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83123B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410210365.7
申请日:2014-05-1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昌吉热电厂
IPC: F28B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站空冷技术领域的一种直接空冷单元内部导风装置。所述的空冷单元内部导风装置由“三角”形挡风板构成,呈一定角度倾斜安装于空冷单元内底部四个角区,“三角”形挡风板的顶部固定于“A”形框架结构底端的空冷翅片管束上,“三角”形挡风板一侧和直接空冷单元侧墙连接,另一侧紧靠凝结水管道,“三角”形挡风板底部至空冷风机上端边缘,从而封闭该区域,打破空气流动旋涡,消除流动死区,同时引导空气向上流动。该导风装置优化了空冷单元内冷却空气流场,实现了翅片管束冷却空气流量的均匀分配,充分利用了管束传热面积,改善了空冷凝汽器散热能力,降低了机组运行背压。
-
公开(公告)号:CN103983123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10365.7
申请日:2014-05-1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昌吉热电厂
IPC: F28B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站空冷技术领域的一种直接空冷单元内部导风装置。所述的空冷单元内部导风装置由“三角”形挡风板构成,呈一定角度倾斜安装于空冷单元内底部四个角区,“三角”形挡风板的顶部固定于“A”形框架结构底端的空冷翅片管束上,“三角”形挡风板一侧和直接空冷单元侧墙连接,另一侧紧靠凝结水管道,“三角”形挡风板底部至空冷风机上端边缘,从而封闭该区域,打破空气流动旋涡,消除流动死区,同时引导空气向上流动。该导风装置优化了空冷单元内冷却空气流场,实现了翅片管束冷却空气流量的均匀分配,充分利用了管束传热面积,改善了空冷凝汽器散热能力,降低了机组运行背压。
-
公开(公告)号:CN203848707U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20254060.1
申请日:2014-05-1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昌吉热电厂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电站空冷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直接空冷单元内部的导风装置。所述的空冷单元内部导风装置由“三角”形挡风板构成,呈一定角度倾斜安装于空冷单元内底部四个角区,“三角”形挡风板的顶部固定于“A”形框架结构底端的空冷翅片管束上,“三角”形挡风板一侧和直接空冷单元侧墙连接,另一侧紧靠凝结水管道,“三角”形挡风板底部至空冷风机上端边缘,从而封闭该区域,打破空气流动旋涡,消除流动死区,同时引导空气向上流动。该导风装置优化了空冷单元内冷却空气流场,实现了翅片管束冷却空气流量的均匀分配,充分利用了管束传热面积,改善了空冷凝汽器散热能力,降低了机组运行背压。
-
公开(公告)号:CN117955066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34501.2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华能如东八仙角海上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詹花茂 , 王士琪 , 鲁丰源 , 吴桐 , 苏红宾 , 王炜杰 , 吴晨阳 , 宋家辉 , 谢伟华 , 华夏 , 胡皓 , 卢文龙 , 顾凡旻 , 张旭光 , 陈磊 , 姚中原 , 白亮 , 张金旗 , 孙捷 , 朱天辰 , 张天怡 , 曲舒然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风电的低频输电系统的过电压保护装置,涉及风电系统的低频输电领域,包括:第一避雷器至第六避雷器;第一避雷器一端连接于工频变压器电网侧,另一端接地;第二避雷器一端连接于工频变压器与工频断路器之间的联络线上,另一端接地;第三避雷器一端连接于桥臂电抗器与换流阀之间,另一端接地;第四避雷器并联于换流阀两端;第五避雷器一端连接于低频变压器与低频断路器之间的联络线上,另一端接地;第六避雷器一端连接于低频变压器线路侧,另一端接地。该过电压保护装置降低了低频输电系统过电压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1043875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0789601.8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站间冷塔内热空气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间冷塔、低低温省煤器、空气预热器、锅炉和烟囱,间冷塔内热空气低品位余热经吸风组件收集并通过空气连接管道经送风机传送至低低温省煤器,低低温省煤器通过管道与空气预热器连接;空气预热器的一侧出气端依次经一次风机和磨煤机后与锅炉的燃烧器通过管道连通,另一侧出气端直接与锅炉的燃烧器连通,锅炉的出气端连接有烟囱。本发明的电站间冷塔内热空气回收再利用系统,实现了热空气低品位余热利用,并与锅炉一二次风系统相结合,具有系统简单可靠、经济安全的特点,适用于机组冷端节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075588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410283754.2
