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部矿井煤层巷道支护抗矿震能力的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0722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41738.7

    申请日:2024-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部矿井煤层巷道支护抗矿震能力的评估方法,针对矿井实际的地质条件和煤层巷道支护情况,通过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方法相结合,先确定巷道支护失效时极限质点峰值速度,接着计算其所对应的矿震传播至巷道的震动能量,然后通过统计分析矿井矿震能量的耗散规律,推算导致巷道支护失效的矿震震源极限能量,最后矿震震源极限能量结合划分标准,综合确定矿井煤层巷道支护的抗矿震能力,所得到的煤层巷道支护抗矿震能力评估结果贴合矿井实际,并且能较为准确地评估矿井煤层巷道支护所能抵御的矿震能量的等级,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深部冲击地压矿井煤层巷道的支护参数设计与确定以及抗矿震能力评估提供较为准确且强有力的依据。

    一种用于防冲卸压的地面压裂井合理水平轨迹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5693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27821.7

    申请日:2023-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冲卸压的地面压裂井合理水平轨迹的确定方法,先根据矿区工作面的实际地质情况,初步设计多组压裂井水平轨迹布置方案,然后根据受压裂井水平轨迹布设影响的地质变化情况,设定五个不同的评价指标,进而获得每组压裂井水平轨迹布置方案的五个评价指标值;接着构建评价指标值原始数据矩阵,并对其处理后建立标准化矩阵;根据标准化矩阵,计算各组压裂井水平轨迹分别与理想最优解贴合程度指数;最后选择贴合程度指数最高的布置方案为最优方案,后续按照该方案施工地面压裂井,该方案能最大程度地覆盖工作面冲击危险重点区域并对目标岩层进行有效地压裂破坏,同时最大限度的保证巷道支护体稳定及卸压效果最大化。

    基于微震系统探测概率的矿山微震能量-频次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5514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87653.0

    申请日:2023-0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震系统探测概率的矿山微震能量‑频次补偿方法,先获取微震台网布置信息和微震监测数据,确定补偿目标区域及其周围台站,根据补偿目标区域周围微震台站对微震事件波形的标记情况,计算每个台站在上述区域内对震动波的探测概率分布;根据获得的台站震动波探测概率分布结果,计算周围台站对不同能级微震事件的探测概率分布;网格化上述区域,根据各能级微震事件的探测概率分布结果,对周围台站未探测出的不同能级微震事件的能量与频次进行补偿,获得补偿目标区域不同能级微震事件总数及能量,将所有数据叠加后获得补偿目标区域完整的微震数据集,增强微震台网对煤矿微震活动的探测完整性,有效提高了矿井煤岩动力灾害预警准确率。

    一种治理冲击地压及瓦斯抽采的卸-抽-掘协同防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08004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612142.2

    申请日:2023-0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理冲击地压及瓦斯抽采的卸‑抽‑掘协同防控方法,先根据掘进巷道的地质情况划分掘进巷道卸压等级,然后基于卸压等级确定卸压钻场的施工位置;根据实际施工条件确定每个卸压等级中卸压钻场的卸压钻孔施工深度及卸压钻场间距;最后掘进时先划分多个掘进阶段,并且根据掘进巷道所处的煤体情况确定是否施工巷帮卸压钻孔,在每个掘进阶段开始之前先施工卸压钻场进行卸压,然后再开始掘进,在掘进时当瓦斯涌出量达到一定值,将各个卸压钻孔作为抽采孔进行瓦斯抽采,这样能不仅使巷道掘进始终处于卸压区域,保证巷道掘进的安全性,而且有效减少卸压钻孔的施工,提高了施工效率,并尽可能减少对巷帮煤体的破碎,保持巷道支护完整性。

    基于孔内冲击和钻孔应力分布的冲击危险区域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9838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75724.0

    申请日:2023-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孔内冲击和钻孔应力分布的冲击危险区域识别方法,属于煤矿安全开采工程技术领域。根据大直径钻孔施工过程中反演获得的钻孔应力生成待评估区域应力分布云图,然后将待评估区域离散化,并对离散块段进行应力属性赋值;获得包含孔内冲击的离散块段集合;对待评估区域离散块段进行聚类,计算各子类的孔内冲击覆盖率;计算满足设定的孔内冲击覆盖率的聚类有效块段数,选取包含块段数最少的聚类的有效块段集合为最终预测的冲击块段。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预测的孔内冲击块段集合包含的块段标注在待评估区域应力分布云图上。其步骤简单,便于量化,可为后期冲击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

    一种基于粉煤灰基聚合物填充的防治冲击地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8040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526131.2

    申请日:2023-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粉煤灰基聚合物填充的防治冲击地压方法,先将相邻采空区划分出多个填充区域,并获取各个填充区域的相邻采空区覆岩结构和矸石充实率;根据获得的监测数据,对各个填充区域填充类型进行判识;根据各个填充区域的填充类型,对应制定粉煤灰基聚合物物料配比及注浆孔布设方式,并完成各个填充区域粉煤灰基聚合物的填充过程;最后对各个填充区域的填充效果进行检验,若检验结果为好,则完成该填充区域的填充防治冲击地压过程,若检验结果不是好,则继续对该填充区域进行填充,直至检验结果为好,完成整个相邻采空区的填充过程。本发明不仅能对粉煤灰再利用,降低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且能对煤矿冲击地压的防治具有较好效果。

    一种融合开采信息与地质信息的煤矿微震区域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56803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225337.1

    申请日:2023-03-09

    Abstract: 一种融合开采信息与地质信息的煤矿微震区域定位方法,台站安装在有微震风险的采煤工作面四周,台站将采集到的原始微震数据传至上位机,上位机对原始微震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构建微震波形数据集,对上述处理过的微震波形数据进行标记,确定每次微震的震源位置,然后将收集的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根据微震波形的特征设计微震波形区域定位模型进行特征提取,在区域定位模型的最后添加全连接层,由全连接层的输出确定概率最大的前两类微震震源区域;利用相对距离定位算法对概率最大的前三个区域进行比较,确定最终结果。本发明使用相对距离定位的方法来辅助定位,提高微震定位的精度和可靠性,同时还可以减少设备成本和维护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