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51422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542392.5
申请日:2022-12-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Q10/04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钟差组合预测方法,包括:步骤1、收集精密卫星钟差数据,并进行数据预处理;步骤2、采用多项式模型拟合卫星钟差,获取卫星钟差的拟合残差;步骤3、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方法提取卫星钟差显著周期项;步骤4、利用显著周期项构建谱分析模型,提取模型拟合残差;步骤5、利用ARIMA模型对谱分析模型拟合残差进行建模;步骤6、将根据谱分析模型得到的卫星钟差预测结果和ARIMA模型得到的卫星钟差预测结果相加,获得最终的预测卫星钟差。本发明更为充分的考虑了时变周期和非平稳噪声对卫星钟差预测的影响,获得更加准确的预测卫星钟差。
-
公开(公告)号:CN116106958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138892.0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点线特征的GNSS‑VIO组合定位方法。本发明涉及多传感器组合定位技术领域,本发明对传感器的初始数据进行预处理,预处理成功后进行初始化处理,视觉惯性的初始化过程通过将惯性信息与纯视觉SfM的结果对齐来完成,对齐成功之后进行由粗到细的过程来进行GNSS的初始化。本发明通过将视觉前端的点线特征来代替传统的特征点提取方法,可以提高视觉前端在较弱纹理下特征提取的鲁棒性,并且引入了GNSS原始观测量作为全局约束,保证了大型室外环境长时间的高精度定位结果。本发明通过多传感器组合获得了较高的定位精度和鲁棒性,在无人驾驶、智能移动机器人、无人机等需要准确定位信息等应用场景具有重要发展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598681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115171.X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CN)
IPC: G01S19/43
Abstract: 一种改正产品残差高斯化包络方法、装置、计算机及存储介质,涉及北斗卫星导航领域。解决了传统零均值包络方法包络结果可用性较低、难以适配北斗技术特性与应用场景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设置时间滑动窗口,通过时间滑动窗口接收改正产品残差数据;根据改正产品残差数据构建改正产品残差样本数据集;统计分析改正产品残差样本数据集,获取改正产品残差样本统计特征并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取样本分布;包络处理样本分布进行包络处理,获取单峰对称分布的样本分布;采用单边包络对单峰对称分布的样本分布进行高斯化处理,获取样本分布的高斯化包络;根据样本分布的高斯化包络获取改正产品质量标识信息。适用于卫星导航高精度定位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575993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112945.3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北斗PPP‑RTK多重风险源可信概率分配方法及装置,涉及可信概率分配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北斗PPP‑RTK载波相位层级的技术手段与民航伪距层级的导航定位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基于传统民航领域的可信概率分配方法不再适用,可信监测因此难以开展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北斗PPP‑RTK多重风险源可信概率分配方法,方法包括:构建北斗PPP‑RTK可信监测故障树模型;基于模型,获得误差分布模型;基于模型,构建多重假设解分离的保护水平方程;构建最优分配模型;解算最优分配模型,获得分配结果;构建保护水平,判断是否达到稳定状态;输出作为最终分配结果。适用于针对北斗PPP‑RTK的可信概率分配方法的研究工作中,同时适用于保障北斗PPP‑RTK导航定位服务的可信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53579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15498.7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基于北斗PPP‑RTK的合成星历A类故障完好性监测方法及装置,涉及GNSS完好性监测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传统基于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测的A类星历故障监测受限于观测噪声较大或模糊度固定失败,存在难以满足PPP‑RTK载波相位层级监测灵敏度要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基于北斗PPP‑RTK的合成星历A类故障完好性监测方法,方法包括:建立星历A类故障的伪距与载波相位双差观测模型;根据观测模型构建广播星历参数偏差的观测方程;根据观测方程构建表征北斗卫星位置误差的检测统计量并判断是否满足要求;根据观测方程构建最小可检测误差模型并判断是否满足要求;若满足,输出卫星位置误差无A类故障。适用于北斗PPP‑RTK监测灵敏度需求的合成星历A类故障完好性监测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196068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1910444724.8
申请日:2019-05-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极区集中滤波组合导航系统残差向量故障检测与隔离方法,该方法针对以格网惯导系统为基础导航设备的极区组合导航系统,以残差χ2检验法为基础,通过设计残差向量,设计一种残差向量χ2故障检测与隔离方法,实现对集中滤波器的故障检测与隔离,提高极区基于集中滤波器组的组合导航系统的可靠性。与联邦滤波器相比集中滤波器滤波精度更优,该方法使集中滤波器具有故障检测与隔离能力,在不牺牲滤波器估计精度的前提下实现了组合导航系统容错能力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0161547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1910559871.X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S19/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电离层估计模型的中长基线模糊度解算方法,属于卫星精密导航与定位领域。本发明可以利用ROTI信息自适应调整电离层估计模型参数,更为准确的描述电离层变化特性,从而有效的消除电离层延迟误差影响,有助于提升中长基线模糊度解算成功性与缩短模糊度初始固定时间;该类方法相比于传统基于电离层估计的中长基线模糊度解算方法,提升了NRTK网络中参考站间的模糊度解算性能,解决了传统电离层估计模型难以准确刻画实际环境中电离层的变化特性而影响中长基线模糊度解算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413720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010204107.3
申请日:2020-03-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舶/舰载机导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频北斗载波相位差分/INS组合定位方法。本发明包括:步骤1,移动站通过海面无线电通信链路向差分基准站广播定位请求;步骤2,基准站获取移动站的定位请求后,捕获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播发的导航和观测信息并编码调制生成差分修正量,然后通过海面无线电通信链路向移动站播发等。本发明充分利用INS自主导航短时预测精度高且不受外界干扰的特性,提升定位连续性,利用载波相位模糊度逐级求解速度较快的特性,提升定位实时性,真正意义上实现船舶/舰载机实时高精度高连续性的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1413719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010204101.6
申请日:2020-03-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舶导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北斗实时精密时钟预测方法。本发明包括:步骤1,地面观测站收集北斗导航系统的卫星观测信息和导航信息,通过互联网通信链路发送到数据处理中心;步骤2,数据处理中心提取导航信息和观测信息,经过数据预处理,数据中心基于广播星历的轨道参数,在消除卫星时钟的基础上生成卫星精密轨道等。本发明充分利用卷积神经网络通过对大量样本的学习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非线性时间序列特性,通过全球卫星观测站的数据计算卫星时钟参数,利用神经网络实现时钟参数的预测,并播发给用户用以修正卫星时钟误差,真正意义上提高用户定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884679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1910135133.2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卫星精密导航与定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模GNSS系统跨频点混合双差RTK解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基站与移动站接收机输出的原始伪距与载波相位观测量;将获得的原始观测量执行站间单差,获得伪距与载波相位单差观测量;利用多频组合技术将载波相位单差观测量进行线性组合,获得频率一致的组合观测量;利用频率一致的组合观测量构建RB‑IFB参数估计模型,获得RB‑IFB估计序列;对RB‑IFB估计序列进行稳定性分析,如果满足稳定条件,将该RB‑IFB均值作为修正值用以增加模型冗余度;本发明通过充分挖掘接收机端频间偏差的稳定特性,利用了多频组合技术消除跨频点间波长差的影响,准确求解了RB‑IFB的修正值作为观测量冗余信息,获得了更高的模型冗余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