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和电动自行车
    3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38421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110297192.3

    申请日:2011-09-30

    Inventor: 铃木亨

    Abstract: 本发明披露了电池组和电动自行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那么可能受到振动、震动和类似情况影响且具有稳定特性的电池组,和使用所述电池组的电动自行车。一种电池组包括:电池连接结构,多个扁形电池被放置于所述电池连接结构中;减震构件,所述减震构件沿所述电池连接结构的外表面的彼此以直角相交的两个方向设置;和罩壳部段,所述罩壳部段罩住所述电池连接结构,从而使得一个方向的所述减震构件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是正间隙,且另一方向的所述减震构件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是负间隙。

    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3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858254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280042575.9

    申请日:2012-08-30

    Inventor: 长谷川卓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6 H01M2/06 H01M10/05 H01M10/0585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是稳定的并且难以受到振动和冲击等的影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设置有:阴极电极部,其在正极集电体上形成正电极活性层;正电极,其具有与正极集电体一体制造的正极引出接头,并通过与正电极部的周缘连接的弯曲部得到结合;负电极部,其在负极集电体上形成负电极活性层;负电极,其具有与负极集电体一体制造的负极引出接头,并通过与负电极部的周缘连接的弯曲部得到接合;和分隔体,其置于正电极与负电极之间。正电极活性层形成在由正极引出接头的两侧的弯曲部围成的区域中。将正电极部垂直投射到负电极部的投影部分比起负电极活性层的外形存在于内侧。

    层叠型二次电池
    3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40282B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0910165065.0

    申请日:2009-0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2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叠型二次电池,通过结合构件将被设置成与层叠体的层叠方向的两个端面直接接触的金属制板状体彼此结合,以从两个端面夹持所述层叠体,并通过膜状外包装材料密封由所属金属制板状体夹持的电池单元而成,其中所述层叠体由所述电池单元构成,并且所述电池单元通过以平板状的正极和平板状的负极中的某一方比另一方多一片的方式隔着间隔物交替层叠上述正极和负极,并且分别将各正极的正极引出端子彼此连接以及将各负极的负极引出端子彼此相互连接而成。

    锂离子电池
    4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03950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280011441.0

    申请日:2012-03-02

    Abstract: 提供了在长期基础上具有高阻燃性和良好的循环特性的锂离子电池。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含有Li盐和磷酸的含氧酸酯衍生物的非水电解液或凝胶电解质;堆叠电极组,其中,正极和负极隔着隔板交替堆叠,所述正极包括配置在正极集流器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含有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层,所述负极包括配置在负极集流器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含有负极活性材料的负极层;和包含该非水电解液或该凝胶电解质以及该堆叠电极组的外壳,其中当配置在电极集流器的堆叠电极组一侧的电极活性材料涂布层B中所含电极活性材料的质量为Wb,配置在电极集流器的外壳一侧的电极活性材料涂布层C中所含电极活性材料的质量为Wc时,配置在堆叠电极组的最外侧的两个电极A分别满足0≤(Wc/Wb)≤0.55。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