所需的温度较低;本发明得到的铝掺杂Cr2O3高红外反射材料呈现出绿色,且具有较高的红外反射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761619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202529.4
申请日:2019-03-11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C04B35/583 , C04B35/622 , C04B35/64 , F27D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氮化硼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备设备,该氮化硼陶瓷,按质量分数计,由95%~99%的氮化硼粉体和1%~5%的氧化硼粉体经电流加热和辐射加热的双加热模式烧结而成。本发明的氮化硼陶瓷采用电流加热和辐射加热的双加热模式将氮化硼粉体和氧化硼粉体进行烧结,可有效控制氮化硼陶瓷烧结过程中的温度差,使得氮化硼陶瓷烧结过程中具有较为均匀的温度场,从而有利于在较短时间内烧结出直径为30mm以上且具有较高致密度的氮化硼陶瓷,其密度可达2.1862g/cm3,致密度可达95.14%。而且本发明以氧化硼为烧结助剂,可减小烧结过程中材料本身产生的卡房式结构而对烧结过程产生的不利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5252845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832997.1
申请日:2015-11-25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15/04 , B32B9/005 , B32B15/043 , B32B15/20 , B32B38/00 , B32B38/162 , B32B38/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强韧性的镍/铜/二硼化钛陶瓷叠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叠层材料由两层以上镍/铜/二硼化钛复合材料堆叠并焊接得到,其中镍/铜/二硼化钛复合材料具有三层结构,在二硼化钛陶瓷层上依次复合有铜层和镍层。叠层材料的制备方法为:1)将二硼化钛基板表面进行预处理;2)将预处理后的二硼化钛基板材料置于铜电镀液中,在二硼化钛基板材料表面依次电镀铜层和镍层,得到镍/铜/二硼化钛陶瓷材料;3)将镍/铜/二硼化钛陶瓷材料表面清洗干净,然后将两块以上镍/铜/二硼化钛陶瓷材料堆叠起来,置于pas焊接炉中焊接得到叠层材料。本发明所制备的叠层材料具有优异的强度和抗冲击损伤特性,表现出极好的强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707558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10115229.4
申请日:2015-03-17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氧化镁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氧化镁粉体材料,此种制备方法是利用自然生物体进行无机材料制备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前驱体块的制备;(2)前驱体块的生物矿化:将前驱体块作为珠核植入褶纹冠蚌体内,再将该褶纹冠蚌置于淡水中养殖,经15-120天取出前驱体块,得到包覆有珍珠层的珠核,除去珠核外表面的珍珠层,可得到内部具有颗粒定向排列特征的乳白色块体材料;(3)氧化镁粉体材料的制备:将乳白色块体材料经马弗炉400~700℃煅烧后,用研钵磨碎得到氧化镁粉体材料。该方法利用自然界中生物矿化系统,直接在生物体内进行材料制备,再经煅烧获得了吸附性良好的氧化镁粉体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332937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310220722.3
申请日:2013-06-05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C04B35/626 , C04B3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利用原位合成方法制备碳纳米管均匀分散的Al2O3复合粉体的方法,该方法过程包括:首先将硝酸铝、硝酸镍、柠檬酸三种物质按照一定比例配置成溶液,将所得溶液加热煅烧,发生燃烧反应,得到固溶体催化剂前驱体粉末;再将所得固溶体至于管式炉中通入含甲烷、氢气、氮气的混合气体,加热至反应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冷却,得到碳纳米管均匀分散的Al2O3复合粉体。本发明通过控制催化剂镍的含量,进而控制碳纳米管含量,同时解决了碳纳米管在陶瓷基体中不宜分散的难题,产物中纳米管的分散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04308184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579950.4
