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93098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51925.7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悬索桥钟罩式锚碇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钟罩式锚碇结构包括后锚室、钟罩式锚体、锚索、锚索转向管、锚索分管、锚索洞、鞍室、散索鞍和主缆;在桥位区开挖施工洞进入锚固区,开挖后锚室和锚体室,从锚体曲面体中心区域至后锚面预埋环向对称、均匀分层布置的锚索转向管,在锚索转向管的弯曲段四周安装环形箍筋;在锚体曲面体至鞍室之间开挖锚索洞,锚索洞中安装多根与锚索转向管连接的锚索分管;主缆索股在鞍室穿过散索鞍后用锚固连接器与锚索连接,锚索穿过锚索分管、锚索转向管至后锚室,在后锚面锚固锚体上。本发明增大了锚体端部承载面积,扩大了岩体承载的范围,大幅提高了锚碇承载力,减少洞挖量和混凝土量,降低工程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10186754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592026.2
申请日:2019-07-03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水压分体式岩体变形测量装置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该装置采用LVDT传感器原理进行分体式和防高水压设计,主要部件有金属测杆、磁性铁芯、壳体、防水线圈骨架、线圈、尾附、线夹、电缆线和信号处理仓等;主要电子部件采用全金属外壳和真空粒子密封双层密封工艺处理,具有5MPa以上防水压能力;测量信号具有集中处理、数字化和信号双利用特征,即多个传感器的数据集中一个电子仓处理后、采用数字化信号连接仓外独立读数仪或者现场实验的集中采集装置。本发明实现了传统手工记录到数字化数据传输、实时查看和采集的升级换代,具有耐高水压、抗干扰、精度高、适合试验总体要求、动态响应快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915574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387574.3
申请日:2015-07-03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加卸载全过程的软岩蠕变本构模型的建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一个单向弹簧元件与一个虎克体弹簧、一个Kelvin体按任意次序串联,组成变异广义Kelvin蠕变本构模型;根据粘弹性与弹性相应性原理,基于所建立模型的本构关系,建立圆形刚性承压板载荷条件下承压板下岩体表面的蠕变方程;进行加卸载圆形刚性承压板法现场岩体载荷蠕变试验,基于试验数据,采用解析法和曲线拟合法确定模型参数。根据本方法建立的蠕变本构模型可以描述加载呈衰减蠕变、卸载存在残余变形的软岩加卸载全过程蠕变,对于工程区不同部位分别处于加、卸载应力状态,或者在不同阶段分别处于加、卸载应力状态的工程软岩,基于该模型的长期变形分析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951009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805634.4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尺寸岩石试件现场制取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的2根传力柱,传力柱的一端与卡紧机构相连固定,另一端与横梁相连固定,卡紧机构用于固定传力柱,在靠近卡紧机构的一端安装切割机构,在沿横梁的长度方向安装固定2个缠线机构;每个切割机构包括2个定位轮、2个导向轮和1块导向板,金刚砂线卷绕在导向轮和定位轮上,带动金刚砂线来回运动切割岩体;缠线机构用于驱动导向轮在导向板上沿着齿轮凹槽滑动,带动金刚砂线在岩体表面运动实现对岩体的切割。本发明实施提高了现场的取样成功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小了操作过程中的振动对岩石试件内部结构的损伤,岩石试验结果更接近岩体实际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1174681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010148221.9
申请日:2020-03-05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1B5/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部岩体微小变形现场测量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固定座、测管、中心传递杆、传动组件、连接套管、千分表、磁性表座、测量支架和锚固点,中心传递杆位于测管内,固定座位于测孔底部,固定座底部与测孔底部围岩连接,且固定座与测管底部组成强脱卡扣,固定座与中心传递杆底部相互连接,传动组件夹持中心传递杆可在测管内壁上滚动,千分表的测头与中心传递杆顶部相接,用以测量中心传递杆的位移,千分表通过磁性表座固定在测量支架上,测量支架使用锚固点进行支撑。本发明可作为现场岩体试验中深部岩体微小变形测量的有效、可靠手段,提高了测量的灵敏度、测量精度及测量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1663444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010599756.8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悬索桥隧道锚与岩体锚复合式锚碇结构及建造方法。所述复合式锚碇结构包括布置在悬索桥桥位区的主缆接入洞,通过主缆接入洞依次施工形成的散索鞍室、前锚室和后锚室,在前锚室与后锚室之间设有前锚固体、锚塞体、后锚固体以及多根锚索,前锚固体置于锚塞体的前锚面,且面积大于锚塞体的前锚面,后锚固体置于锚塞体的后锚面,且面积大于锚塞体的后锚面,多根锚索从前锚固体穿过锚塞体以及锚塞体周围的岩体后用通过锚具固定在后锚固体上;悬索桥的主缆从主缆接入洞牵引入散索鞍室后通过散索鞍分散后与对应的锚索连接。本发明增大了岩体承载的范围,提高了锚碇承载力,可减小锚洞尺寸,能适用工程质量级别较差的岩体。
