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7382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575558.6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苏州市华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南京工程学院
IPC: H01M8/04089 , H01M8/04082 , H01M8/0438 , H01M8/047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带引射器与引射阀的燃料电池氢循环系统,包括:引射器、引射阀组、燃料电池堆以及循环组件;所述燃料电池堆与所述引射器之间通过引射阀组配合连接,所述引射阀组用于控制所述燃料电池堆的进氢量;所述燃料电池堆内部设置有螺旋通道,所述螺旋通道端部设置有分水器,所述分水器端部分别设置有集水机构与集氢机构;所述循环组件一端连接至所述集氢机构,所述循环组件的另一端连接至燃料电池堆,所述循环组件用于实现所述燃料电池堆的氢循环,本发明通过并联设置多个引射器与引射阀,通过引射阀之间的配合实现引射器的联动进氢,控制精度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03059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92362.9
申请日:2024-02-21
Applicant: 江苏毅合捷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工程学院
IPC: F04D29/063 , F04D29/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内燃机涡轮增压器润滑系统,属于涡轮增压器技术领域。该氢内燃机涡轮增压器润滑系统,包括涡轮增压器本体,所述涡轮增压器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储油箱,所述储油箱的一侧通过设置管道连接有过滤仓,所述储油箱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连通管,所述过滤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油管。该氢内燃机涡轮增压器润滑系统,对涡轮增压器本体进行润滑的情况下,完成润滑且携带大量热量的润滑油通过进油管进入过滤仓内,配合叶轮、动力杆、传送带、受力杆、滤芯、储油箱、底部散热片、散热装置、阻挡板、顶部散热片和微型散热片,即可防止热量聚集在储油箱顶部位置,从而提高了装置的散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794023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047928.1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 南京工程学院
IPC: H01M50/249 , H01M50/209 , H01M50/24 , H01M50/244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3 , H01M10/6565 , A62C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利于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防护装置,包括电池保护箱,电池保护箱的内部套接有汽车电池本体,且汽车电池本体的反面以及一侧的侧面分别设置有鼓风机构和齿联动机构,齿联动机构一侧的输出端贯穿电池保护箱一侧的侧壁并于贯穿处活动套接,齿联动机构另一侧的输出端与鼓风机构的一端安装在一起。本发明通过辅助保护箱、动力机构、齿联动机构、鼓风机构总成组装成复合过渡式的风冷散热机构,相对于传统装置的而言,不会在电池保护箱与汽车电池本体组成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内部产生额外的热量,充分保证风冷散热的效果,降低新能源汽车电池因过热而故障的几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667225B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610217641.1
申请日:2016-04-11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拆卸安全轮胎可滚转内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底座、圆锥滚动体、保持架、滚动外圈和自锁装置,所述支撑底座与轮辋固定连接,所述滚动外圈为具有茬口式连接的分段式圆弧结构,布置在内支撑装置外侧,通过滚动外圈沟槽与圆锥滚动体滚动接触,所述自锁装置可限制所述分段式滚动外圈和圆锥滚动体绕轮胎轴线的转动。本发明可有效缓解内支撑式安全轮胎拆卸维护困难、零压行驶工况摩擦生热、橡胶磨损等问题,具有散热性能良好,便于维护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856978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0217642.6
申请日:2016-04-11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B60C1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安全轮胎可滚转内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滚动体、保持架、滚动外圈和自锁装置,所述滚动外圈和支撑底座之间有沿圆周均匀分布的滚动体,滚动体通过保持架的约束成为一个可绕支撑底座滚动的整体结构,所述自锁装置可限制滚动外圈和保持架绕轮胎轴线的转动自由度。本发明可有效缓解内支撑式安全轮胎在低压或者零压行驶工况时,橡胶胎面与内支撑体之间剧烈的摩擦生热、橡胶磨损等问题,本发明散热性能良好,结构简单,能提高安全轮胎续驶里程,行驶安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667225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217641.1
