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87450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224020.5
申请日:2018-03-19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G01N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8 , G01N2203/0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同硐室开挖条件深部围岩长期力学行为室内模拟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向预处理后的样品加载样品原位应力;通过轴压和围压模拟硐室不同开挖条件开挖前的深部围岩应力环境;通过升高轴压和降低围压模拟开挖时的深部围岩应力环境;调整轴压和围压模拟开挖后硐室初步形成阶段深部围岩应力环境;降低围压和轴压,得到模拟硐室变形发展阶段的样品;降低硐室变形发展阶段中施加的围压和轴压,得到模拟围岩在硐室添加支护后最终的应力变形阶段的样品。本发明可以得到不同硐室开挖条件扰动影响下的岩石长期力学行为,探究深部围岩在真实赋存环境不同硐室开挖条件下的长期强度、损伤演化及其长期稳定性,为后续工程开挖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8225946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1810220789.X
申请日:2018-03-16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柱形岩石试样直剪装置及方法,圆柱形岩石试样直剪装置包括操作箱,操作箱对称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水平载荷杆和第二水平载荷杆,操作箱的上端设置有竖向载荷杆,操作箱的下端设置有操作台,操作台上与竖向载荷杆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基座;本发明提供的圆柱形岩石试样直剪方法,包括将制备好的标准圆柱形岩石试样放置于操作箱内,并通过上托垫块、下压垫块和球形压头施加载荷,直到试样被破坏,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结构只能开展方形试样直剪试验的不足,且改善了竖向荷载施力不均匀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529047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841067.2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力耦合霍普金森杆测试系统,包括安装平台,安装平台上设置有环境模拟系统和一维霍普金森杆装置;环境模拟系统包括承压套,承压套的两端连接有渗流端盖;承压套内部设置有围压腔,每个渗流端盖设置有渗透水压腔;一维霍普金森杆装置主要包括轴向作动器、入射杆、透射杆和撞击杆,入射杆和透射杆分别位于承压套的两侧,入射杆和透射杆穿过圆形通道位于承压套内部,撞击杆用于撞击入射杆;通过围压腔、渗透水压腔和一维霍普金森杆装置系统,能够对被测岩体同时施加轴压﹑围压、水压,以及进行不同的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多场耦合动态力学特性实验,解决了现有动力学设备难以实现岩体真实环境高预应力和高渗透压下的动态力学响应试验的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835400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052233.6
申请日:2021-01-15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率定平台水循环温度控制系统,应用于深部原位保真取芯“五保”能力率定平台,包括降温池、污水池、降温盘管、加热管道、第一高频感应线圈、第二高频感应线圈、低压泵、高压泵、第一温压传感器、第二温压传感器、第三温压传感器、第一压力变送器、第二压力变送器、第一液控阀、第二液控阀、第三液控阀、第四液控阀、第一安全阀、第二安全阀、第三安全阀、模拟舱体、第一常温管道、第二常温管道和第三常温管道。本发明通过数据自动采集系统与计算机技术,在保证高温高压管道安全的同时,为深部原位高温高压环境模拟舱提供了可靠的温压控制系统,能够为深地原位岩体力学及深地科学前沿探索提供基础预研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1173786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082127.8
申请日:2020-02-07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压液压系统,属于液压系统技术领域。一种增压液压系统,包括:放大油缸、工作油缸以及油箱;放大油缸的内腔中设有活塞,活塞与放大油缸的侧壁滑动配合,并且活塞将放大油缸的内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二腔体与工作油缸的内腔连通;放大油缸的侧壁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第一油孔与油箱连通,第二油孔与第一腔体连通;工作油缸的内腔直径大于放大油缸的内腔直径。本发明基于帕斯卡原理,当放大油缸的内腔直径小于工作油缸的内腔直径时,可以通过液压油压力实现载荷按照一定比例放大,从而实现大载荷和超大载荷的液压加载,在同等加载条件下,简化了结构,减小了系统体积,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426788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322300.X