申请日:2014-10-24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见光制备Au-Ag核壳纳米粒子的方法,其步骤如下:1)将柠檬酸三钠水溶液、硝酸银水溶液、氯金酸水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2)将混合溶液置于350W的氙光灯下照射1h,然后在氙光灯照射下向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柠檬酸三钠水溶液,然后逐滴加入硝酸银水溶液;3)加入过程完毕后继续光照1h,后处理得到Au-Ag核壳纳米粒子。本发明在室温下利用可见光制备Au-Ag核壳纳米粒子,工艺简单,并且所制备的Au-Ag核壳纳米粒子粒径较为均一。
-
公开(公告)号:CN103274679B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310194775.2
申请日:2013-05-23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C04B35/44 , C04B35/505 , C04B35/6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陶瓷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一种铝酸钇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干凝胶:将六水合硝酸钇和九水合硝酸铝按摩尔比为3:5混合,再加入一水合柠檬酸,其中金属离子与柠檬酸的摩尔比为3:1~1:2,得到干凝胶;2)制备前驱体粉体:将干凝胶以1~6°C/min的升温速率,在400℃保温24h,在740~770°C的保温24~36h,得到前驱粉体;3)球磨前驱粉体:采用行星球磨球磨前驱粉体2h~6h;4)制备YAH陶瓷团聚粉体:使其以50~300°C/min的升温速率加热到770~870°C的温度,保温0~10min,得到YAH陶瓷团聚粉体;5)研磨:得到铝酸钇陶瓷粉体。该方法可缩短反应合成时间,获得单相、粒度均匀、细小的铝酸钇陶瓷粉体。
-
公开(公告)号:CN103214237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112735.9
申请日:2013-04-02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C04B35/468 , C04B35/622 , H01B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巨介电常数钛酸钡陶瓷的制备方法,属于陶瓷材料技术领域。该巨介电常数钛酸钡陶瓷由自蔓延高温快速加压技术烧结而成,其中自蔓延高温体系选用铝热体系。将钛酸钡粉体以200MPa压力压制成型,置于自蔓延体系中,当自蔓延反应完成后施加100-200MPa的轴向压力,使钛酸钡陶瓷达到致密。本发明所制备的钛酸钡陶瓷拥有介电常数高、介电损耗低和热稳定性高的优点。同时自蔓延高温快速加压技术耗能少,工艺简单,所需材料价格便宜且烧结时间极短,在工业应用上具有极大的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357762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810196896.X
申请日:2008-09-09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C01B3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碳化锆粉末的方法。镁热燃烧还原合成碳化锆粉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按各原料重量百分数为:ZrO2粉:67~68%、C粉:6~7%、Mg粉:26~27%,选取ZrO2粉、C粉和Mg粉,备用;2)将ZrO2粉、C粉和Mg粉均匀混合,将均匀混合后的粉末放入密闭容器,并充氩气作为保护气氛,压强为0.1~0.2MPa,点火燃烧,冷却后得到燃烧产物;3)将燃烧产物经研磨后,过筛得到粒径小于0.5mm的粉末,将粉末置于浓度为0.5~2.0mol/L的盐酸中于20~80℃酸洗1~10小时,所获产物经过滤、烘干,即得碳化锆粉末。该方法工艺简单、合成时间短、成本低,得到的碳化锆粉末纯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462882B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910060613.3
申请日:2009-01-21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C04B35/622 , C04B35/64 , C04B35/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纳米管增强陶瓷的制备方法。一种制备碳纳米管增强陶瓷的超快烧结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用固体燃烧反应物料将待烧结物料原坯包裹起来;点燃该反应物料,反应物料发生高温燃烧反应;高温反应的热量传给待烧结物料原坯,使待烧结物料原坯快速升致高温;对高温待烧结物料原坯施加机械压力,获得致密碳纳米管增强陶瓷。该方法可以为陶瓷烧结提供超快升温速度(1600-2900℃/min),最高温度为1450℃-2620℃,且陶瓷烧结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完成(1-2min),有效的避免了碳纳米管的破坏;同时在高温下施加的较高的机械压力(100-500MPa)有利于碳纳米管和陶瓷基体间良好界面结合的形成,因此陶瓷材料断裂韧性得到有效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