申请日:2016-04-11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17/046 , B60C17/06 , B60C2017/0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拆卸安全轮胎可滚转内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底座、圆锥滚动体、保持架、滚动外圈和自锁装置,所述支撑底座与轮辋固定连接,所述滚动外圈为具有茬口式连接的分段式圆弧结构,布置在内支撑装置外侧,通过滚动外圈沟槽与圆锥滚动体滚动接触,所述自锁装置可限制所述分段式滚动外圈和圆锥滚动体绕轮胎轴线的转动。本发明可有效缓解内支撑式安全轮胎拆卸维护困难、零压行驶工况摩擦生热、橡胶磨损等问题,具有散热性能良好,便于维护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125910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010575884.5
申请日:2010-12-07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B06B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幅和能量可调节的机械式随机振动激振装置,主要由固定支座、驱动曲柄、小连杆、多接点连杆、上连杆、滑块、导柱、导套、弹簧、工作台、滑套、摇臂、活动支座和机座等组成。装置具有冗余自由度,电机带动驱动曲柄匀速转动,经过多连杆-滑块机构变换为工作台往复运动。通过调节活动支座的位置、选用不同刚度的弹簧、调节驱动曲柄的转速,可设置多个档位有级调整振动振幅和能量。通过位于滑块与工作台之间的导柱-导套组合保障工作台往复运动,在导柱-导套组合外部套装弹簧以缓冲整个系统的冲击,同时扩展了工作台随机振动的频带。
-
公开(公告)号:CN11873102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70143.4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苏州市华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膜电极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膜电极缺陷的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组件,包括柜体、设置在柜体内侧用于画面捕捉的摄像部,以及安装在柜体一侧用于显示摄像部画面内容的显示屏;存放组件,所述存放组件设置在柜体内侧,包括与柜体内侧滑动连接的抽拉柜、设置在抽拉柜顶部并与摄像部适配的安装架,以及开设在安装架内侧的放置槽;以及,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设置在抽拉柜一侧,包括设置在安装架一侧并与放置槽适配的限位部,以及设置在抽拉柜一侧并与安装架适配的翻转部。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检测组件、存放组件和翻转组件配合,可将膜电极限位后快速翻转,并在检测到缺陷后通过一键按压快速作出缺陷标记。
-
公开(公告)号:CN11835712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559580.1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苏州适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南京工程学院
IPC: B05C9/04 , B05C5/02 , B05C13/02 , H01M8/0206 , H01M8/02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双极板点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金属双极板点胶密封装置,包括上下料机构、点胶定位机构和点胶操作机构,点胶定位机构设于上下料机构的一侧,且包括移动点胶台,移动点胶台上表面的一侧通过多个支撑柱固定连接有与移动点胶台平行的第一抵靠板,第一抵靠板的一侧设有一对第二抵靠板,一对第二抵靠板相对的一侧均设有与第二抵靠板滑动配合的活动块,点胶操作机构包括一对在竖直方向上相对设置,且可沿移动点胶台宽向和竖向往复移动的点胶头模组。本发明在金属双极板点胶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点胶质量更高,且通过设置可调节的点胶操作机构,可对金属双极板的阳极侧和阴极侧同时进行点胶密封操作,点胶效率和点胶质量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23169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44486.1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苏州适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南京工程学院
IPC: H01M8/0202 , H01M8/0234 , H01M8/0243 , H01M8/0245 , H01M8/04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燃料电池用复合双极板材料及制备工艺。所述燃料电池用复合双极板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苯并恶嗪、混合石墨、膨胀石墨、炭黑和多壁碳纳米管恒温干燥,然后真空干燥;步骤(2)将苯并恶嗪、混合石墨和炭黑混合,得到混合料;步骤(3)将膨胀石墨在下真空加热后,通过辊轧制成石墨纸;步骤(4)将混合料和石墨纸放入模具中,预压,然后热压,得到燃料电池用复合双极板材料。本发明通过热压石墨纸和聚苯并恶嗪、混合石墨和炭黑复合材料构建表面石墨层和导电网络,解决了聚合物复合双极板上聚合物的表面富集问题,多层协同作用使得复合双极板材料具有优异的电性能和机械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