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2027206U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921521861.9
申请日:2019-09-09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南京瑞迪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弹性管内充填固化材料环向预应力加固的装置,包括:反力环和弹性管;反力环布置在需施加预应力结构的内侧或外侧,弹性管布置与反力环与需施加预应力结构之间,弹性管具有进浆口和出浆(气)口,弹性管内能够灌注固结浆料并使弹性管膨胀;弹性管压紧反力环与需施加预应力结构;弹性管内灌注固结浆料并固结后,反力环提供反力,并通过弹性管及其内部的已固结的固结浆料传递至需施加预应力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原有结构不产生损伤,可以工厂化制作产品,应对结构物不平整等不利因素,有效的恢复或提高柱、环(管)构件的承载能力,提高工程质量,取消加工及埋设锚具施工量,减少施工时间,不受环境湿度等影响。(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928296U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20342642.9
申请日:2017-04-01
Applicant: 南京瑞迪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D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拔桩系统,属于水利、公路、铁路、市政、桥梁等工程中桩的撤去技术领域。该拔桩系统设置于固定在土体中并顶部曝露的待拔桩附近,包括多根高强度锚索材料和起吊设备,待拔桩的顶部钻制有向待拔桩内的底部延伸的锚孔,锚索材料的一端设于所述锚孔底部,锚索材料的另一端露出待拔桩顶部,锚孔内灌注有固化后用于将所述锚索材料固定于待拔桩内以形成锚杆的浆体,起吊设备用于提升所述锚索材料的另一端以拔起待拔桩。该拔桩系统可以将大直径桩快速安全拔出,整体非常可靠稳固、安全性大大提高的同时节省大量成本,且提高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902713U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20342637.8
申请日:2017-04-01
Applicant: 南京瑞迪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D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斜索拔桩系统,属于水利、公路、铁路、市政、桥梁等工程中桩的撤去技术领域。该斜索拔桩系统设置于固定在土体中并顶部曝露的待拔桩附近,包括多根锚索材料和起吊设备,待拔桩的顶部制有第一、第二锚孔,第一、第二锚孔中分别设有锚索材料的一端,锚索材料的另一端露出待拔桩顶部,第一、第二锚孔内分别灌注有浆体,起吊设备用于提升固定在所述第一锚孔内的锚索材料的另一端以起拔待拔桩、同时用于对称或非对称提升固定在第二锚孔内的高强度锚索材料的另一端以拔起待拔桩或使待拔桩横向位移。该斜索拔桩系统可以更好地满足拔桩提升力的要求,同时倾斜索,不对称提升时,可以得到水平分力,使桩产生水平位移,减小拔桩的阻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902712U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20342633.X
申请日:2017-04-01
Applicant: 南京瑞迪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D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拔桩回灌系统,属于水利、公路、铁路、市政、桥梁等工程中桩的撤去技术领域。该拔桩回灌系统设置于固定在土体中并顶部曝露的待拔桩附近,包括多根锚索材料和起吊设备,待拔桩的顶部制有向待拔桩内的底部延伸的锚孔,待拔桩上制有贯通其顶面和底面的桩体灌浆孔,锚索材料的一端设于所述锚孔底部,锚索材料的另一端露出待拔桩顶部;锚孔内灌注有固化后用于将锚索材料固定于待拔桩内以形成锚杆的第一浆体,起吊设备用于提升锚索材料的另一端以拔起待拔桩,桩体灌浆孔用于在拔桩过程中回灌第二浆体。该拔桩回灌系统可以有助于将桩快速安全拔出,起到降低提升力、防止塌方,提高成功率,以及保护周边建筑物地下结构稳定的作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902710U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20342184.9
申请日:2017-04-01
Applicant: 南京瑞迪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壁及反力用沉井平台拔桩系统,属于水利、公路、铁路、市政、桥梁等工程中桩的撤去技术领域。该拔桩系统设置于埋于地表以下一定深度的待拔桩附近,包括沉井、多根锚索材料和穿心千斤顶,沉井上设置千斤顶平台,沉井设于待拔桩附近的其它桩上或待拔桩周边的土岩体上,待拔桩的顶部曝露在沉井中,待拔桩制有锚孔,锚索材料的一端下放至锚孔内,锚孔内灌注有固化后用于将锚索材料固定于待拔桩内以形成锚杆的第一浆体,穿心千斤顶用于拔起待拔桩。该拔桩系统可以将大桩体快速安全拔出,整体非常可靠稳固、安全性大大提高的同时节省大量成本,特别对于铁道路基旁的拔桩施工适用,不会影响铁道路基安全,占用空间也小,且提高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4475267U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20087990.7
