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温度调节的排气消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461235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747722.7

    申请日:2017-08-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温度调节的排气消声装置,包括与汽车发动机的排气管路连接的排气管、设置在所述排气管上的消声器、用于对进入所述消声器中的气流进行冷却的冷却系统、用于对进入所述消声器中的气流的温度进行控制的温度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消声器的出口端以采集所述消声器的出口处的噪声的标定设备,所述冷却系统设置在所述排气管上,所述温度控制系统与所述冷却系统连通,所述标定设备与所述温度控制系统连接。该排气消声装置结构简单,具有消声器的入口温度可控功能,通过调节消声器的入口温度,可使消声器内流场温度满足消声器消声频带特性的温度要求,从而降低汽车发动机的排气噪声。

    一种适用于尾气热电回收的集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7060966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055589.9

    申请日:2017-0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尾气热电回收的集热器,包括集热箱体、设置在所述集热箱体的外表面上的导热板和设置在所述导热板上的热电模块,所述集热箱体包括入口管、出口管和集热段,所述导热板设置在所述集热段上,所述集热箱体的内部具有集热腔,所述集热器还包括热管,所述热管包括蒸发段、冷凝段和绝热段,所述蒸发段设置在所述集热段处的所述集热腔中,所述冷凝段设置在所述导热板的内部,所述绝热段连通所述蒸发段和所述冷凝段。该适用于尾气热电回收的集热器通过在集热箱体上加装热管,热管的利用空间增大,使得集热器的集热效果大幅提高,且带来的压力损失较小。

    一种电动汽车声音警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312959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154700.4

    申请日:2018-02-2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声音警示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信号获取单元,与电动汽车的CAN总线通信;发动机转速数据生成单元,与所述信号获取单元通信;信号拟合单元,与所述发动机转速数据生成单元通信;功率放大单元,其输入端与所述信号拟合单元通信;扬声器单元,包括车头扬声器,设置在所述汽车的头部,与所述功率放大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用于生成与所述发动机声音信号对应的发动机声音,还包括车尾扬声器,设置在所述汽车的尾部,与所述功率放大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用于生成与所述排气尾口声音信号对应的排气口声音。利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可以有效提高电动汽车声音警示的警示效果。

    基于温度调节的排气消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461235B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710747722.7

    申请日:2017-08-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温度调节的排气消声装置,包括与汽车发动机的排气管路连接的排气管、设置在所述排气管上的消声器、用于对进入所述消声器中的气流进行冷却的冷却系统、用于对进入所述消声器中的气流的温度进行控制的温度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消声器的出口端以采集所述消声器的出口处的噪声的标定设备,所述冷却系统设置在所述排气管上,所述温度控制系统与所述冷却系统连通,所述标定设备与所述温度控制系统连接。该排气消声装置结构简单,具有消声器的入口温度可控功能,通过调节消声器的入口温度,可使消声器内流场温度满足消声器消声频带特性的温度要求,从而降低汽车发动机的排气噪声。

    一种主动声浪的发声控制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67313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914148.6

    申请日:2024-12-24

    Inventor: 田桂源 韩强 郑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内主动声浪的发声控制方法和系统,涉及智能汽车的声浪控制技术领域。所述主动声浪的发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CAN信号和调试参数,其中,所述CAN信号包括转速信号、踏板信号和扭矩信号,所述调试参数为预调试参数值。根据所述CAN信号和调试参数生成与实际发动机声音特性相匹配的第一音频信号。根据预录宽频音和调试参数合成第二音频信号,其中,所述预录宽频音为预录制的发动机声音或预合成的发动机声音。叠加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二音频信号以生成模拟信号。对所述模拟信号执行声场均衡计算,并输出模拟声浪。通过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主动声浪的自然感并突出发动机轰鸣声,提升听音者的驾驶体验。

    一种用于防止发动机主动降噪产生爆音的方法、汽车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76722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48298.9