申请日:2018-04-11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G01N3/24
Abstract: 岩石直剪实验试件、试件夹具及其剪切测试方法,属于岩石力学测试技术领域。该试件能够直接用于三轴试验机,包括长方体本体,本体下侧左部设置有第一切槽,第一切槽从边侧沿水平方向向本体内部延伸,还包括第二切槽,第一切槽与第二切槽以本体中心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切槽长度与其所在长方体本体的边侧长度相同,切槽宽度不长于底面边长的一半。结构简单轻便,能够在只能进行压缩的三轴力学实验机上开展岩石的直剪试验,丰富三轴力学实验机试验用途,通过围压油源提供的围压加载提供试件表面压应力,压应力分布比传统直剪试验选用的轴向集中荷载加载更加均匀,提高应力分布均匀性,能够后续开展高温岩石直剪试验,适用于开展岩石直剪试验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8344675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129841.0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模拟保护层开采条件下煤体采动渗流力学行为规律的试验方法,属于岩土工程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选择煤岩试件;记录试件的基础数据,将煤岩试件安装在用于测试采动过程卸荷煤岩体渗透率的系统中,调试好系统各个设备;对试件进行模拟保护层开采条件下的煤岩试件地应力恢复及卸压膨胀变形模拟操作,该阶段包括地应力恢复、轴向压缩、卸压膨胀及应力恢复四个阶段,对试件进行模拟保护层开采条件下的煤岩试件采动应力演化模拟操作,该操作包括静水压力、第一卸载及第二卸载阶段;根据可压缩气体水平线性稳定渗流达西公式,计算得到不同时段的渗透率大小,适用于保护层开采条件下煤体采动渗流力学行为规律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8333048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124909.6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G01N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8 , G01N2203/0019 , G01N2203/0067 , G01N2203/0676 , G01N2203/06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采动应力环境模拟的岩石采动力学实验方法,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和现场矿区实际工作情况选取不同赋存深度的岩体,在实验室中使用机械设备将不同赋存深度的岩体加工成岩体试样,然后对岩体试样进行采动应力环境模拟试验,得到不同赋存深度的岩体试样在无支撑柱开采方式下的应力应变数据,最后采用作图分析法得到不同赋存深度的岩体的岩石力学特征及其机理分析结果;该方法解决了传统实验没有探讨不同开采深度的工作面前方岩体应力演化规律以及没有考虑工程现场的应力状态和开采扰动的影响导致实验研究不准确和实用性不高的一系列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225946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220789.X
申请日:2018-03-16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柱形岩石试样直剪装置及方法,圆柱形岩石试样直剪装置包括操作箱,操作箱对称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水平载荷杆和第二水平载荷杆,操作箱的上端设置有竖向载荷杆,操作箱的下端设置有操作台,操作台上与竖向载荷杆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基座;本发明提供的圆柱形岩石试样直剪方法,包括将制备好的标准圆柱形岩石试样放置于操作箱内,并通过上托垫块、下压垫块和球形压头施加载荷,直到试样被破坏,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结构只能开展方形试样直剪试验的不足,且改善了竖向荷载施力不均匀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8169010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810214741.8
申请日:2018-03-15
Applicant: 四川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4 , G01N3/24 , G01N11/00 , G01N2203/0003 , G01N2203/0025 , G01N2203/0226 , G01N2203/0256 , G01N2203/0266 , G01N2203/04
Abstract: 标准圆柱试样的剪切流变试验夹具,属于岩土工程领域。包括第一外侧夹板、第二外侧夹板、第一内侧夹板、第二内侧夹板、第一垫块及第二垫块,第一垫块及第二垫块之间形成放置标准圆柱试样的容置腔,分别在第一垫块及第二垫块外侧夹设第一内侧夹板及第二内侧夹板,第一内侧夹板和第二外侧夹板的外边侧都为弧形,且位于同一圆的边侧上;第一外侧夹板、第二外侧夹板分别夹设在第一内侧夹板及第二内侧夹板外侧,第一外侧夹板、第二外侧夹板的内边分别与第一内侧夹板及第二内侧夹板外侧相贴合,第一内侧夹板及第二内侧夹板能够在第一外侧夹板、第二外侧夹板内侧旋转,实现内侧夹板与外侧夹板的相对位置的改变;适用于岩石性能的试验研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