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0376071U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21238500.3
申请日:2019-08-01
Applicant: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机自洁式进气过滤器反吹性能评价系统,评价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试验台静压间、上游管段、受试过滤器安装管段和下游管段;所述试验台静压间设有前端过滤器、发尘装置和上游温湿度测量装置,其内部设有空气加湿装置;所述上游管段内设有上游压力测点和上游粒子计数器;所述受试过滤器安装管段内设有用于安装受试过滤器的装置;所述下游管段内设有用于对安装在受试过滤器安装管段内的受试过滤器进行反吹的脉冲反吹装置、下游温湿度测量装置、下游压力测点、下游粒子计数器、末端过滤器和风机。本实用新型通过构建阻力恢复系数和效率保持系数的综合评价函数评价受试过滤器的反吹性能,未被现有技术报道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071608U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20658922.X
申请日:2019-05-09
Applicant: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角度可调式过滤器试验装置,风道箱体转动连接在安装架上,电机固定于安装架上,且电机的输出轴与风道箱体相连并驱动风道箱体在安装架上转动,安装板支撑于风道箱体的内墙壁上,过滤器安装支架固定于安装板的下端面上,所述风道箱体为上下两端开口式结构,上盖板和下盖板分别固定连接在风道箱体的上下两端,并对应将风道箱体的上下两端封闭,压杆固定于上盖板的下端面上,且压杆的底端抵触于安装板上,并将安装板定位于风道箱体内,在上盖板和下盖板上分别对应设有出风口和喷口,在风道箱体的外壁上设有进风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试验角度可调,使用方便,适用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209781041U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822275795.3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塔式太阳能加热压缩机进口空气的联合循环发电设备,其塔式太阳能集热子组件包括塔式太阳能集热器、高温储热罐、第一换热器、低温储热罐和驱动泵;塔式太阳能集热器中定日镜反射阳光并使之集中于装配在集热塔上的接收器;高温储热罐入口与接收器出口连通;第一换热器入口与高温储热罐出口连通;低温储罐入口与第一换热器的出口连通;驱动泵的入口与低温储热罐的出口连通、出口与接收器入口连通;驱动泵驱动储热工质在接收器、高温储热罐、第一换热器、低温储罐、驱动泵依次连通组成的循环回路中循环流动;其中,第一换热器利用储热工质的热量加热燃气轮机进气加热子组件的工质。如上设备能利用太阳能加热压缩机进口空气。(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761562U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20492560.1
申请日:2019-04-11
Applicant: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F02C7/04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包括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子系统,还包括用于加热进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子系统的压缩机的空气的压缩机进口空气加热子系统。本实用新型利用压缩机进口空气加热子系统对进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子系统的压缩机的空气进行加热,从而提高压缩机进口空气温度,解决了燃气轮机进气系统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出现的冰堵和湿堵的问题,减轻环境参数变化对机组运行的影响;同时可以使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在部分负荷下节省燃料,提高联合循环效率,为电厂节约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9604157U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20232990.X
申请日:2019-02-25
Applicant: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气轮机润滑油油温控制系统,包括油箱、润滑油泵、热负荷、加热器、温度传感器、温控阀、冷却器;温控阀采用三通式结构,包括热端入口、冷端入口和混合出口;润滑油泵分别与温控阀的热端入口、冷却器相连;冷却器与温控阀的冷端入口相连;温控阀的混合出口与热负荷的油路相连通;温控阀包括三通式阀壳及设于阀壳内的阀芯,该阀芯包括感温包及与感温包传动相连的阀芯滑套;感温包位于阀壳内、近混合出口位置处;阀芯滑套可自由滑动地位于阀壳内、热端入口和冷端入口之间位置处。在燃气轮机运行过程中依靠本实用新型控温系统本身结构,能够将进入燃气轮机转子轴承等热负荷的润滑油油温自动控制在合理区间内。(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587224U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20232639.0
