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杨氏激光干涉条纹标定系统及探测器像素几何位置偏差标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64870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010501437.9

    申请日:2020-06-04

    IPC分类号: G01C25/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动态杨氏激光干涉条纹标定系统及探测器像素几何位置偏差标定方法,方法包括:搭建动态杨氏激光干涉条纹标定系统,利用两束具有频差的高稳定激光束在远场产生动态干涉条纹;通过六自由度位移台,控制激光光纤端口的位置和距离,在图像探测器的成像芯片表面产生多组不同空间频率的动态条纹,记录不同空间频率下探测器每个像素的灰度响应值,采集数量足够多的条纹光场图像;基于相移干涉原理,并利用最小二乘拟合法,对像素沿探测器x轴和y轴方向的纳米级几何位置偏差进行解算。

    差异化导航星与空间目标提取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880643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36085.9

    申请日:2021-01-12

    IPC分类号: G01C11/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差异化导航星与空间目标提取方法,包括:在每一局部天区块中确定1‑2颗符合预定条件的星;将所述符合预定条件的星和全天星表进行比对,将在所述全天星表里且符合所述预定条件的星确定为导航星,获取并利用所述导航星的位置参数确定卫星的姿态信息;在每一局部天区块中搜索空间目标,将搜索到的每一空间目标加入到第一目标队列或第二目标队列;对所述第一目标队列和第二目标队列进行帧间关联生成每一局部天区块的局部轨迹;将在预定时间内生成的每一局部天区块的多个局部轨迹进行关联操作生成局部轨迹的天区关联。通过将相平面划分为多个局部天区块,基于每一局部天区块提取空间目标,可以提高目标提取的效率和质量。

    一种探测器像素内响应变化测量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50463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181240.8

    申请日:2020-10-29

    IPC分类号: G01M11/02

    摘要: 一种探测器像素内响应变化图像测量方法及系统,通过搭建测量系统,利用显微镜物镜将准直光束聚焦到图像探测器上,形成一个直径极小的艾里光斑,将光斑定位到待测像素的中心并调整位移平台以将探测器设置在显微镜物镜的焦平面上,通过在固定像素区域上进行扫描,并将每一帧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将测量的数据与图像的数学模型相匹配,得到待测像素内响应变化的模型输出。本发明可以重构探测器的输出模型,并且与实验测量提取到的像素内响应变化图像拟合良好,提取到的像素内响应变化图像包含着图像探测器通过点光源光学系统成像后得到像斑的整体形状信息,可以用作特定的标定滤波器,利用像素内响应变化为图像探测器进行定标,研究图像探测器的科学成像能力。

    一种空间指向测量仪器微振动影响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0459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164958.6

    申请日:2020-10-2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指向测量仪器微振动影响测量装置及方法,星模拟器通过三点定位支撑结构与气浮平台连接固定;六自由度微振动模拟器通过支撑系统与零刚度系统连接;零刚度系统与悬吊系统连接;毫角秒级光学敏感器悬挂固定于六自由度微振动模拟器作业台面;毫角秒级光学敏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通过线缆连接,进行信号传输;六自由度微振动模拟器、信号驱动设备通过线缆连接,进行微振动信号的产生与控制。光源、星模拟器、毫角秒级光学敏感器中心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支撑系统上安装有加速度传感器;六自由度微振动模拟器上下台面分别安装有加速度传感器;毫角秒级光学敏感器安装接口和光学元件上分别安装有加速度传感器以及一个角位移传感器。

    一种适用于大温差工作场景的自动曝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00783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811021167.0

    申请日:2018-09-03

    IPC分类号: H04N5/235

    摘要: 一种适用于大温差工作场景的自动曝光方法,通过FPGA高速控制时序实现一个纳秒级曝光成像,该幅图像的灰度均值作为背景灰度,通过该步骤实现了实时背景灰度的采集,从而避免了在环境温度变化情况下背景灰度对图像线性段的影响。同时,该方法通过设置一个线性区判定阈值,判断当前曝光时间的图像是否处于曝光的线性段,从而采取不同的曝光计算公式,计算得到目标曝光时间。

    一种基于非球面透镜组的能量收集光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487768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333186.8