-
公开(公告)号:CN11881461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105628.8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中交第二公路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透水岩层泄水的隧道式锚碇长期排水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渗水沟、集水井、过滤装置、集水装置、泄水孔、过水管和泄水管;渗水沟位于隧道式锚碇的后锚室,隧道式锚碇位于地表以下的岩层中;集水井位于渗水沟中间,集水井内设过滤装置和集水装置,集水装置下部伸入过水管,过水管下部与泄水管相连且位于泄水孔内,泄水孔穿过岩层到达透水岩层;后锚室的积水经过渗水沟收集到集水井,然后被集水井中的过滤装置过滤后,由集水装置汇集并经由过水管输入泄水管,最终排放于透水岩层中。本发明利用岩层中原有的透水岩层直接排出隧道式锚碇后锚室的积水,不影响隧道式锚碇的主体结构施工和承载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257124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010207282.8
申请日:2020-03-23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1N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密封舱式岩体试验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试验舱、方形框架、环形框架、岩体试样、传输装置、应力加载装置、控制系统;所述岩体试样为具有六个面的长方体,所述方形框架用于给岩体试样施加轴向围压,所述环形框架用于给岩体试样施加侧向围压,所述传输装置用于将岩体试样运送到环形框架中间,安装施加岩体试样侧面应力的应力加载装置后运送环形框架到方形框架中间,安装施加岩体试样轴向应力的应力加载装置后运送方形框架到试验舱中,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及与计算机连接的加压系统、温控系统、渗压系统、测量系统。本发明无须外部提供反力支撑且试验舱不承受反力荷载,具有试验舱占地空间小、安装方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166716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111403709.2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nventor: 邬爱清 , 刘元坤 , 卢波 , 韩晓玉 , 郭国庆 , 艾凯 , 范雷 , 付平 , 付晖 , 钟作武 , 周春华 , 付敬 , 董志宏 , 余美万 , 张宜虎 , 张新辉 , 周朝 , 尹健民
Abstract: 本发明是针对岩体三维渗流特性问题而研制的一种岩体三维渗流特性测定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该装置包括压力稳定伺服系统、设于岩体试件边长上的密封系统、三个不同方向的供水加载系统、设于岩体试件表面的应力应变及位移观测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本发明充分利用已有的高压水仓装置,突破了以往的岩体水力学试验研究中一般限于渗流路径单一、岩体小尺度试件的室内试验的限制,可在一定水压力条件下同时测定岩体试件三个不同方向的渗透压力坡降、渗透流量和岩体试件变形,通过对岩体试件进行三次一进三出渗流试验,即可求解岩体的渗透张量分量,再通过联立求解即可求出岩体的三个主渗透系数和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工程实际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890636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503626.X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结构面起伏形态的注塑成型模具及方法,该成型模具包括锚固在工程岩体内的固定支杆、将工程岩体待测量起伏形态的表面罩住的框型件、设于框型件且用于向框型件内注入注塑材料的连通管、用于密封框型件底部与工程岩体之间间隙的密封垫座、以及一端转动设于固定支杆、另一端与框型件接触的反力臂杆和限位臂杆,反力臂杆与框型件的顶面接触,限位臂杆与框型件的侧面接触,反力臂杆和所述限位臂杆用于将所述框型件挤压固定于工程岩体待测量起伏形态的表面,注塑材料由连通管注入框型件内凝固后即含结构面起伏信息。本发明不受工程现场条件制约,可在现场制作含结构面起伏信息的成型塑件,可利用注塑材料表征结构面起伏形态的信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