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68584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162860.5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福建省高速公路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D19/14 , E01D101/30 , E01D10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索塔锚固组件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索塔锚固区的钢牛腿结构。本发明通过在背板上设置结构板,该结构板顶部和底部均设置了三角板,两个三角板分别向上及向下倾斜,提升结构板防滑效果的同时,可有效抵抗钢牛腿在受力时产生的扭力,该结构板上还设置了半圆卡槽,供索塔塔壁的横向钢筋卡入,固定件的固定块端头处设置了U型槽,该U型槽与半圆卡槽在同一直线上重合,索塔塔壁的横向钢筋卡入半圆卡槽时同步卡入到U型槽内,此时,弧形抱紧板向横向钢筋抱紧,在增强钢牛腿与索塔塔壁连接结构强度的同时,有效避免了索塔塔壁在浇筑过程中钢牛腿出现的不必要位移,优化了索塔塔壁在浇筑过程中钢牛腿安装不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7227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1136808.2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福建省高速公路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路机避障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无人驾驶压路机避障及协同控制方法。本发明通过设计合理的斥力势场,定义两个安全距离,其中一个安全距离是一个较小值,当有人为因素疏忽闯入施工现场,压路车此时受到无穷大的斥力,会紧急停止;当压路机与障碍物的距离d(p,p0)小于安全距离d1时,此时压路机有一定的风险与障碍物相碰,此时会受到一定的斥力进行减速,直到大于安全距离d1时候,受到的斥力将为0;这样的设计避免了指令式的急停急起,保证施工过程的质量和安全;通过设计协同吸引势场,可保证施工过程的协同一致性;通过综合势场的形式,将避障与施工路径规划综合考虑,协调控制压路车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18500847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63335.8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福建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 , 福建省高速公路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混合连接件的抗剪承载力试件及其试验方法,包括钢结构、钢筋混凝土和缓冲板,该钢结构包括矩形钢板、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矩形钢板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对称设置在矩形钢板的两侧,同时第二连接件对称设置在第一连接件的两侧;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孔洞,孔洞内设置有贯穿钢筋;在钢结构外围包裹钢筋混凝土,在矩形钢板和第一连接件底板垫缓冲板,缓冲板埋置在混凝土中。本装置的试验试件混合连接件的受力的情况符合实际索塔锚固区连接件的受力情况;并且,该试验装置采用了一整块混凝土块包裹住钢结构,保证了混凝土的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4353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563332.4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福州机场复线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福建省高速公路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混合剪力连接件抗剪承载力测算的测试组件及其方法,测试组件包括混合剪力连接件、第一、二焊钉连接件、第一、二、三开孔板连接件,测算方法为先确定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P=αPhd+βPpbl+γP′pbl,然后对混合剪力连接件进行推出试验获得抗剪承载力P,对第一、二焊钉连接件进行推出试验获得单根焊钉抗剪承载力Phd,对第一、二、三开孔板连接件进行推出试验获得单个近钢板侧开孔的开孔板抗剪承载力Ppbl、单个远钢板侧开孔的开孔板抗剪承载力P′pbl,最后将数据通过软件对α、β、γ进行拟合,得到系数α、β、γ的参数值后代入计算公式中。本发明避免了把焊钉承载力和开孔板承载力简单相加作为混合剪力连接件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788982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269599.2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福建省高速公路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测量变形监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隧道运营期拱顶沉降的传递式监测方法,先构建预警系统,预警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端和预警中心,数据采集端包括固定于深埋段的初始基准点靶标、自动化监测单元、危险断面拱顶监测靶标和传递基准点靶标,以深埋稳定段反光靶标作为初始基准点,通过交叉间隔式布设侧壁固定式自动化监测单元与传递基准点,根据基准点位移监测各浅埋段、明洞段等危险断面拱顶测点相对于基准点的拱顶沉降。