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停放效应6082铝合金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07753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171289.X

    申请日:2021-1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的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停放效应6082铝合金的设计方法。采用新的成分设计理念,并基于对铸造态6082铝合金的均匀化处理、锻造变形以及固溶处理,再经过一定时间的自然时效后完成6082铝合金的人工时效。所述6082铝合金的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0.7wt%≤Si≤1.3wt%;Mg/Si质量比:0.4≤Mg/Si≤1.7。本发明设计方法获得的6082铝合金,自然时效7天后人工时效峰值状态的屈服强度可达300MPa,与不经过自然时效的峰值强度相当,消除了停放效应,解决了6082铝合金部件在制备过程中遇到的强度损失问题,从而实现在高速列车、汽车等领域的大规模应用。

    一种耐磨损旋耕刀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2294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10324588.9

    申请日:2019-04-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机具的生产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耐磨损旋耕刀的制造方法。首先将旋耕刀刀坯表面清理干净,采用火焰、电弧、等离子弧等热源将耐磨材料熔化后堆敷刀坯表面;然后按旋耕刀的常规生产工艺:加热-斜轧-旋(冲)弯-冲孔-裁切-压弯-热处理等,生产出带耐磨合金层的旋耕刀。采用本发明生产的旋耕刀,其耐磨合金层在刀坯轧制成型前熔覆,通过后续热轧制,将耐磨合金层完全轧入旋耕刀基体中,并随着基体而变形,二者结合强度高,保证使用过程中不脱落。该制造方法在现有生产线上即可实现,只需在热轧前添加一道耐磨合金层涂覆工序,后续加工与无涂层的旋耕刀生产工艺相同。

    牌号为HR-1的微米尺度不锈钢膜片及其软态性能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77736B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810719294.1

    申请日:2018-07-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米尺度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牌号为HR‑1的微米尺度不锈钢膜片及其软态性能调控方法,解决由于尺寸效应所带来的微米尺度不锈钢膜片软态性能难以稳定控制的问题。首先,控制最后一道次轧制变形量为30~60%,使膜片合金带材具有较高形变储能,利于后期的再结晶形核;其次,在1080~1130℃进行保温时间10~40min的退火处理,促使晶粒均匀长大,在消除加工硬化的同时,控制膜片厚度/平均晶粒尺寸之比在2~5之间,有效降低尺寸效应所带来的强度增加,进一步保证获得软态膜片性能。本发明牌号为HR‑1的微米尺度不锈钢膜片,具有近镜面光亮表面,厚度45~55μm,屈服强度300~360MPa,抗拉强度600~680MPa,室温延伸率不低于28%。

    一种农机部件熔覆耐磨层用合金粉体

    公开(公告)号:CN110551938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933214.7

    申请日:2019-09-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机部件表面耐磨强化及修复制造领域,涉及一种农机部件熔覆耐磨层用合金粉体。合金粉体由以下重量比的成分组成:Cr 15~20%;C 2.5%~3.0%;B 1~3%;Si 1~4%;Mo 0~1%;Nb 1~7%;Ni 2~6%;Fe余量。利用水雾化法或气雾化法制取合金粉体,以合金粉体或者其药芯焊丝、焊膏作为熔覆材料。在农机部件表面利用电弧、等离子弧或激光热源熔覆合金粉体或其药芯焊丝得到耐磨层;或者,将合金粉体调配成焊膏涂覆在农机部件表面,利用真空炉或气氛炉加热获得耐磨层。采用本发明制备的具有耐磨层结构的犁铧铲尖、旋耕刀、圆耕靶等农机部件耕作面积显著提高,耐磨性提高3~4倍。

    一种Fe-Cr-Zr系铁素体耐热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55691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146559.X

    申请日:2018-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e‑Cr‑Zr系铁素体耐热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耐热合金材料技术领域。合金化学成分为(wt.%):C:≤0.01%,Cr:8.0~12.0%,W:0~2.0%,Zr:5.0~10.0%,Fe:余量。所述Fe‑Cr‑Zr系铁素体耐热合金的制备方法,按照Fe‑Cr‑Zr系铁素体耐热合金的化学成分配比进行配料,采用真空熔炼浇注铸锭后,依次进行锻造、轧制和热处理即可。本发明所述Fe‑Cr‑Zr系铁素体耐热合金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强塑性,与现有的铁素体/马氏体耐热钢相比,在不损失高温塑性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了高温强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