申请日:2014-06-2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 内蒙古上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IPC: F28B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站冷却系统领域的一种直接空冷单元内部导流板框架及其安装结构。导流板框架及其支撑、悬吊结构构成了直接空冷单元冷却空气导流板的安装固定措施。导流板框架可以确定导流板间的相对位置;导流板框架支撑结构是导流板框架的主要受力部件,同时将导流板框架固定在空冷单元内部的确切位置;导流板框架悬吊结构吸收导流框架及其支撑结构在空冷系统运行时所产生的振动能量,确保电站直接空冷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180682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348076.3
申请日:2014-07-2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 内蒙古上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IPC: F28B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站冷却系统领域的一种用于直接空冷系统环境风场诱导装置空间位置的固定结构。该环境风场诱导装置空间位置的固定结构包含环境风导流板支撑结构和环境风导流板悬吊结构,环境风场诱导装置由环境风导流板支撑结构和环境风导流板悬吊结构和上中下三层尺寸相同的环境风导流板组成。环境风导流板支撑结构采用角钢和T型连接板连接而成,并分别等距固定在长、短支杆上;环境风导流板悬吊结构采用H型钢焊接而成。本发明实现了环境风导流板相对位置的固定和环境风导流板和空冷岛钢桁架之间的连接以及导流板的空间方位的确定;避免空冷系统运行过程中因振动或环境风作用引起风场诱导装置脱落等安全问题,保证了直接空冷电厂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075588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283754.2
申请日:2014-06-2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 内蒙古上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IPC: F28B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站冷却系统领域的一种直接空冷单元内部导流板框架及其安装结构。导流板框架及其支撑、悬吊结构构成了直接空冷单元冷却空气导流板的安装固定措施。导流板框架可以确定导流板间的相对位置;导流板框架支撑结构是导流板框架的主要受力部件,同时将导流板框架固定在空冷单元内部的确切位置;导流板框架悬吊结构吸收导流框架及其支撑结构在空冷系统运行时所产生的振动能量,确保电站直接空冷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825135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210683151.6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nventor: 石慧 , 潘晴宇 , 陈磊 , 钱宇昊 , 王黎阳 , 黄欣 , 陈浩 , 韩亮 , 李松源 , 毛明 , 王成波 , 李雨菲 , 刘凤展 , 葛梦昕 , 吴非 , 王心 , 刘志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专用防凝露降温装置,其包括:外隔离箱;放置凹位,排列设置在所述外隔离箱内,各所述放置凹位用于对变电箱进行安放;送风排流组件,竖直架设在所述外隔离箱内位于各变电箱之间,所述送风排流组件的一端穿接在所述外隔离箱外,用于将外部气流引入变电箱之间;驻流降温组件,与各变电箱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驻流降温组件套接设置在变电箱的下侧工作发热端,并能够对变电箱进行接触式冷却降温工作;以及凝露引流装置,设置在所述外隔离箱上方,所述凝露引流装置对外隔离箱中内部上侧的热流进行预凝干燥处理,并将形成的凝露导流排放。本发明方便加工,提高了设备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30673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55041.0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 扬州浩辰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零消耗型的建筑施工活动板房墙体结构,包括定位基座、工字型卡板以及板房墙体,所述定位基座锚固于地基上,且所述定位基座的上方固定有工字型卡板,所述工字型卡板的内侧黏接有密封垫,且两个所述工字型卡板之间均通过密封垫分别与板房墙体的两侧卡合,所述板房墙体包括从左向右依次排布的水槽、外墙体、内墙体、保温板以及内饰板,其中所述外墙体与内墙体之间设置有真空组件,以便减少热传播;所述保温板与内饰板之间设置有相变材料,本结构不仅可以实现很好的保温隔热,而且,还具有较好的蓄热功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