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0589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636647.4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18/23 , G06F18/2135 , G06F18/213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PMU数据的配电网运行方式与关键影响因素识别方法,涉及配电网PMU数据挖掘分析及应用领域,基于PMU量测数据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配电网中各类元器件的强相关簇进行辨识;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强相关簇特征进行提取,并对主成分做数据间隔处理;基于MeanShift聚类算法,对处理后的主成分进行运行方式识别与划分;基于交流线路强相关簇的运行方式定义配电网总体运行方式及其状态切换时刻;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建立主成分关联关系,对配电网运行状态各切换时刻的关键因素进行辨识。本发明能够从大量复杂的配电网PMU数据提取出运行方式的代表性特征,对配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定义与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2182883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011043343.8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9/08
Abstract: 一种基于自适应LM的光伏组件参数估计方法,根据光伏组件单二极管等效模型推导出光伏组件多参数解析式;使用灵敏度分析方法进行参数筛选,并结合实验提取到的I‑V输出特性曲线,建立参数优化模型;采用自适应LM算法求解光伏组件的多个参数。本方法能够更加全面的描述组件的工作状态和使用性能。基于灵敏度分析,判别多参数模型中对I‑V特性曲线影响较小甚至无影响的参数,剔除这些参数后的参数保留为单二极管光伏组件的待估计参数,结合不同工况下进行实验所提取到的I‑V输出特性曲线,建立参数优化模型,采用自适应Levenberg‑Marquardt方法求解光伏组件的多个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3541130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11394.9
申请日:2021-07-19
Abstract: 一种基于拓扑结构的配电网关键线路脆弱性识别方法,将配电网的节点等效为图模型的节点、配电网的线路等效为图模型的边,从而将配电网抽象为配电网拓扑结构模型,根据配电网拓扑结构模型中从电源节点到负荷节点的最短路径以及电源到负荷的各条供电路径计算得到关键线路脆弱性指标,实现关键线路脆弱性识别。本发明综合考虑供电路径间独立性和路径内独立性建立配电网拓扑结构模型,通过分析电源到负荷各条供电路径的路径间独立性和路径内独立性全面评估线路脆弱性,得到的线路关键程度指标全面反映了线路在配电网中的关键程度且实现过程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2838621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085995.6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计及新能源增长的电力系统调频容量实现方法,通过分别采集电网的向上、向下调频量数据并测算得到目标时段的向上、向下调频量;根据目标时段的向上调频量、向下调频量、风机、光伏增量兆瓦,测算目标时段的电网调频资源需求量并根据电网实际运行数据,使用CPS1和CPS2作为评价指标,对电网目标时段的调频资源需求量进行动态调节。本发明通过测算节点负荷与经济调度点的偏差获得调频容量需求,再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动态修正。使用该方法进行系统调频资源需求计算,物理意义明确,可以充分利用电网的历史数据,兼顾新能源的快速发展,针对特定时间段和目标电网进行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准确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992516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254360.8
申请日:2017-04-1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一种基于拟蒙特卡罗模拟和核密度估计获得概率静态电压稳定裕度的方法,根据电网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输入随机变量矩阵;然后采用基于扩散核方程的核密度方法(Diffusion‑based Kernel Density Method,DKDM)获得电压稳定裕度的概率密度和累积概率分布。本发明通过引入拟蒙特卡罗模拟获得输入随机变量样本,以提高模拟法的计算效率,采用基于扩散方程的核密度方法以准确获得稳定裕度的概率分布函数,仅需要较少的采样规模即可获得较高的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38083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311036727.0
申请日:2023-08-1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16C20/10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制氢余热回收供热系统建模方法及其多速率仿真方法,涉及综合能源系统领域,本发明考虑了电制氢系统过程中热量的回收利用,通过换热器将电制氢产生的热量回收到供热网络中,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构建了包含风电‑氢气和供热系统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时域耦合动力学模型,提出了电制氢余热回收供热系统多速率仿真方法,实现了对电制氢余热回收供热系统动态过程的高效准确地仿真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937755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310995970.9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18/10 , H02J3/46 , H02J3/00 , G06F18/213 , G06F18/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光伏出力相关性的表后系统光伏分解方法,涉及配电网领域,所述方法为:基于min‑max归一化对历史量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定义用户净负荷数据的上下包络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表后光伏装机容量估计;基于DBSCAN聚类,对典型用户负荷曲线进行特征提取;基于用户负荷特征曲线建立表后光伏用户负荷拟合模型,基于光伏出力相关性建立表后光伏用户的光伏出力拟合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光伏出力相关性系数求解模型;基于求解所得光伏出力相关性系数,结合表后光伏用户的净负荷实时量测数据,进行表后光伏出力实时分解。本发明基于有限的量测信息实现表后光伏出力的实时分解,能够增强表后光伏用户对表前侧的可观性,有助于制定最优调度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934095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311008476.5
申请日:2023-08-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矩阵填充的配电网状态估计方法,涉及配电网领域,利用罚函数法的正则项处理潮流约束,削弱了配电网线路参数偏差对状态估计精度的影响;设计了针对矩阵填充状态估计问题的权重矩阵,平衡了不同类型量测的不同误差水平对矩阵填充结果的偏置,从而提高了状态估计精度;提出的APALM算法引入外推量改进了PALM算法,加速了收敛速度并逼近全局最优解,在用于解决基于矩阵填充的配电网状态估计问题时,提高了状态估计精度并缩短了求解时间。本发明实现了在仅有SCADA配置且量测不齐全条件下,仅依赖部分节点的SCADA实时量测数据的高精度配电网状态估计;实现了高于伪量测频率的高精度配电网状态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14169118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111551789.6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27 , G06N3/04 , G06N3/08 , G06F111/08 , G06F113/04
Abstract: 一种考虑分布式电源出力相关性的配电网拓扑结构辨识方法,在离线阶段将经过预处理的电网数据作为训练集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在在线阶段,通过测试集输入训练后的神经网络得到合成的节点电压幅值样本,然后采用基于最大信息系数的最大生成树算法进行配电网拓扑结构辨识,得到配电网所有节点对,每个节点对表示配电网拓扑结构中的一条边,作为配电网拓扑结构辨识结果。本发明采用神经网络建立节点电压幅值与节点注入功率间的关系,并提出基于最大信息系数的最大生成树算法进行配电网拓扑结构辨识。
-
公开(公告)号:CN115986747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211679895.7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升维仿射的配电网节点电压实时控制方法,涉及一种配电网节点电压实时控制方法,包括步骤:获取配电网系统各项参数,并通过随机优化方法对光伏发电的不确定性进行建模,并建立分布式光伏线性仿射决策规则下的配电网节点电压实时控制模型;以线性仿射决策规则模型为基础,通过升维仿射原理实现对非线性仿射决策规则与高维空间线性仿射决策规则之间的转换;得到基于随机优化与升维仿射的分布式光伏分段线性仿射决策规则下的配电网节点电压实时控制模型,并通过对偶原理进行求解。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的分段数以获得最优的电压控制性能,减少配电网节点电压越限问题出现的概率,实现了配电网节点电压的实时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