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42919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911310075.9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湖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快速充放电的水系锌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储能器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可快速充放电的水系锌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包括正极、负极、设置于正负极之间的隔膜、电解液及壳体,其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负极活性物质均为介孔碳空心球;所述电解液由锌盐、钠盐与去离子水组成。本发明的水系锌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工作在0‑1.6V电压范围内能够提供226F/g的比容量,还具有良好的速率能力,并且能够在17秒内快速充电/放电,由此可见,本发明的混合超级电容器显示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在2500次循环中具有99.4%的容量保持率,非常适用于安全,高速率和超长寿命的可再充电能量存储。
-
公开(公告)号:CN112397648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442707.X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湖北大学
IPC: H01L4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钛掺杂的氧化铌选通管及其制备方法,该选通管包括:底电极;转换层,位于所述底电极一侧表面;顶电极,位于所述转换层远离所述底电极一侧表面;其中,所述转换层的材料为钛掺杂的氧化铌。未掺杂钛的氧化铌选通管相比于本发明,需要在选通管上外加‑5.15V的Forming电压,只有经过Forming过程选通管才能表现出阈值转变的性能。本发明的基于钛掺杂的氧化铌选通管,不需要Forming过程就可以直接表现出阈值转变的性能,具有Forming‑free的特性,可以极大地缓解外围电路的设计压力,并保护器件免受大电压的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12374545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257579.1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湖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碳布生长的过渡金属离子掺杂四氧化三锰纳米片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利用锰基材料本身高电位窗口作为优势,在此基础上掺杂过渡金属离子来修饰锰基材料,进而整体提高锌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基本步骤:先对空碳布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电沉积法在空碳布上生长过渡金属离子掺杂四氧化三锰纳米片阵列;最后清洗干燥。本发明采用一步法,方便简单,且原料方便获得,成本低廉,无毒,这解决了传统工艺中材料含杂质过多,操作繁琐等问题。对于锌离子电池阴极材料而言,本发明通过过渡金属离子掺杂锰基氧化物的方式以优化结构进而提高电池的电化学性能。这为以后锌离子电池阴极材料的选材或者改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0729462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1005862.2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湖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阳离子插层结构的锰氧化物电极材料,该材料是在原有的锰氧化物的层间插入金属阳离子,同时在表面生长出金属纳米薄片,阳离子的嵌入增大了层间距更便利于充放电过程中的电解液中的离子的嵌入和脱出,比表面积的增大为电解液中的离子提供了更大接触位点。本发明所述的电极材料制备方法如下:①使用0.1~10mol/L金属盐溶液置于三电极电解槽中,以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铂片作为对电极,将锰的氧化物放入三电极电解槽形成三电极系统;②使用5~500mV/s的扫描速率对锰的氧化物材料进行电化学嵌金属阳离子,段数可取200~2000段;③将上述黑褐色产物反复清洗,真空干燥即可。
-
公开(公告)号:CN102218543B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110131694.9
申请日:2011-05-20
Applicant: 湖北大学
IPC: B22F9/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步合成面心四方结构FePt纳米粒子的方法及其产品。该方法包括在高沸点有机溶剂中加入乙酰丙酮铂等反应物,通入惰性气体,加热,冷却,再加入正己烷-乙醇混合液,离心分离,移去离心上清液,残留物中滴加正己烷和乙醇,然后再进行离心分离,其残留物干燥后,分别采用PPMS和XRD测定其纳米粒子的磁性和结构。本发明在温度320℃下合成出fct相FePt纳米颗粒,该方法不需要采用高温退火处理,解决了在现有技术中始终存在的纳米颗粒团聚问题,fct相FePt纳米颗粒的矫顽力达到7300Oe。在现有技术中,如果要达到这个矫顽力,则需要在温度500℃的高温下进行退火处理,这种处理会带来纳米颗粒团聚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831211A
公开(公告)日:2006-09-13
申请号:CN200610018253.7
申请日:2006-01-19
Applicant: 湖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备磁性金属离子掺杂的单晶ZnO基稀磁半导体纳米棒的方法,是在溶液中,用温度控制生成的ZnO晶粒大小,以直径为几十纳米的单分散ZnO晶粒为种子,通过化学反应在其上外延地生长Zn1-xTMxO,使得磁性金属离子均匀掺杂到纤锌矿结构的ZnO晶格中去,从而形成ZnO基稀磁半导体纳米棒的材料。本发明通过控制反应剂的配比,在一定范围内可控制ZnO晶体中掺杂离子的浓度;通过控制反应温度来控制生成纳米棒的形貌和结构,使之具有与稀磁半导体相关的物理性能。该方法具有制备成本低,操作简便易行,可重复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33615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86524.X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湖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阻燃效果的有机共溶剂电解液及其应用,属于锌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调节去离子水与1,5戊二醇(PD)的体积比设计了一种具有阻燃效果有机共溶剂电解液,并且在锌阳极表面原位形成了一层SEI。本发明还通过一系列的表征方法研究SEI的微观结构和形成机理。通过MD模拟研究PD对Zn2+溶剂化结构的调节作用。最后,本发明还通过电化学测试,探究PD添加剂对锌离子电池整体性能的提升。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稳定界面化学的新策略,为锌离子电池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03910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111327566.1
申请日:202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水系锌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耐高温水系锌离子电池电解液,包括A组分、B组分、C组分、D组分和水溶性锌盐;A组分为腈类溶剂;B组分为亚砜类溶剂和/或酰胺类溶剂;C组分为溶剂水;D组分为磷系液体阻燃剂;A组分、B组分、C组分、D组分的体积比为VA:VB:VC:VD,其中:0<VA<10,0<VB<10,0<VC<10,0<VD<10;A组分、B组分、C组分、D组分的体积比优选为6:2:1:1或5:2:2:1。本发明以高温电解液构建了一种在100℃高温下可正常运行并保持较高的比容量、较长循环寿命、安全高效等优异化学性能的耐高温水系锌离子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4203458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111397572.4
申请日:2021-1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电聚合物包覆的磷化镍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以去离子水、单质磷、金属镍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原材料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前驱体材料,再对前驱体材料在冰水混合物环境氛围中进行聚合物包覆过程,最后将包覆了聚合物的磷化镍纳米线材料在氩气或氮气氛围中退火得到最终产物。利用本发明所制得的导电聚合物包覆的磷化镍纳米线作为电极材料的超级电容器,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高的表面活性位点,比电容大,并且稳定性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4212826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111397586.6
申请日:2021-1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o金属掺杂MnO2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以乙炔黑、高锰酸钾、浓硫酸、钼酸钠为原材料,首先将原材料配制成混合反应液、其次进行水热反应、抽滤、干燥,从而使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形成Mo金属掺杂MnO2电极材料。本发明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掺杂,得到Mo金属掺杂MnO2电极材料,其中的Mo元素在高度可逆的充放电过程中替换了部分原MnO2中Mn的位置,高价的Mo通过抑制Mn的溶解从而提高了MnO2的循环性能,改善了锰基材料锌离子电池的整体电化学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