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59598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185360.4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N3/048 , G01N25/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igmoid函数的土体热导率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下限/上限热导率计算:根据土的孔隙率,获得土的下限热导率和上限热导率;二、Ke值计算:根据土体饱和度、土体含砂率,对Ke值进行计算;三、土体热导率计算:根据土体下限热导率、上限热导率与Ke值,计算得出土体热导率k。本发明全方位考虑饱和度、含砂率、干密度对Ke的影响,并对三种Ke模型进行了比较,三种模型考虑了受饱和度单独作用、饱和度&含砂率耦合作用、饱和度&含砂率&干密度耦合作用影响。此模型拟合参数来自超过700个测试数据,能更为准确地预测土的热导率,可被方便应用于工程与科学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537238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13565.4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探地雷达方法的浅层土导热参数全覆盖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1.5m以内土体芯样进行取样,获得土体沿深度方向干密度和含砂率;步骤二、采用多天线对空气耦合探地雷达设备,快速测定三维探地雷达覆盖区域土体介电常数;根据土体介电常数、土壤干密度,获取覆盖区域内沿时间与空间变化的土体体积含水率;步骤三、基于探地雷达技术的土体导热参数快速预测:利用土体干密度、含砂率与体积含水率,计算土体热导系数和土体体积比热容。本发明能用于获取降雨前后、干燥、湿润等气候条件下土体导热参数三维信息,实现土体导热参数全覆盖、高效、无损、三维呈现等效果,可大幅度提高土体导热参数测试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4133756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655309.0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省公路建设中心
Abstract: 一种聚氨酯及SBS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它涉及改性沥青制备方法。它是要解决现有的改性沥青的改性剂掺量大、高温储存稳定性差、易离析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一、称取基质石油沥青、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聚氨酯反应型添加剂;二、将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加入到基质石油沥青中搅拌反应,得到SBS改性沥青基体;再将聚氨酯反应型添加剂加入到SBS改性沥青基体反应,得到聚氨酯及SBS复合改性沥青。相较于传统SBS改性沥青,该复合改性沥青可发挥物理‑化学改性的优势,从而提高了高温抗车辙性能和高温储存稳定性,且具有与之相当的低温抗裂性能,可用于道路工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098250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980005.0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道路复杂工况轮式磨光抗滑一体机,本发明涉及一种集路面磨光模拟和抗滑性能测试于一体的多功能路面室内实验设备,它为了解决现有轮式加速磨光机的试件磨光不均匀,以及现有抗滑性能测试机测试速度较低的问题。本发明道路复杂工况轮式磨光抗滑一体机,其包括磨光机体、抗滑性能测试机体、移动工作台、工作底座和两个工作台框架,移动工作台在工作底座上滑动,磨光机体和抗滑性能测试机体分别设置在两个工作支撑架上。本发明将混合料试件加速加载磨光试验与磨光后的抗滑性能检测试验一体化组合搭配,实现机体在高速旋转的条件下无明显噪声和震动,测试过程中均采用真实轮胎与真实混合料试件进行实验,具有较高的测试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825992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687862.1
申请日:2020-07-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均匀分散的碳纳米管/沥青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碳纳米管/沥青复合材料制备方法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碳纳米管在沥青中易团聚,二者相容性差的技术问题。方法:首先将基质沥青加热熔融保持流动态,将碳纳米管泡沫加入熔融的基质沥青中,冷却后即可获得碳纳米管均匀分散的碳纳米管/沥青复合材料。该方法利用了碳纳米管泡沫具有很多纳米尺寸孔隙和很强毛细管吸力的优点,能有效的将熔融的基质沥青吸入到孔隙结构中,解决了碳纳米管在沥青中团聚和相容性差等瓶颈问题,提高了碳纳米管对沥青的增强效果。本发明制备的碳纳米管/沥青复合材料应用于桥面铺装和路面铺装材料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457865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808603.7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基于数字散斑方法的离散元图像建模方法,本发明属于沥青混合料数字化设计技术领域,它要解决现有基于图像的离散元模型缺乏局部受力状况验证的问题。建模方法:一、采集沥青混合料断面图像;二、断面图像导入数字散斑软件中,得到水平方向应变场分布信息;三、提取砂浆位置应变场;四、建立沥青混合料间接拉伸试验离散元模型;五、施加与步骤一中间接拉伸试验过程相同的荷载参数,得出基于离散元计算的砂浆应变场分布;六、量化离散元法和数字散斑实测法的应变场均值的差异;七、将应变场计算误差百分率P作为评价离散元建模精确性的指标。本发明在细观尺度上评价基于图像的离散元模型计算精确性,从而优化离散元图像的建模。