    申请日:2024-12-27

    Inventor: 齐松明 郑鹏 韩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止发动机主动降噪产生爆音的方法、汽车和介质,方法包括初始化参数,参数包括采样频率、用于检测异常点的阈值乘数、第一缓冲区的大小和第二缓冲区的大小。基于LMS算法根据发动机的转速计算第n时刻的扬声器计算信号y(n)。统计第一缓冲区的整体方差值并计算异常点监测阈值θ。将扬声器计算信号y(n)与扬声器的实际驱动信号y’(n‑1)的差值Δy与异常点监测阈值θ比较,进行异常点判定。为异常点时,计算异常点处的替代信号。将替代信号输出到扬声器作为第n时刻的实际驱动信号,将替代信号存储到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能发现LMS算法计算得到的异常信号点,将异常点的信号替换,避免爆音的产生。

    一种汽车主动降噪方法、系统和可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91244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146570.5

    申请日:2024-0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主动降噪方法、系统和可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在车内设置有误差麦克风,误差麦克风用于实时获取车内噪声信号,方法还包括离线建立所需模型,模型包括次级路径辨识模型、道路分类模型和车内目标声信号模型;获取误差麦克风实时采集的车内噪声信号。根据车内噪声信号,调用次级路径辨识模型计算车内原始噪声信号。提取车内原始噪声信号的特征向量,并结合获取的车速,调用目标信号声频率。对车内原始噪声信号进行处理,结合目标信号声频率,对误差麦克风位置的降噪信号进行预测。将预测出的降噪信号输入次级路径辨识模型,得到扬声器输出信号。无需参考传感器,就能实现多种类型噪声融合降噪,并能对降噪后车内声进行品质控制。

    一种车载主动噪声控制系统及其融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29929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508848.6

    申请日:2022-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主动噪声控制系统及其融合方法,系统包括加速度传感器、传声器、扬声器和控制器,加速度传感器、传声器和控制器接入车载的A2B总线,控制器还接入车载的CAN总线,控制器包括发动机噪声主动控制器和路面噪声主动控制器,传声器拾取的声音信号作为误差信号分别输出至发动机噪声主动控制器和路面噪声主动控制器;路面噪声主动控制器和发动机噪声主动控制器利用信号分别生成第一激励信号和第二激励信号,控制器将两个激励信号融合后输出至相应的扬声器运行。本发明提供的车载主动噪声控制系统及其融合方法将汽车ENC算法和RNC算法实现融合,降低了算力消耗,并通过共用同一套传声器,减少了车载传声器数量和成本。

    一种汽车主动声浪台架调试方法及调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04641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664589.6

    申请日:2022-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主动声浪台架调试方法及调试系统,调试方法包括:S1,向CAN信号模拟器输入电机转速信号,计算获得油门踏板开度信号及扭矩信号,并将电机转速信号、油门踏板开度信号及扭矩信号经主动声浪控制器的微控单元处理后传送给主动声浪控制器的处理芯片;S2,通过计算机将所需调试参数传给所述处理芯片,调试参数包括声浪的幅值与频率;S3,所述处理芯片根据输入的CAN信号和调试参数,计算并输出音频信号;S4,所述音频信号通过数‑模转换模块处理成模拟信号,经过功率放大器放大后激励各扬声器发声。该调试方法通过三种信号共同控制主动声浪的发声效果,可以在没有实车资源的情况下进行声音与整车信号的匹配调试。

    一种汽车发动机主动降噪方法、系统、汽车和可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03884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72746.1

    申请日:2024-0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主动降噪方法、系统、汽车和可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选取需要设置泄露因子处的发动机的噪声频率点并设置每个噪声频率点处对应的变现性能;根据变现性能计算对应噪声频率点下的泄露因子;实时获取发动机的转速信号和误差麦克风处的误差信号;根据转速信号确定初级噪声参考信号,并根据初级噪声参考信号、误差信号和泄露因子调整汽车发动机主动降噪系统的自适应滤波器的权系数;根据初级噪声参考信号以及调整后的自适应滤波器实时更新用于扬声器驱动的次级噪声信号。该方法平衡发动机主动降噪性能与鲁棒性,并且定量给出了两者之间的数学关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