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弧面上激光熔覆工艺参数优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59994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168422.8

    申请日:2018-02-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4/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弧面上激光熔覆工艺参数优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以激光功率、扫描速度、送粉速度作为待优化参数,按照田口方法设计正交实验,以熔宽、熔高、稀释率作为响应目标进行方差分析;S2、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三个响应目标分析后得到最终的最优参数组合;S3、将最终的最优参数组合下的熔覆层轮廓建立成几何模型,计算分析后得到搭接角的最优值;S4、进行多道多层熔覆实验,经计算分析后得到径向提升量的最优值。本发明的圆弧面上激光熔覆工艺参数优化的方法能够方便、快速准确、可靠地得到使用不同熔覆粉末和/或激光熔覆设备在圆弧面上进行激光熔覆实验时,在单道、单道多层以及多道多层熔覆工艺中的最优参数。

    基于CAN总线的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80894B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110249318.X

    申请日:2011-08-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12

    Abstract: 一种基于CAN总线的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和方法,属于输配电技术领域,基于CAN总线的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包括电阻、至少一个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至少一个固定电容器FC和控制器;连接关系如下:电阻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CAN总线的高电平端、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的第一输出端、固定电容器FC的第一输出端、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CAN总线的低电平端、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的第二输出端、固定电容器FC的第二输出端、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及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本发明CAN总线具有开放性、互可操作性和互换性、现场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易于安装和维护。

    基于CAN总线的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80894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10249318.X

    申请日:2011-08-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12

    Abstract: 一种基于CAN总线的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和方法,属于输配电技术领域,基于CAN总线的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包括电阻、至少一个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至少一个固定电容器FC和控制器;连接关系如下:电阻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CAN总线的高电平端、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的第一输出端、固定电容器FC的第一输出端、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CAN总线的低电平端、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的第二输出端、固定电容器FC的第二输出端、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及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本发明CAN总线具有开放性、互可操作性和互换性、现场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易于安装和维护。

    一种考虑冰风耦合的输电线路失效概率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0256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836329.0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冰风耦合的输电线路失效概率评估方法,涉及输电线路风险评估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建立冰‑风联合灾害概率模型,重点考虑风速‑风向相关性;然后对输电线路进行易损性分析,构建输电线路在冰风荷载耦合作用下的易损性函数模型;最后根据冰‑风联合灾害概率模型以及易损性模型构建输电线路的失效概率评估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在输电塔冰风风险评估领域,本发明将冰‑风灾害联合概率分布与输电线路易损性分析相结合,首次考虑了风速‑风向相关性,对输电线路进行动力作用下的分析,能够更加精准合理地评估冰风耦合作用下输电线路的失效概率。

    一种结合短路电流与冲击载荷的覆冰输电线路脱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25446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0493179.4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结合短路电流与冲击载荷的覆冰输电线路脱冰方法,属于电网冰灾防治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于覆冰的输电线路,首先通入短路电流加热导线,当通入电流时间大于融冰时间t′时,即认为冰层内表面与导线外表面之间产生气隙,此时停止通电并对线路施加冲击载荷,从而致使覆冰脱落。本发明将短路电流融冰与冲击载荷除冰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解决了现有输电线路除冰速度慢、除冰率低且除冰位置不可控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覆冰输电线路的脱冰效率。

    一种床身导轨修复装置及其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88707B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810409223.1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修复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床身导轨修复装置,其包括夹紧平台、移动平台和修复工具旋转平台;夹紧平台用于把该床身导轨修复装置夹紧在床身导轨;修复工具旋转平台通过移动平台与夹紧平台连接,移动平台驱动修复工具旋转平台在空间的三维方向上相对于床身导轨移动;修复工具旋转平台包括激光熔覆头和电主轴,激光熔覆头能够绕第一旋转轴线旋转,电主轴的整体能够绕第二旋转轴线旋转,第一旋转轴线和第二旋转轴线平行于床身导轨的长度方向,电主轴的输出端适于安装铣刀或砂轮。该种床身导轨修复装置集预处理、激光熔覆及熔覆层后处理的功能,能够减少床身导轨修复时对床身导轨的搬运次数。本发明还提供了其修复方法。