-
公开(公告)号:CN109406296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711479842.X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18 , G01N3/02 , G01N2203/0019 , G01N2203/0067 , G01N2203/0228 , G01N2203/0262
Abstract: 一种径向测试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简易装置,它涉及一种沥青性能测试装置,以解决传统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测试方法中制备试件繁琐、试验效率低、试验结果精度低的问题,它包括圆锥形块和套筒;套筒由对称的N个圆弧形板对接而成,套筒内孔为正N棱台孔,所述正N棱台孔相切有圆锥形块,正N棱台孔侧面的中线上设置有滑槽,滑槽内设有与圆锥形块的圆锥曲面接触的钢珠,所述正四棱台孔的小孔端所在的端面固接有托件盘。本发明用于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9383086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320488.0
申请日:2018-11-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32B9/00 , B32B9/04 , B32B27/30 , B32B27/36 , B32B27/38 , B32B27/40 , C08L101/00 , C08L83/04 , C08K7/06 , C08K5/14
Abstract: 一种低温耐磨高强度短碳纤维-玄武岩单向布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钢铁材料在低温条件下易发生脆性断裂,导致灾难性的重大事故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复合材料是表层为短碳纤维、芯层为玄武岩单向布的增强树脂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的厚度为2mm,其中上表层短碳纤维厚度为0.5mm,下表层短碳纤维厚度为0.5mm,芯层玄武岩单向布厚度为1mm;增强树脂采用乙烯基树脂、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或聚氨酯树脂。本发明短碳纤维-玄武岩单向布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和耐腐蚀等优良性能,用于制备低温环境服役舰船关键部件。本发明用于制备低温耐磨高强度短碳纤维-玄武岩单向布混杂纤维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8729319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664796.9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E01C5/00
Abstract: 一种地毯式聚氨酯铺装结构层及施工方法,本发明属于新型道路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毯式聚氨酯铺装结构层及施工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地毯式铺装材料成本高,施工工艺不完善,耐久性差的问题。地毯式聚氨酯铺装结构层由聚氨酯铺装材料层和粘结层组成;施工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将聚氨酯铺装材料层作为道路表面功能加铺层,另一种是将聚氨酯铺装材料层作为道路结构面层。本发明适用于道路功能层的加铺层或上面层,低成本且环境友好,可以满足施工噪音小,碳排放低,施工效率高且耐久性良好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941841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0940285.0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V10/764 , G06V10/80 , G06V10/774 , G06T7/11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4
Abstract: 融合多重注意力机制的道路隐蔽病害自动识别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属于探地雷达道路无损检测技术领域。为了解决探地雷达图像鉴别极度依赖人工的问题,以及复杂场景下道路隐蔽病害识别模型的精确度与鲁棒性不佳的问题。本发明针对探地雷达采集到的原始图像进行预处理后送入基于YOLOv8的改进网络,即融合多重注意力机制的YOLOv8模型进行识别,将骨干网络中的标准卷积层替换为深度可分离卷积层;在颈部网络中进行特征融合的过程中,在颈部网络中每一个上采样之后的C2f模块之后,插入一个由混合注意力机制模块与SE注意力模块并行连接形成的多重注意力机制MSE模块;基于融合多重注意力机制的YOLOv8得到道路隐蔽病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