本发明根据高精度自动化监测单位与传递式布设方法,实现了运营期隧道危险断面拱顶沉降绝对值的自动化监测,可实现隧道整体沉降的实时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856272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114000.X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福建省高速公路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附属设施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桥梁变形的现浇止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两根E型钢,两根E型钢的中间横梁处之间放置有底钢板,底钢板顶部和两个E型钢之间浇注有聚合物改性沥青填缝料,本发明中的桥梁止水装置通过浇注得到的聚合物改性沥青填缝料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水效果,避免桥面雨、污水渗入桥梁上部结构,很好的起到桥梁的止水作用,并且又可避免桥面砂土等杂物把伸缩缝装置间隙堵住;并且当桥梁产生热胀冷缩时,由于聚合物改性沥青填缝料与钢板之间的粘结性强、变形可恢复,从而本止水装置能够很好的满足上部主梁构件因外界环境变化引起的变形,应力得以充分释放,保障结构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685627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1114000.X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福建省高速公路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附属设施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桥梁变形的现浇止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两根E型钢,两根E型钢的中间横梁处之间放置有底钢板,底钢板顶部和两个E型钢之间浇注有聚合物改性沥青填缝料,本发明中的桥梁止水装置通过浇注得到的聚合物改性沥青填缝料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水效果,避免桥面雨、污水渗入桥梁上部结构,很好的起到桥梁的止水作用,并且又可避免桥面砂土等杂物把伸缩缝装置间隙堵住;并且当桥梁产生热胀冷缩时,由于聚合物改性沥青填缝料与钢板之间的粘结性强、变形可恢复,从而本止水装置能够很好的满足上部主梁构件因外界环境变化引起的变形,应力得以充分释放,保障结构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994323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421892.0
申请日:2025-04-07
Applicant: 福建省高速公路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免蒸养低碳型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基于目标力学性能、碳排放约束及骨料级配参数,构建以水胶比、矿物掺合料活性指数、机制砂级配堆积密实度为输入变量的多目标优化算法模型,计算出各组分重量配比范围;采用动态反馈调整算法,结合实时骨料含水率及掺合料活性检测数据,优化实际施工配比;多目标优化算法模型为改进型粒子群优化MPSO与自适应遗传算法AGA的混合模型。本发明设计的混凝土配合比,能在免蒸养条件下实现28天抗压强度≥150MPa,单位体积混凝土碳排放量≤300,有效提升混凝土性能,降低碳排放,减少生产成本,为建筑行业提供了一种绿色、高效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71439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82127.3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福建省高速公路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泉州达顺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IPC: G01D18/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沥青路面结构应力应变传感器校准装置,包括安装架,还包括:内部设置有应力应变传感器的对比试样;移动底盘,安装在所述安装架的底部,用于配合外界动力源带动装置移动;加压机构,安装在所述移动底盘的内侧,用于向路面和所述对比试样施加压力;防护机构,安装在所述加压机构的外侧,且与所述加压机构滑动连接;配重机构,安装在所述移动底盘的顶部。本申请通过移动底盘和加压机构的设置,使用时移动底盘能够配合车辆将加压机构移动到沥青路面上,通过加压机构和数据采集机构对预埋在沥青层中的应力应变传感器进行校准,使用起来更加灵活方便,能够方便校准人员在路面的不同位置进行校准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935468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92253.5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福建省高速公路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拉索护套老化性能的检测评估方法及试验装置,该方法包括步骤:1)对缆索护套进行取样,获得试验材料,并将取样所得材料加工成老化试件;2)考虑老化时间与老化荷载两方面因素设计试验工况对老化试件进行老化试验,获得包含老化信息的试验材料;3)将经过老化处理的试件加工为拉伸力学试件,进行力学试验,获得不同老化工况下试验材料的力学性能数据;4)建立关联HDPE护套老化影响因素和对应力学性能的老化性能评估模型,利用试验材料的老化数据和荷载数据评估样本的老化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考虑缆索护套老化的耐久性量化评估,提高了缆索护套实际老化程度评估结果的准确性,有利于缆索护套构件的充分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