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头时距建模方法及一种最小绿灯时间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70733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461276.2

    申请日:2019-05-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头时距建模方法,通过采集信号交叉口通过停车线的第一车至第k车的车头时距,并用不同的概率分布函数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拟合,通过卡方检测判断拟合效果,为不考虑排队位置时和考虑排队位置时所采集的车头时距,选取适合的概率分布函数进行建模。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最小绿灯时间计算方法,根据第一车、第二车车型计算得到第二车通过停车线所需时间;并根据大车的数目和大车的排序位置,计算从第三车开始,后继车辆通过停车线所需时间;由此得到一次绿灯时间内,k辆车中包含d辆大车时,通过信号交叉口的最小绿灯时间。本发明可对采集的车头时距准确建模,还可以更合理的设置绿灯时间,提高交通出行效率。

    一种采用三前馈APIOBPCS系统评估供应链弹性与运作成本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74158B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510044017.1

    申请日:2015-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三前馈APIOBPCS系统评估供应链弹性与运作成本的方法,在自动渠道的、基于库存和定购的生产控制系统中,增加一阶微分前馈单元,以部分抵消需求波动对库存的影响。在零稳态误差情况下针对生产控制系统的不同极点分布,分析一阶微分前馈环节的参数与供应链弹性的关系。综合考虑库存成本及生产调节成本,构造供应链系统的运作成本系统。通过阶跃需求下的供应链系统仿真,评估一阶前馈环节参数对供应链弹性及运作成本的影响,验证三前馈自动渠道的、基于库存和定购的生产控制系统的有效性。本发明的结果表明,针对不同波动程度的需求,设置一阶微分前馈环节的参数,可以获得弹性与运作成本的良好均衡。

    自动化码头多自动导引车的智能调度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40979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062279.5

    申请日:2016-0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码头多自动导引车的智能调度系统及方法,通过码头管理信息系统和AGV群智能调度系统实现作业计划和调度解耦分离的两级分布控制调度模式;本发明采用知识学习方法,建立AGV调度知识管理模块,不断丰富和优化AGV任务实例库、路径实例库和知识库,提高AGV自学习、自组织、自决策的能力;本发明通过对智能化码头路网空间内的交通流滚动预测,以及调用知识库、AGV任务实例库和路径实例库,对AGV的任务调度和路径规划进行协同优化。本发明提出了包含可选路径和自由路径模式的AGV路径规划策略,既能保证常规任务下的路径规划,又能为应急任务提供快速的响应措施。

    一种采用三前馈APIOBPCS系统评估供应链弹性与运作成本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74158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44017.1

    申请日:2015-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三前馈APIOBPCS系统评估供应链弹性与运作成本的方法,在自动渠道的、基于库存和定购的生产控制系统中,增加一阶微分前馈单元,以部分抵消需求波动对库存的影响。在零稳态误差情况下针对生产控制系统的不同极点分布,分析一阶微分前馈环节的参数与供应链弹性的关系。综合考虑库存成本及生产调节成本,构造供应链系统的运作成本系统。通过阶跃需求下的供应链系统仿真,评估一阶前馈环节参数对供应链弹性及运作成本的影响,验证三前馈自动渠道的、基于库存和定购的生产控制系统的有效性。本发明的结果表明,针对不同波动程度的需求,设置一阶微分前馈环节的参数,可以获得弹性与运作成本的良好均衡。

    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的搭载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2992236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549629.2

    申请日:2012-1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的搭载平台,其包括底部伺服电机、第一滑轮、第一钢丝绳、立支杆、第二滑轮、顶部伺服电机、第三滑轮、摆动支架、第二钢丝绳、转动支架、底架,底部伺服电机、第一滑轮、立支杆都安装于底架上,第二滑轮安装于立支杆的顶端,摆动支架的底端与立支杆转动连接,转动支架的顶端与摆动支架转动连接,转动支架的底端与一个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连接,顶部伺服电机、第三滑轮都安装于摆动支架的顶端,第一钢丝绳与底部伺服电机、第一滑轮、立支杆、第二滑轮、摆动支架连接,第二钢丝绳与顶部伺服电机、第三滑轮、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连接。本发明实现对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进行作业,降低危险性。

