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接空冷单元内部导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983123B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410210365.7

    申请日:2014-05-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站空冷技术领域的一种直接空冷单元内部导风装置。所述的空冷单元内部导风装置由“三角”形挡风板构成,呈一定角度倾斜安装于空冷单元内底部四个角区,“三角”形挡风板的顶部固定于“A”形框架结构底端的空冷翅片管束上,“三角”形挡风板一侧和直接空冷单元侧墙连接,另一侧紧靠凝结水管道,“三角”形挡风板底部至空冷风机上端边缘,从而封闭该区域,打破空气流动旋涡,消除流动死区,同时引导空气向上流动。该导风装置优化了空冷单元内冷却空气流场,实现了翅片管束冷却空气流量的均匀分配,充分利用了管束传热面积,改善了空冷凝汽器散热能力,降低了机组运行背压。

    一种直接空冷单元内部导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983123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10365.7

    申请日:2014-05-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站空冷技术领域的一种直接空冷单元内部导风装置。所述的空冷单元内部导风装置由“三角”形挡风板构成,呈一定角度倾斜安装于空冷单元内底部四个角区,“三角”形挡风板的顶部固定于“A”形框架结构底端的空冷翅片管束上,“三角”形挡风板一侧和直接空冷单元侧墙连接,另一侧紧靠凝结水管道,“三角”形挡风板底部至空冷风机上端边缘,从而封闭该区域,打破空气流动旋涡,消除流动死区,同时引导空气向上流动。该导风装置优化了空冷单元内冷却空气流场,实现了翅片管束冷却空气流量的均匀分配,充分利用了管束传热面积,改善了空冷凝汽器散热能力,降低了机组运行背压。

    一种PEM电解槽的一体化有序阳极组件及PEM电解槽

    公开(公告)号:CN11961521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94907.X

    申请日:2024-1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解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EM电解槽的一体化有序阳极组件及PEM电解槽。该阳极组件包括利用金属粉末材料经3D打印一体成型的极板结构、凸台流道结构和有序扩散结构。极板结构设置有外部电源接口和进水口。用于电解的水经进水口进入流道结构,经扩散结构到达反应层表面进行电化学反应。本发明打破传统极板结构、蛇形流道结构和无序金属毡“三明治”叠层结构,通过利用金属粉末材料,经3D打印一体成型出极板结构、凸台流道结构和有序扩散结构一体化有序阳极组件,如此可以消除传统叠层之间的界面接触电阻,同时基于有序化结构,减少传热传质带来的传输损失,使得其反应的效率更高,并减少电解池的重量、体积和组件数量。

    一种考虑风电爬坡特性的电力系统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32781B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611085895.9

    申请日:2016-12-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调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大规模风电并网后,风电爬坡事件发生时,系统的备用容量不能平衡风电功率缺额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负载均衡算法考虑风电爬坡特性的风火联合系统的协调调度方法,该方法根据建立的考虑风电爬坡特性的电力系统调度模型,采用传统的调度策略,确定系统在调度时段内是否会发生甩负荷;若系统发生甩负荷现象,则获取发生系统甩负荷的时刻和之前所有时刻的常规机组出力以及系统在调度时段内各时刻的实际备用需求;判断系统是否需要采取风电弃风处理;调用负载均衡算法,更新系统发生甩负荷时刻之前的常规机组出力,然后使用更新后常规机组出力继续参与调度,直至调度完成。本发明基于负载均衡算法,提出了一种常规机组出力的重调度方法,并进一步将所提出的方法应用于风火系统调度,制定联合调度策略,使常规机组能有效平衡风电爬坡事件发生引起的风电功率的减少,保证系统的实际爬坡容量的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