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3991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05994.4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北京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0 , H02J3/00 , H02J3/48 , H02J3/50 , G06N10/20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3/04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量子计算的电力系统运行状态估计方法,涉及电力系统运行分析与状态感知领域,通过构建基于无约束二次二值优化模型(QUBO模型)的电力系统运行状态估计模型,并通过光量子计算机实现求解,以获得电力系统运行状态估计结果。本发明将电力系统运行状态估计问题转化为QUBO模型并求解,将实现状态估计问题传统计算算法向量子计算算法转换,并为构建电力系统运行状态估计问题的量子计算提供模型范式与可行算法。本算法将量子计算引入电力系统状态估计,量子计算能够在未来满足更高的算力要求,满足更短响应时间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03004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955018.0
申请日:2024-0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考虑卫星通信支撑的配电网灾后信息‑物理协同恢复方案生成方法及系统,涉及配电网领域,通过将卫星通信支撑下的配电网灾后信息‑物理协同恢复过程建模为MILP问题,以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恢复初始数据为输入,输出电力‑信息网各节点修复顺序、信息流量分配路径、负荷及机组运行方案、卫星通信终端部署及灾时调度方案,实现信息‑物理协同恢复方案的高效生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全面兼顾了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间的复杂耦合关系,且考虑了新时代技术发展背景下卫星通信对协同恢复的支撑作用,有利于指导配电网的灾后高效恢复,提高配电网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5308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10071328.1
申请日:2023-01-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深圳市禾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40 , H02J3/50 , H02J3/38 , H02J3/16 , H02M5/458 , H02M1/088 , H02P9/30 , F03D7/02 , F03D7/04 , H02P10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同步电压源风电机组暂态电流控制方法和系统,包括:机侧变换器的控制步骤:进行风机转速控制和电流控制;网侧变换器的控制步骤:在稳态时进行惯性同步控制以及无功功率、网侧变换器端口电压控制,在暂态时进行直流电压自主同步控制以及无功功率控制;最优暂态电流控制步骤:进行故障下功率同步控制、暂态电流支撑效果最优化控制以及相角补偿无缝切入控制;故障下斩波电路Chopper和自同步回路的控制步骤:进行电网电压幅值检测以及直流电压幅值检测,共同判断自同步电压源风电机组是否发生故障。本发明能够使得机组自主响应电网电压幅值变化,同时在有限的暂态电流幅值下实现故障点电压最大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763773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11821667.3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时段交通网‑配电网耦合运行分析模型建模方法及系统,涉及配电网领域,首先,本发明涉及一种适配多时间段的,含无人驾驶车流的交通网‑配电网耦合运行模型,该模型由以无人驾驶车流和配电网总体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的上层系统最优优化问题和刻画交通网中传统车流出行行为的下层随机用户均衡优化问题组成,以半动态交通流刻画各时段间车流关系,实现多行为主体、多行为准则下,含无人驾驶车流的交通网‑配电网多时段耦合运行方式的准确刻画。其次,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外部迭代求解算法。该算法通过上下层SUE优化问题的内部迭代和各时段的外部迭代,处理问题建模引入的复杂非线性项,实现所述耦合运行分析模型的线性化和高效求解。
-
公开(公告)号:CN11804069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70754.5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2J3/12 , H02J3/26 , H02J3/01 , H02M7/483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变压器式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每一相子结构均包括:并联模块和串联模块,并联模块和串联模块之间串联连接;串联模块包括采用同一公共连接母线且彼此并联连接的第一变流器和第二变流器;第一变流器的第一交流输出端口与馈线电源侧端口串联,第二变流器的第二交流输出端口与馈线负荷侧端口串联;还包括功率平衡模块,功率平衡模块与串联模块并联连接,并联模块和串联模块通过功率平衡模块串联连接。同时提供了一种相应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本发明不需要通过工频变压器接入电网,而采用串联及并联电压源的方式实现多种电能质量指标的改善控制,故变流器装置具有价格更低、体积小、占地面积小、损耗更低、响应速度快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313304B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0546389.9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H02J3/06 , G06F18/2321 , G06Q50/06 , G06F113/04 , G06F111/08
-
公开(公告)号:CN117013829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671282.7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比可配置的组合型直流变压器、设计方法及系统包括,据直流变压器高压作业环境需求,设计谐振开关电容模块;根据用户需求直流变压器变比,确定待组合谐振开关电容模块数量、连接方式以及组合方式;根据待组合谐振开关电容模块数量、连接方式以及组合方式以及谐振开关电容模块建立变比配置后的直流变压器。本发明可以灵活通过改变模块数量、器件串联个数和组合方式适用于不同用户需求下的不同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378054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110814333.8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控制型全功率变换风电机组,包括,将网侧变换器外特性体现为电压源和电流源的混合控制型,机侧变换器的惯量响应控制和稳定控制;混合控制型全功率变换风电机组包括多组背靠背变换器,其中一部分的网侧变换器采用锁相环达到电网相位的锁定;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完成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剩余部分的网侧变换器采用基于直流母线动态的自同步电压源控制;利用直流电容动态方程和转子运动方程完成无锁相环并网自同步,转子运动方程的控制输出角频率实时映射电网频率变化。本发明提供的网侧变换器电压源控制方法,利用直流母线电容动态和转子运动方程实现了并网自同步的控制目标,保证直流母线电压维持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674268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10204831.5
申请日:2022-0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压源全功率风电机组的全风速段惯量响应控制系统,包括:网侧变换器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全功率风电机组的网侧变换器;机侧变换器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全功率风电机组的机侧变换器;选择性惯量响应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全功率风电机组当前转速和输出功率判断风力机的运行阶段,选择不同的惯量影响控制方法;转速柔性切换控制模块:用于在全功率风电机组处于低恒转速、最大功率跟踪、高恒转速和变桨限功率阶段,控制全功率风电机组的转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风电机组的全风速段之间进行惯量影响控制方法的无缝切换,消除不同运行阶段惯量响应控制方法切换对机组转速和发电功率的冲击。
-
公开(公告)号:CN116632936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473164.5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分布式电源逆变器协同调节配电网电压的单参数规划方法,涉及分布式电源逆变器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将配电网中多个分布式电源的有功功率视作参数,分布式电源逆变器输出的无功功率为决策变量,建立以配电网电压总偏差最小化为优化目标的多参数规划问题数学模型;2.将步骤一得到的多参数规划问题转换为若干个单参数规划问题,每个单参数规划问题只包含单台分布式电源有功功率参数;3.采用交替迭代方法求解每个分布式电源的单参数规划问题,得到每台分布式电源逆变器的就地控制函数,为自适应的分段线性就地控制函数。本发明显著降低了配电网各节点电压与额定电压的偏差,大幅提升分布式电源逆变器实时调节配电网电压的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