    水下机器人推进器信息融合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670886A

    公开(公告)日:2010-03-17

    申请号:CN200810042803.8

    申请日:2008-0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机器人推进器信息融合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它包括:信号采集与预处理装置及将所述信号采集与预处理装置采集得到的推进器电压和电流信号与正常转速状况下的电压和电流信号相比较,检测故障是否发生,并计算拥堵故障大小的故障识别装置;弥补了水下机器人推进器故障诊断的空白,具有如下的优点:用小脑模型关节控制器CMAC神经网络对所述转速传感器采集到的水下机器人推进器转速信号进行处理,利用推进器的典型故障模式数据对CMAC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利用训练后的CMAC神经网络识别故障,计算故障拥堵大小,从而实现推进器故障在线诊断;不仅可以诊断水下机器人推进器故障状况,而且可以预测正常工作状况的推进器数值。

    一种应力幅法疲劳强度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44461A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810043469.8

    申请日:2008-06-11

    Inventor: 杨勇生 刘涛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力幅法疲劳强度预测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常幅应力幅疲劳强度预测方法和变幅应力幅疲劳强度预测方法;所述常幅应力幅疲劳强度预测方法通过基于公式(1)和公式(2)的模块实现;所述变幅应力幅疲劳强度预测方法通过预测结构在使用寿命期间各种载荷的频率分布应力幅水平以及频次分布总和所构成的设计应力谱,并将其折算为等效常幅疲劳,且通过基于[□σ]=[□ρc]/kp1/β算法的模块实现。本发明只要明确钢结构的利用等级、构件和连接类型,通过规范查找载荷谱系数等参数,就可以直接预测某一工作级别下的许用应力幅,便于起重设备设计人员应用。

    输送带自动纠偏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44777A

    公开(公告)日:2008-08-20

    申请号:CN200710037579.9

    申请日:2007-0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根据输送带跑偏量的跑偏检测信号进行自动纠偏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一检测输送带跑偏量并发出跑偏信号的跑偏检测装置;一与所述跑偏检测装置连接并接收跑偏信号的处理器;一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根据跑偏信号在处理器控制下调整输送带回位的纠偏机构;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装置的自动纠偏方法。其可对输送带的跑偏量进行定量检测,并将检测的跑偏量大小转变为实时连续的跑偏信号,通过控制器的控制自动调节输送带回复到正常的工作位置,而且输送机无需停机,提高了工作效率,输送机工作的可靠性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一种水面溢油回收器
    3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77939A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610118209.3

    申请日:2006-1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204

    Abstract: 一种水面溢油回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能够浮于水面上下开口的筒体,一架设在筒体上的吸油泵,一驱动吸油泵工作的电动机,所述吸油泵具有一向下延伸轴,在延伸轴轴端安装一叶轮,所述吸油泵的出油口接一兼作操作手柄的输油管。所述筒体上沿边成锯齿状,下底成漏斗状。本发明利用油、水的不同密度,在旋转时产生离心力差进行油水分层,使水面浮油汇聚中部并增加油层厚度,以方便吸油泵吸油且及时回收浮油。

    一种海洋环境监测水声传感网目标节点定位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82887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54487.3

    申请日:2024-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环境监测水声传感网目标节点定位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步骤包括:根据信号传播损耗及水下声传播吸收效应构建接收信号强度模型;建立路径损耗因子、发射功率和目标位置的联合估计优化函数;对于联合估计优化函数,利用Golub‑Kahan双对角化的最小二乘求解LSMR方法寻找海洋目标节点位置的近似解;将最小二乘求解LSMR方法找到目标节点位置的近似解作为初始估计值,利用二分法获取海洋目标节点位置的精确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出的定位方法适用于水下三维动态环境,并可对节点位置、路径损耗因子和发射功率进行联合估计,实现了海洋目标节点的精确鲁棒定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