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94734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64237.7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H04L9/32 , H04W4/40 , H04W12/0431 , H04W12/069 , H04W8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车辆身份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涉及车联网技术领域,基于区块链的车辆身份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运营节点,包括:接收目标车辆节点发送的车辆身份信息;利用目标区块链对应的共识机制,对车辆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认证,若身份认证成功,基于车辆身份信息生成数字证书;将数字证书发送到目标区块链的各第二运营节点,并接收各第二运营节点反馈的核验结果;在核验结果为通过的情况下,确定目标车辆节点加入目标区块链。利用区块链公开透明的特点,打破了互通互信的壁垒,运营主体之间实现了安全通信,同时也解决了车载自组织网中的身份认证问题,避免用户信息泄露。
-
公开(公告)号:CN11605608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334691.8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H04W12/122 , H04W12/00 , H04W84/1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攻击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确定无线自组网未受到已知类型网络攻击的情况下,将所述无线自组网中各节点之间的收发数据输入至第一网络攻击检测模型中,获取所述无线自组网的检测结果,所述检测结果为受到未知类型网络攻击或者未受到网络攻击;其中,所述第一网络攻击检测模型是基于未受到网络攻击的多个第一收发数据样本和多个虚假收发数据样本对初始第一网络攻击检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的,所述虚假收发数据样本为受到未知类型网络攻击的收发数据样本。本申请的方案,能够实现未知类型网络攻击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82931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313888.5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6Q10/0635 , H04M3/22 , G06Q10/04 , G06Q30/018 , G06Q30/0202 , G06Q30/0201 , G06F18/2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预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电话语音数据,并根据电话语音数据确定风险主叫号码和风险被叫号码;根据风险被叫号码确定风险被叫用户数据,并根据风险主叫号码确定风险主叫用户数据;获取训练用户画像和训练交易数据,并根据风险被叫用户数据、风险主叫用户数据、训练用户画像和训练交易数据训练预测模型;根据通信平台获取平台用户数据,并利用预测模型根据平台用户信息预警潜在风险用户;其中,平台用户数据,包括:平台用户画像和平台交易数据。本申请可以根据电话语音数据和平台用户数据对潜在的风险用户进行预测,从而提高筛查效率,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用户交易数据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81437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0855918.9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6F40/279 , G06F40/253 , G06F40/242 , G06F40/216 , G06F40/211 , G06F40/30 , G06F16/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文本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语言学特征对比学习的机器生成文本检测方法及系统,该机器生成文本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预训练模型调整;S2,话语图构建;S3,向量表示计算;S4,文本检测参数更新。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在标注数据有限的情况下自动准确识别网络中的机器生成文本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15599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845605.5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H04L47/2483 , H04L47/2441 , G06N3/04 , G06N3/08 ,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半监督聚类学习的暗网站点会话识别方法及系统,该会话识别方法,利用深度学习CNN算法自动提取Obfs4网桥下暗网站点会话的特征,并利半监督聚类算法对暗网站点的onion地址进行识别。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泛化性不足、识别准确度较低、实用性不足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709472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010543099.5
申请日:2020-06-15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杭州东信北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动态融合规则到诈骗行为识别模型的方法,包括:由全量通话记录生成电信通联网络:G={V,E,Y},并据此构建识别诈骗行为的时空图;读取诈骗行为识别规则表中的每条规则,计算每个用户对应于每条规则的转换值;将每个用户对应于规则的转换值构成每个用户的通话特征指标向量,每个用户的通话特征指标向量即是时空图中每个用户的节点特征;构建、并训练诈骗行为识别模型,然后将待识别用户的节点特征输入至诈骗行为识别模型,并根据模型输出判断待识别用户是否是可疑诈骗行为号码。本发明属于信息技术领域,能实现规则和模型的动态融合,从而实时检测、并准确识别各种诈骗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5083422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59678.X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语音溯源取证方法及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本提取待测试语音的至少两种不同的声学特征;对提取的待测试语音的至少两种不同的声学特征进行融合,得到第一融合声学特征;基于预先训练的语音溯源取证模型,从所述第一融合声学特征中提取帧级别的算法指纹特征,对帧级别的算法指纹特征进行池化平均,根据池化平均得到的特征加权平均向量和加权标准差向量计算段级别的算法指纹特征,以基于段级别的算法指纹特征预测出待测试语音的生成算法;将预测出的待测试语音的生成算法作为语音溯源取证结果,通过提取算法指纹,不仅可以判断音频的真实性,而且可以进一步溯源取证,得到虚假音频的生成来源。
-
公开(公告)号:CN114936723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856300.4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挖掘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增强的社交网络用户属性预测方法及系统,该属性预测方法,基于用户的历史行为序列,推断用户未来一段时间的行为序列,通过将历史行为序列与预测得到的行为序列进行拼接,扩大行为序列的长度,对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增强。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线网络用户行为序列长度较短时不能为用户属性预测任务提供足够信息、从而导致用户属性预测的预测准确性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600752B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1811433091.2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W12/128 , H04M3/22 , G06K9/6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深度聚类的诈骗通话检测方法,包括:对所有话单数据进行深度聚类形成多个簇,将所述多个簇与诈骗簇的指标值进行比较,将与所述指标值匹配度最高的簇作为诈骗簇;获取所述诈骗簇中的主叫号码呼叫过的各被叫号码,根据话单数据确定呼叫过所述各被叫号码的所有主叫号码,利用所述各被叫号码和所述所有主叫号码进行复杂网络建模;在建模的复杂网络中,进行社区发现,并根据各社区包含所述诈骗簇中主叫号码的比例,确定诈骗高风险社区;对所述诈骗高风险社区中的各次通话进行语音识别,根据语音识别结果进行诈骗电话的判决和分类。应用本申请,能够在保证实时性的基础上能够更准确的发现诈骗通话。
-
公开(公告)号:CN113645356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010343481.1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天津市国瑞数码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网内开卡行为分析的诈骗电话识别方法,包括:收集诈骗电话和普通电话的开卡行为数据,并提取诈骗电话和普通电话的特征向量;使用诈骗电话和普通电话的特征向量进行诈骗电话模型训练,生成诈骗电话判断模型;接收新电话的开卡行为数据,并提取新电话的特征向量;使用诈骗电话判断模型对新电话的特征向量进行分析,对新电话进行判断。本发明针对诈骗电话手段不断变化,采用大数据分析历史诈骗电话和普通电话的相关数据,使用“GBDT‑LSTM‑RF”的深度学习模型架构,构建诈骗电话判断模型,通过自学习技术学习到网内开卡时序特征,并将多类特征进行融合,从而可以发现诈骗电话;本发明还可以自更新,可以有效发现新型诈骗电话。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