    一种岩石三轴直接剪切实验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44730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341635.0

    申请日:2019-04-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岩石三轴直接剪切实验装置和方法,其装置包括围压平衡剪切机构和软质试样密封套,试样的两端均固定有围压平衡剪切机构,软质试样密封套套设于试样及其两端的围压平衡剪切机构的外侧,围压平衡剪切机构包括剪切基座,剪切基座与试样端部的一侧接触,剪切基座、试样端部的另一侧和软质试样密封套之间成形腔室,腔室内设置有与腔室形状相适配的弹性空腔体,剪切基座上开设有平衡管路,平衡管路的一端与弹性空腔体内部的空腔连通,平衡管路的另一端与软质试样密封套外部连通,两个围压平衡剪切机构反向设置;本发明在试样外周和端部施加可自平衡的围压,同时对试样进行剪切实验,实现了对深部工程岩体剪切力学行为的评估实验,降低了实验误差。

    激光熔覆密封装置
    3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904592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091050.5

    申请日:2017-11-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熔覆密封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上端具有上开口,箱体的前端具有前开口,上开口通过橡胶密封罩密封,橡胶密封罩的顶部正中间具有用于激光头穿过的通孔,通孔上装有用于与激光头外壳密封的激光头密封圈,箱体内设有漏斗,漏斗的小端开口的下方设有金属粉末回收桶,箱体的下端内壁上设有竖直升降装置,竖直升降装置的输出端穿过漏斗的漏斗壁与一载物台连接,载物台的上端设有涡旋加热装置,载物台的周向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喷气管。本发明集控制金属熔覆基体的位置,箱体内温度、压力,激光头与箱体的结合以及未熔融粉末的回收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并解决了熔融制造过程中金属钛等易氧化金属粉末的氧化问题。

    一种电熔镁炉生产过程实时数据发布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36862B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410843164.0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熔镁炉生产过程实时数据发布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现场计算机、云端服务器和本地计算机,在电熔镁炉生产过程中,现场计算机实时获取电熔镁炉生产过程生产数据,发送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将电熔镁炉生产过程生产数据发送至本地计算机;本地计算机将接收的数据进行解析,解析出实时电熔镁炉生产数据,建立虚拟电熔镁炉生产工况库,将实时电熔镁炉生产数据数据库中的实时电熔镁炉生产数据与虚拟电熔镁炉生产工况库进行匹配,根据匹配后的不同虚拟电熔镁炉生产工况条件下的实时电熔镁炉生产数据,通过UDP通信协议与Unity3d的异步通信方式,将实时电熔镁炉生产数据显示在虚拟交互场景中,还原电熔镁炉工业生产场景。

    电熔镁炉生产过程的三维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97868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10708672.8

    申请日:2014-11-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G05B19/418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熔镁炉生产过程的三维可视化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三维实体模块、实时生产数据驱动三维动态可视化模块和实时生产数据显示模块,电熔镁炉生产过程的三维可视化方法为:根据电熔镁炉生产现场的电流数据驱动电熔镁炉模块中电极的上升和火焰强度的变化;根据电熔镁炉的生产现场实际输料过程,驱动输料系统模块将原料按固定时间间隔输送至电熔镁炉模块;实时显示电熔镁炉的生产数据、电熔镁炉模块中电熔镁的生产过程、电熔镁炉模块中电极的上升过程、电熔镁炉模块中火焰强度的变化和输料系统模块中原料的输送过程,本发明通过现场数据实时驱动,直接将现场生产状况反映到三维实体模块中,实现了实验室实时监控以及现场生产数据的分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