申请日:2015-02-06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新疆石油管理局供水公司
IPC: E02B3/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状水工建筑物伸缩缝防渗漏结构,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所述管状水工建筑物由多节管道连接而成,相邻两节管道之间预留有伸缩缝,所述伸缩缝沿管道径向填充有填料;所述填料包括位于外层的垫层和位于内侧的密封胶层;所述伸缩缝位于管道内壁的位置贴敷有止水带;所述止水带位于伸缩缝两侧的部分分别设有压条,所述压条通过锚栓与管道固定连接。该管状水工建筑物伸缩缝防渗漏结构不但结构简单而且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203160143U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20113234.8
申请日:2013-03-1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1D22/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外预应力筋减振装置,包括由弹性板弯折成的环形扁平套,所述环形扁平套的上、下面板上均开有位置相对的螺孔,所述螺孔中设有贯穿所述环形扁平套的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将所述环形扁平套的中空部分隔成一组供所述预应力筋穿过的孔,当在所述环形扁平套内穿设有多根所述预应力筋时,通过旋紧所述紧固螺栓将所述环形扁平套的上、下面板的内壁紧压在所述预应力筋上。本实用新型中的预应力筋减振装置,其构造简单,安装简便、成本低并能起到有效的减振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08058252U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20256114.6
申请日:2018-02-1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IPC: F16L55/1645 , F16L55/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内环向预应力的修补加固系统,该装置包括安装盘、加载盘、穿心式千斤顶、与千斤顶相连的楔形加载体和设备平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内预应力修补加固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或加强普通混凝土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管)、环向管状结构(砌体、复合材料体)、多边形空腔结构承载内部水压、气压、外部负压的能力,提高结构整体性、耐久性等作用,充分利用碳纤维等高强材料的受拉力学性能,系统的实用新型开创了管内预应力的方法,装置的实用新型实现了方法的运用,各配件的组合增加了适用范围,提高了经济性、技术性及高效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058154U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20256055.2
申请日:2018-02-1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IPC: F16L9/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内轮胎式气压加载环向预应力加固装置,该装置包括若干辐条支撑的轮框圈和安装在轮框圈外侧环面的充气胎;轮框圈由若干弧形轮框段拼接而成;轮框圈的外侧环面具有凹槽形轮辋;轮辋的两侧具有朝向充气胎伸出的固定卡;轮辋的上还安装有织网罩,织网罩的上具有与固定卡配合的胎唇,充气胎布置在织网罩内。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提高或加强普通混凝土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管)、环向管状结构(砌体、复合材料体)、多边形空腔结构承载内部水压、气压、外部负压的能力,提高结构整体性、耐久性等作用,充分利用碳纤维等高强材料的受拉力学性能,系统的发明开创了管内预应力的方法,装置的发明实现了方法的运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22435299U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21211314.1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安徽省港航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排桩前后排地下拉‑压连接装置,包含前排桩和后排桩,所述前排桩为混凝土桩,所述后排桩的下端为混凝土桩,上端为钢筒,钢筒套在下端的混凝土桩上,钢筒与前排桩通过拉压装置连接,所述钢筒的顶部和前排桩的顶部通过连接板连接。本发明的一种双排桩前后排地下拉‑压连接装置,更好地适应土体性质,更好地合理分配前后排桩受力,通过前后排桩的位移相对协作进行分配土压力,当土质偏软,形不成土拱效应力,大部分土压力作用于前排桩,此时发挥拉杆作用;当后排桩荷载偏大,可以通过钢性压杆将荷载传递至前排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