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50495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210736116.6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适用于六角形结构高通量堆的中子源与堆外探测器布置,用于对反应堆临界状态与功率水平的监督。针对传统高通量堆布置方案存的缺陷,本发明中子源放置在燃料区域一侧,不占用燃料区域及辐照孔道,且中子源紧贴燃料区域,不低于2个侧面与燃料区域相邻;源量程探测器布置在吊篮之外,且位于燃料区域另一侧。能够使中子源不占用原本用于布置燃料组件和辐照孔道的位置,降低核设计的难度;不占用辐照孔道,同时减少了对堆外探测器的量程覆盖范围要求,有利于堆外探测器的设计和采购;减少堆容器贯穿件数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041946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0736119.X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B23P19/027 , G21C19/1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悬臂式辐照监督管脱扣装置及工作方法,包括堆上定位装置、连接杆组件、配重组件、脱扣组件、水下摄像机及控制元件;堆上定位装置包括底座、吊耳、导轨、滑台、连接杆支撑平台、电机等,通过连接杆组件连接脱扣组件,实现装置的远程定位操作;脱扣组件包括推力组件、旋转组件、导向组件、三角形操作杆、小型摄像头等,所述脱扣组件提供了竖直运动和旋转运动。本发明的悬臂式装置可以通过三角形操作杆实现对辐照监督管进行脱扣。本装置自动化程度高、定位精度高,对操作环境要求低,可适用于辐照监督管水下远程脱扣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5050495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736116.6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适用于六角形结构高通量堆的中子源与堆外探测器布置,用于对反应堆临界状态与功率水平的监督。针对传统高通量堆布置方案存的缺陷,本发明中子源放置在燃料区域一侧,不占用燃料区域及辐照孔道,且中子源紧贴燃料区域,不低于2个侧面与燃料区域相邻;源量程探测器布置在吊篮之外,且位于燃料区域另一侧。能够使中子源不占用原本用于布置燃料组件和辐照孔道的位置,降低核设计的难度;不占用辐照孔道,同时减少了对堆外探测器的量程覆盖范围要求,有利于堆外探测器的设计和采购;减少堆容器贯穿件数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999696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79998.7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温气冷堆吸收球的取出装置,包括取出管、连续体机器人、负压输送组件和存球箱,取出管的下端穿过反应堆压力容器和储球罐罐体设置在储球罐内部,连续体机器人设置在取出管内,连续体机器人的下端穿过取出管吸附位于储球罐内的吸收球;负压输送组件的进气口与连续体机器人的上端连接;存球箱的进气口与负压输送组件的出气口连通,存球箱的出气口与取出管连通;本发明通过将连续体机器人深入至储球罐内,并通过负压输送组件对连续体机器人内部的中空管体提供负压,使得吸收球在负压的作用下进入存球箱内,并通过将存球箱与取出管连通,最终将负压输送组件抽出的氦气返还至储球罐内。
-
公开(公告)号:CN112185599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1063704.5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李燕 , 张渝 , 何培峰 , 钟元章 , 于天达 , 李浩 , 赵伟 , 王仲辉 , 杜华 , 黄慧剑 , 胡雪飞 , 王留兵 , 饶琦琦 , 邓朝俊 , 刘晓 , 张宏亮 , 张翼 , 辛素芳 , 吴冰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帽形引流的核反应堆堆内流量分配装置及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包括第一引导部、第二引导部和第三引导部;所述第一引导部、第二引导部和第三引导部均为环形板且在竖直方向的截面均为圆弧结构,所述第一引导部、第二引导部和第三引导部上均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分别与各个引导部的表面垂直,第二引导部设置在第一引导部内侧,所述第二引导部和第一引导部之间通过第二筋板连接,所述第三引导部设置在第二引导部内侧,所述第三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之间通过第三筋板连接。