申请日:2019-02-25
Applicant: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控阀阀芯及采用该阀芯的自动式温控阀。该阀芯包括感温包、复位弹簧、阀芯推杆、阀芯底座、阀芯衬套、过载弹簧、阀芯滑套;阀芯滑套内固定设有弹簧限位块;感温包设于阀芯推杆一端,阀芯推杆另一端可自由滑动地依次穿过阀芯底座、弹簧限位块;阀芯衬套位于阀芯底座和弹簧限位块之间,并与阀芯推杆固定相连;复位弹簧、过载弹簧分别套于阀芯推杆两端;复位弹簧两端分别抵触感温包和阀芯底座;过载弹簧两端分别抵触阀芯衬套和弹簧限位块;阀芯底座上设有流体通道。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温控阀阀芯,通过双弹簧和阀芯滑套的设计,既能实现对温度变化的敏感调控,又不易受到压力变化和突然波动的干扰,控温更加稳定。(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469494U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20195432.0
申请日:2019-02-13
Applicant: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气轮机进气温度控制系统,包括进气冷却子系统及进气加热子系统;进气冷却子系统包括制冷换热装置、用于设置在燃气轮机1的进气口的进气换热装置、连通制冷换热装置的出口及进气换热装置的进口的冷冻水进水管道、连通制冷换热装置的进口及进气换热装置的出口的冷冻水回水管道及设置于冷冻水进水管道或冷冻水回水管道上的冷却循环泵;进气加热子系统包括制热换热装置、进气换热装置、连通制热换热装置的出口及进气换热装置的进口的热水进水管道、连通制热换热装置的进口及进气换热装置的出口的热水回水管道及设置于热水进水管道或热水回水管道上的加热循环泵。提高机组部分负荷运行时的效率,增加高温时段满负荷运行时出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263030U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821409938.9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体燃料轴向分级预混燃烧特性的分析系统,采用本实用新型中气体燃料轴向分级预混燃烧特性的分析系统,能够获得不同工况参数下的污染物含量、主燃烧火焰图像和二级燃烧火焰图像,从而得到轴向分级预混燃烧特性。因此不需要在现场进行验证,降低了轴向分级预混燃烧的研究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中气体燃料轴向分级预混燃烧特性的分析系统还可针对不同的燃料进行分析,适用范围广。本实用新型中的分析系统用于分析气体燃料的轴向分级预混燃烧特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04949123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346673.7
申请日:2015-06-19
Applicant: 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D17/002 , F23D2204/10 , F23K5/00 , F23K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天然气掺烧醇基燃料的装置和方法。装置包括燃料系统、空气系统、燃烧系统和采集控制系统。燃料系统包括天然气管道,按天然气流向依次还包括天然气源、天然气阀门和天然气流量计;醇基燃料管道,按醇基燃料流向依次还包括醇基燃料源、醇基燃料阀门、醇基燃料流量计和设于醇基燃料源处驱动醇基燃料的压力源;天然气与醇基燃料预热混合管道。天然气管道与醇基燃料管道分别接至天然气与醇基燃料预热混合管道。混合后的天然气与醇基燃料混合气体与空气系统中的空气同时送入燃烧系统燃烧。该装置和方法能保证醇基燃料均匀的在天然气中掺烧,可以用于研究不同比例的醇基燃料与天然气掺烧,获得准确可靠的研究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4879220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344314.8
申请日:2015-06-19
Applicant: 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 , 江苏中国科学院能源动力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向天然气中掺混醇基燃料的预热混合装置和方法。装置包括燃料管道和加热单元;燃料管道按天然气流向依次包括天然气管道段、收缩段、高速混合段、扩张段、低速混合段和喷嘴,高速混合段近收缩段一端分支设有醇基燃料管道段;加热单元包括设于天然气管道段的第一加热器,设于醇基燃料管道段的第二加热器和设于低速混合段的第三加热器。应用该装置以及建立在该装置基础上的预热混合方法可以将醇基燃料气化后与天然气均匀混合,且能保证在混合过程中不发生凝结,对研究掺混不同比例醇基燃料的混合燃料的燃烧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