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50022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010696977.7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IT太阳电池中氮化硅薄膜的确定方法,包括:选取两片HIT电池片,称重,粉碎;将第一电池碎块进行酸浸,得到第一酸浸液,并测量其体积;将第二电池碎块先置于氢氟酸溶液中反应,再进行酸浸,得到第二酸浸液,并测量其体积;配制铟标准溶液,测定其吸光度,并绘制其吸光度与铟浓度的标准曲线;分别测定第一酸浸液和第二酸浸液的吸光度,再计算得到第一酸浸液和第二酸浸液铟离子的浓度;计算得到第一HIT电池片和第二HIT电池片中铟的质量分数;对HIT电池中的氮化硅薄膜进行判断;本发明通过确定HIT电池中是否存在氮化硅薄膜,从而提高HIT电池中金属铟的回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650022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696977.7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IT太阳电池中氮化硅薄膜的确定方法,包括:选取两片HIT电池片,称重,粉碎;将第一电池碎块进行酸浸,得到第一酸浸液,并测量其体积;将第二电池碎块先置于氢氟酸溶液中反应,再进行酸浸,得到第二酸浸液,并测量其体积;配制铟标准溶液,测定其吸光度,并绘制其吸光度与铟浓度的标准曲线;分别测定第一酸浸液和第二酸浸液的吸光度,再计算得到第一酸浸液和第二酸浸液铟离子的浓度;计算得到第一HIT电池片和第二HIT电池片中铟的质量分数;对HIT电池中的氮化硅薄膜进行判断;本发明通过确定HIT电池中是否存在氮化硅薄膜,从而提高HIT电池中金属铟的回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742611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710927543.1
申请日:2017-10-09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稀土发光材料的钙钛矿太阳电池电致发光测试方法,通过在钙钛矿太阳电池片正面封装玻璃表面涂敷稀土发光材料,将其电致发光的近红外光转换在可见光范围内,采用普通相机且不需要暗室即可进行钙钛矿太阳电池电致发光实验测试。采用本发明,钙钛矿太阳电池电致发光测试时不需要采用专用的近红外相机以及设置相应暗室,利用普通相机即可进行钙钛矿太阳电池电致发光的测试与研究,且稀土发光材料波长转换具有较高和较稳定的转换效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8462470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810364827.9
申请日:2018-04-23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IPC: H02S5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电池局部电压电流性能测试与验证方法,具体为选择一片微缺陷太阳电池封装成组件样品,测试样品在两个正向偏压下的暗锁相热成像图像,对图像进行灰度分析,计算局部暗饱和电流密度和理想因子;建立利用电致发光方法确定电池局部电压的计算模型;进而计算局部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再利用局部串联电阻、理想因子、暗饱和电流、并联电阻,采用光束诱导电流法获得局部短路电流,结合电池单二极管等效电路模型,求解局部IV曲线。设计实验,比较分析直接测试的电池局部IV性能与计算获得的IV性能,对计算模型进行验证与修订。本发明能够将问题电池进行分类与筛选,分析缺陷引起的衰减与失效机理,减少光伏组件失效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8733920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480186.3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与逆变器最优容配比的设计方法,通过分析代表地区环境温度、辐照强度对逆变器元器件工作温度的影响,结合光伏组件与逆变器容配比,建立光伏逆变器元件工作温失效概率的计算方法;同时分析辐照强度对容配比影响,综合发电量超配损失、逆变器初始成本、逆变器失效后更换成本三点设计光伏组件与逆变器最优容配比。本发明通过综合光伏逆变器效率,失效概率与系统硬件成本,提出最优光伏发电成本的组件、逆变器匹配方法,避免考虑某一单独因素造成系统可靠性低或综合成本过高问题,为光伏系统精细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8226629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014518.9
申请日:2018-01-08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多辐照传感器测试计算双面太阳电池组件发电性能的方法。包括:组件背面辐照数据采集;电池片背板某位置的线性辐照的计算;利用辐照和电流的关系,求出不同位置分布的低辐照电流;根据失配模型求出背板的发电功率;双面电池功率增益计算;双面电池能量输出计算。本发明首次提出采用线性公式计算背板辐照,较为准确地计算得出了辐照量、背板不同位置的电流、背板发电量等一系列参数,此发明对深入研究双面电池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966072B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510398905.3
申请日:2015-07-08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IPC: G06K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色标机器鱼位姿识别算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对采集到一幅图像进行图像处理以显示机器鱼的二值化图像;步骤S2,将鱼头部分作为模板,以获取各幅图像中鱼头所在位置,并得到机器鱼的位姿;本发明通过提取机器鱼图像的蓝参量进行灰度化,鱼身和泳池灰度色差明显,灰度化效果好;将鱼头部分作为模板,利用HOG描述子描述模板的特征,描述效果准确;利用区域生长法进行特征匹配,提前缩小搜索区域,提高算法的速度,快速找到了搜索位置,利用基于最小惯性矩的对称轴拟合的方法获取姿态角。
-
公开(公告)号:CN105003981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510498014.5
申请日:2015-08-13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超声和催化协同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道选择单元A(1),所述通道选择单元A(1)的出气口与放电净化单元(2)的进气口相连,所述放电净化单元(2)的出气口与光催化处理单元(3)的进气口相连,所述光催化处理单元(3)的出气口与臭氧催化床(4)的进气口相连,所述臭氧催化床(4)的出气口与流量调整单元(5)的进气口相连,所述流量调整单元(5)的出气口与空气质量检测单元(6)的进气口相连。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等离子体超声和催化协同的空气净化装置,综合利用等离子体、超声和光催化技术来净化空气,能够快捷高效地净化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固态颗粒及杀菌。
-
公开(公告)号:CN104601103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410842434.6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纳米流体聚光式光伏热电联产装置,包括光伏电池组件模块,还包括光伏电池组件冷却组件、光热组件和磁场调节组件;所述光伏电池组件冷却组件包括第一联箱、第二联箱和呈蛇形状的冷却管;所述光热组件包括循环泵、换热器、多个呈透明状的集热管、以及若干个匀光体、菲涅尔透镜和框架,所述匀光体是多棱透镜,且多棱透镜的上表面的面积大于其底部面积;所述磁场调节组件包括蛇形磁铁和缠绕在蛇形磁铁臂上的线圈,相邻的两个磁铁臂之间均有一个集热管,蛇形磁铁与多个集热管处于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联箱、冷却管、第二联箱、集热管、换热器和循环泵内均有纳米流体。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而且能提高太阳能利用率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539236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842094.7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纳米流体平板式光伏热电联产装置,包括光伏电池板,还包括储热组件、光热组件和磁场调节组件;所述储热组件包括储热器和换热管,储热器内设有相变介质,换热管的进口和出口露在储热器之外,所述光热组件包括循环泵和呈透明状的中空板,中空板设置在光伏电池板的正面,且中空板具有空腔,循环泵的出口与中空板的空腔的下部相连通,中空板的空腔的上部与换热管的进口相连通,换热管的出口与循环泵的进口相连通;所述磁场调节组件包括U型磁铁和线圈,线圈绕在U型磁铁上,所述磁场调节组件罩在中空板外,且线圈位于中空板的两侧;所述换热管、中空板和循环泵内均有纳米流体。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而且能提高太阳能利用率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