本发明所述分流板能改变冷却剂在下腔室的运动路径,预防冷却液在下腔室产生涡流,并使最终进入堆芯支承板时流量均匀,且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370146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010187180.4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张宏亮 , 李翔 , 杨洪润 , 方才顺 , 刘晓 , 杨敏 , 田俊科 , 罗英 , 熊功渊 , 杨晓晨 , 柴晓明 , 严明宇 , 王留兵 , 杜华 , 李满昌 , 胡雪飞 , 吴冰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球形燃料和高温冷却剂的反应堆结构,包括反应堆容器,反应堆容器内设置有堆内构件,堆内构件包括金属堆内构件和石墨构件,其中石墨构件设置在金属堆内构件内,石墨构件内包设有球形燃料组件且同时为控制棒、堆内测量、装换料开设通道,石墨构件,金属堆内构件包括设置在上部的上围筒组件、设置在上围筒部件下方的堆芯围筒组件,上围筒组件和堆芯围筒组件之间可拆卸连接。本发明通过改进金属堆内构件和石墨构件之间的结构,使得金属堆内构件能够包容和定位石墨构件,有效解决石墨构件和金属材料之间线膨胀系数差异大引起的石墨构件和金属构件之间出现移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036594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810844575.X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内构件整体式反射层的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激光熔化增材制造的整体式反射层的原材料;2)根据整体式反射层的尺寸进行增材制造程序编写;3)对增材用基板进行表面处理;4)以激光为热源,通过送粉熔融方法将增材原料逐层熔融堆积在基板上,以实现整体式反射层的成型;5)对整体式反射层进行固溶热处理;6)对整体式反射层稳定化处理;7)对整体式反射层进行液体渗透检验;8)对整体式反射层进行超声波检验。在围板薄弱环节设置了与围板整体成形的加强肋板,提高了堆芯反射层结构的刚度,使得整体成形的堆芯反射层的结构连续性好、力学性能更好,同时使得制造周期大幅度缩短,制造工艺大大简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370146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187180.4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张宏亮 , 李翔 , 杨洪润 , 方才顺 , 刘晓 , 杨敏 , 田俊科 , 罗英 , 熊功渊 , 杨晓晨 , 柴晓明 , 严明宇 , 王留兵 , 杜华 , 李满昌 , 胡雪飞 , 吴冰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球形燃料和高温冷却剂的反应堆结构,包括反应堆容器,反应堆容器内设置有堆内构件,堆内构件包括金属堆内构件和石墨构件,其中石墨构件设置在金属堆内构件内,石墨构件内包设有球形燃料组件且同时为控制棒、堆内测量、装换料开设通道,石墨构件,金属堆内构件包括设置在上部的上围筒组件、设置在上围筒部件下方的堆芯围筒组件,上围筒组件和堆芯围筒组件之间可拆卸连接。本发明通过改进金属堆内构件和石墨构件之间的结构,使得金属堆内构件能够包容和定位石墨构件,有效解决石墨构件和金属材料之间线膨胀系数差异大引起的石墨构件和金属构件之间出现移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036602B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810845893.8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结构安装用基准模板,包括环板、多个肋板,多个肋板的一端端部在环板的圆心处连接,多个肋板另一端与环板的内圆周壁连接,在所述肋板上开有多个阶梯孔,多个肋板相互连接的一端上开有中心孔,在中心孔以及每一个阶梯孔内设有与之相匹配的圆形玻璃靶标,在玻璃靶标的表面上设有与之同心的圆刻度。基准模板可作为设备制造、安装的转换基准工具,通过相关定位键可确定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组件与筒体组件、堆内构件板系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保证了不同制造厂生产的不同设备之间接口的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312357B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610929362.8
申请日:2016-10-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层焊接固定的整体式堆芯围板结构,包括第一围板组件和第二围板组件,所述第一围板组件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第一L型折边围板以及横向贴合在第一L型折边围板上的若干第一半环板,所述第二围板组件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第二L型折边围板以及横向贴合在第二L型折边围板上的若干第二半环板,两块第一L型折边围板与两块第二L型折边围板围成一个筒状结构,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的第一半环板与第二半环板通过连接块实现焊接相连。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提高围板结构的强度,减小焊接变形量,便于使用工装进行校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