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环境监测的采样进样器

    公开(公告)号:CN111638094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491167.8

    申请日:2020-0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环境监测的采样进样器,其结构包括进样器、操控端、外固壳、置桶、衔接管,进样器与衔接管相互贯通,衔接管远离进样器的一端与置桶相连接,通过操控端的操控,让衔接管将进样器外侧的水质吸入置桶内部,让外侧的水能够进入到中道内部,而产生上端摆动,让弧头能够得到顺着凹口滑动的气力,引导外层的力包裹住内部,引导弧体往一个方向拉扯开,能够在设备对一定深度的水进行吸取时,开通接口,在吸取完毕后将其封闭起来进行移动,其固头将会固定在受力摆动的部位内部,让其弯体能够均匀的将力往中端挤压,能够在设备进行单向摆动时,对其进行范围活动的限制,来防止外侧水质不需要进入时进入。

    一种自主巡航水面溢油回收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4908897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338018.7

    申请日:2015-06-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主巡航水面溢油回收机器人,包括船体为封闭式的电动船,电动船的两侧外壁上固设于溢油回收系统,所述溢油回收系统包括并联在一起的吸油器,吸油器中间布设有导油管,导油管的输出端连接有多歧板,多歧板通过自吸泵与设于电动船内部的储油箱连接;电动船的上表面平铺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端与电动船的驱动电机连接用于驱动电动船行驶;所述电动船的船头部设有检测装置,电动船的内部设有自主巡航控制系统。实现对任意水域上的溢油在无人操作情况下的自主回收、自主巡航、太阳能自动充电续航、无线数据传输与远程监管,从而保证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减低了人工成本。

    一种水体中的氟离子在线监测分析仪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67795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310158666.5

    申请日:2013-0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体中的氟离子在线监测分析仪及其检测方法,特征是通过对多岐板电磁阀组合模块、搅拌检测池模块、信号采集控制单元和参数设定控制与分析显示单元的设计与集成组装创新,实现了传感器信号获取、电磁阀控制、蠕动泵控制、搅拌装置控制、废液排放、结果分析计算和显示的自动化操作,自动完成高低氟标液的配制和多个步骤的测量工作,克服了现有检测中经常需要手工控制多台设备进行测量的状况,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现有的测试过程进行技术集成和模块化设计,实现了使非专业人员能够很容易通过仪器对水体中氟离子进行长期、连续、简便快速的在线监测,结果实时性高,试剂用量少,运行成本低。

    一种用于水质监测与污染源追踪的无人船

    公开(公告)号:CN207992184U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20057508.9

    申请日:2018-01-12

    Inventor: 余道洋 刘锦淮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水质监测与污染源追踪的无人船,包括两个封闭舱及连接板构成的双体船,所述双体船的上表面铺设有为锂电池充电的太阳能电池板,双体船上方架设有U形设备架,所述设备架上固设有视频摄像头、雷达和天线;两个封闭舱中分别设有控制舱、电池舱、发电机舱、水质采样舱和五个用于放置水质监测仪器的设备舱。本实用新型的无人船具备水污染源的追踪和溯源,所述追踪和溯源功能通过全光谱水质分析仪检测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场,结合水流的高雷诺系数的紊流模型,采用最优向量π的贝叶斯推理算法,自主控制无人船巡航至污染源的源头,实现水污染的追踪和溯源。

    一种混合动力水面清洁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207972758U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20057521.4

    申请日:2018-01-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水面清洁机器人,包括双船舱的船体,所述船体的前端中间位置设有固液分离器,所述固液分离器的两侧分别安装了垃圾拦截器;所述固液分离器的后端与设在船体上的垃圾收集舱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自动收集水面垃圾及漂浮物,并自动落入垃圾收集舱中。在固液分离器的两外侧分别安装一垃圾拦截器船体中轴线成30度夹角,从而增大拦截垃圾的面积,提高垃圾捕捞的效率。

    一种液相管路分离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191392U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20233052.4

    申请日:2013-0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相管路分离控制装置,由分别引入到反应罐5的两条进样管路组成,特征是其中一条进样管路从反应罐5依次连接注射泵1和砷标液瓶4;另一条进样管路从反应罐5依次连接蠕动泵2和多通道选择阀3的总端口t后,再将多通道选择阀3的其它各端口--二次水溶液端口A、盐酸肼溶液端口B和硫酸溶液端口C分别与溶液瓶组6中的二次水溶液瓶a、盐酸肼溶液瓶b和硫酸溶液瓶c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不仅有效减少了蠕动泵的个数,同时高效准确的实现大量液体的抽取,通过计时方式控制蠕动泵的正转反转大大的提高了精确度和工作效率,稳定性好,由于加入了控制管路通断的多通道选择阀,也有效避免了交叉污染。

    一种用于水面垃圾清洁与分类的水面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209921570U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20371954.1

    申请日:2019-03-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水面垃圾清洁与分类的水面机器人,包括电动船的船体,所述船体的内部设置有垃圾仓,垃圾仓内拆卸式安装有分类垃圾桶;船体一端的底部安装有垃圾收集传输装置,垃圾收集传输装置的一端位于垃圾仓内并与分类垃圾桶的位置相对应、另一端伸出船体的外部;垃圾收集传输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船体上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表面铺设有一圈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表面开设有栅格;所述支撑架连接有升降装置驱使其一端做上下运动,所述传送带连接有转动装置使其转动;位于船体外部的支撑架端部两侧分别固设有固定挡板;位于传送带顶端面设置有活动挡板。通过传送带将水面垃圾进行打捞,并分类倾倒入相应分类垃圾桶中,减轻后期垃圾分类工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水样自动采集与消解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176043U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20907125.2

    申请日:2015-1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样自动采集与消解装置,水样瓶和试剂瓶分别通过导管与多岐板电磁阀组中的各个电磁阀进行单独连接,多岐板电磁阀组的共通通道出口通过第一蠕动泵与一进二出电磁阀组中两个电磁阀分别连接,一进二出电磁阀组中一个电磁阀的出口与废液池连接、另一个电磁阀的出口与反应釜连接;反应釜的外壁嵌套有加热环,正对加热环的方向设有用于降温的风扇;反应釜的顶端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排气管,反应釜出口通过第二蠕动泵与消解水样器连接;温度传感器与温控器电连接,温控器的输出端与加热环电连接;温控器通过计算机与控制器交互式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多个水样的采集与消解,简化水样检测步骤,提高检测效率与准确度。

    一种风光互补水面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204937448U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20648473.2

    申请日:2015-08-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光互补水面机器人,包括电动船,电动船的上表面平铺有用于收集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的太阳能电池板,电动船的两外侧各固设一个用于驱动电动船行驶的螺旋桨;电动船中间固设有半环形支撑架,半环形支撑架上悬挂有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与风力发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风光互补控制器与锂电池连接对其充电,所述锂电池的输出端通过多路开关电源与螺旋桨连接进行供电;所述电动船上设有检测避障装置和锚定装置,电动船的内部设有自主导航控制系统和用于检测水质的水质检测仪。本实用新型采用风能和光能互补为水面机器人提供能量,使其不受阴雨天气影响而能全天候工作,并能自动避障和自主导航,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成本。

    风光互补水面机器人通用平台

    公开(公告)号:CN303662305S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30454260.1

    申请日:2015-11-14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风光互补水面机器人通用平台。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船载平台用于环境污染治理、水质检测、安全救援、科学研究考察、水文监测等领域检测。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该产品的形状。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