    申请日:2020-04-2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非球面透镜组的能量收集光学系统,包括第一滤光片、第一非球面透镜、第二滤光片、第二非球面透镜;具有较大发散角的目标光线经过第一滤光片实现初步杂散光抑制,之后经过第一非球面透镜实现光束发散角由大向小的转变,再经过第二滤光片进一步抑制杂散光,最后经过第二非球面透镜聚焦到探测芯片上。本发明具有大视场、大口径、超低相对数值孔径(F#=0.5)、超大后工作距、超强的杂光抑制能力、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能够克服现有光学系统难以同时具备大视场、大口径和小相对数值孔径的矛盾、大视场大口径和后工作距的矛盾以及大视场和滤光片带宽的矛盾。

    一种星敏感器视场低频误差的地面标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26335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265438.8

    申请日:2020-04-07

    IPC分类号: G01C25/00

    摘要: 本发明一种星敏感器视场低频误差的地面标定方法,具体步骤为:在星敏感器视场范围内规划不同尺度的标定轨迹,大范围标定轨迹以一定密度和均匀度保证覆盖全视场,小范围的标定点则分布在每一个标定点为中心的几个像素范围内;采集暗场图像后由转台带动星敏感器按预设的不同尺度的标定轨迹同步嵌套的方式逐点移动;待标定的星敏感器对所有标定预设位置处的星点成像,采集窗口图像数据及对应的转台转角数据;根据小尺度范围数据有效分离像素高频空间误差,处理得到的星点坐标数据和转台数据进行视场空间低频误差拟合,最终获得星敏感器视场低频误差标定系数。本方法能有效降低标定残差,为星敏感器产品精度指标的提升奠定基础。

    改进的最近点迭代点云配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44433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710761847.5

    申请日:2017-08-30

    IPC分类号: G06T7/3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两种改进的最近点迭代点云配准方法,属于图像处理和三维点云配准领域。所述提高最近点迭代算法收敛速度的方法是在传统最近点迭代算法基础上,增加一个构造旋转矩阵的环节,所构造的旋转矩阵用于参与迭代过程中新的待配准点云的生成。构造矩阵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基于当前次迭代所得的矩阵Ri进行构造,另一种是根据相邻两次迭代获得的三轴姿态角之差,再通过欧拉角公式,进行矩阵构造。经仿真验证,两种方法都能够有效提高传统最近点迭代算法的收敛速度,提高了算法的整体效率,特别是在处理是数据点较大的情况下,其效率提升的优势更为明显。

    一种星敏感器导航星表筛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45399B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810360086.7

    申请日:2018-04-20

    IPC分类号: G01C21/02

    摘要: 一种星敏感器导航星表筛选方法,首先剔除星表中星等大于星敏感器极限探测星等的导航星及星表中恒星属性标识为双星、变星的导航星,然后依据星等大小,根据参考角距由小至大依次筛选星表中的备选导航星,然后在根据备选导航星和目标导航星的角距再筛选两次备选导航星,获得导航星表。本发明优选具有高信噪比的亮星,解决了现有星表筛选过程复杂、冗余导航星较多、星表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一种空间非合作目标激光点云ICP位姿匹配正确性判别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458994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241997.4

    申请日:2018-10-24

    IPC分类号: G01C15/00 G06F17/50

    摘要: 一种空间非合作目标激光点云ICP位姿匹配正确性判别方法及系统,开展地面物理仿真试验,获得空间非合作目标靶标的测量点云和空间非合作目标靶标的已知模型点云;进行ICP位姿匹配,得到接近于空间中真实的空间非合作目标的标准激光点云的ICP匹配后激光点云;得到ICP匹配后激光点云与空间中真实的空间非合作目标的标准激光点云上,每一组对应点的三维欧几里德空间距离;进行直方图分布统计,得到点云距离的标准直方图分布H2;判断两个直方图分布趋势是否一致。本发明的算法数据处理简单、计算复杂度低,适应空间非合作目标位姿匹配的工程应用,充分考虑了点云测量噪声的影响,可实时判定ICP位姿匹配是否达到一致性位姿匹配,进而有效提高位姿匹配的测量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