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0717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79113.4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鼎 , 刘凯 , 王云 , 顾力 , 唐力 , 储蕴婕 , 朱巧中 , 张程 , 沈丽敏 , 汪政 , 成宏亮 , 戴雨聪 , 毕士通 , 吴思玥 , 孙鹏 , 马程 , 于乐强
IPC: G01R19/00 , G01R19/02 , G01R19/165 , G01R31/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户外环网箱故障预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户外环网箱故障告警处理系统及方法,包括运行参数采集模块、电流故障监测分析模块、电压故障监测分析模块、故障判断分析模块、显示预警模块、执行终端与数据库。通过获取户外环网箱内部对应各监测节点中各监测时间点运行电流中的三相电流和零线电流,对户外环网箱内部对应各监测节点中各监测时间点运行电流中三相电流的电流突变量有效值进行计算,再通过提取异常的电流突变量,可以快速判断出户外环网箱内部对应各监测节点的故障位置,并根据户外环网箱内部对应各监测节点的故障位置进行检修人员的安排处理,以确保户外环网箱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61004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0472412.X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矩阵算法的配电环网故障定位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图论,将待测配电网的结构简化为节点与线段之间的连接关系图;步骤S2:将由所述待测配电网的主电源流向每一分布式电源及线路末端的方向定义为网络功率的正方向,将所述待测配电网等效为一辐射型配电网;步骤S3:建立网络描述矩阵;步骤S4:建立故障信息矩阵;步骤S5:建立故障判别矩阵;步骤S6:制定故障判据;步骤S7:得到故障区段。本发明能够实现快速的故障区段定位,适应传统的辐射型配电网,对于功率双向流动的环型配电网也能实现准确的故障定位,同时考虑了T接区段发生故障时对故障定位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15470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17283.3
申请日:2023-08-31
IPC: H02J3/00 ,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7/16 , G06F17/11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的低压配电网拓扑识别方法,包括:获取低压配电网中台区的分支箱电表、电表箱和用户电表的量测数据,以及配电变压器和分支箱电表之间的拓扑关系;对获取的量测数据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对标准化处理后的量测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获取分支箱电表的回归矩阵,从而将上游节点的电表当作因变量,下游节点的电表当作自变量,获得关联矩阵,得到分支箱电表与电表箱之间的拓扑关系;判断其它电表与电表箱之间的相关性,识别出电表箱和用户电表之间的拓扑关系;最终完成对低压配电网的拓扑识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可快速有效地进行拓扑识别,达到动态识别的效果,且拓扑识别的准确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05675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36432.3
申请日:2023-08-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加权马氏距离和粒度聚类的低压配电网拓扑辨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各台区下各用户的电表箱的电压序列,作为样本点;采用改进的加权马氏距离计算各个电压表序列之间的加权马氏距离;根据两个电压表序列之间的加权马氏距离计算样本点之间的密度,针对每个样本点,不断获取与当前样本点最近且密度增大的样本点,进行聚类,并确定聚类中心,根据聚类结果对用户所属的台区进行判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简单,只需要测量智能电表的电压数据,不用在系统中增加额外的测量设备,加权马氏距离的计算结果更具有相关性更能体现数据之间的相似度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624766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265952.5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充电负荷时空分布的配电网分层分布式优化方法,属于配电网运行优化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配电网针对电压等级分层运行的特性考虑不全面,缺乏对交通网与配电网耦合运行考虑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交通‑中低压配电网的多层协同运行架构;S2:模拟充电负荷;S3:建立中低压配电网额的动态经济调度模型;S4:采用分布式算法求解。本发明将传统的集中式串行计算模式改进为分布式的多机并行计算模式,有效提高了系统的计算效率,通过仿真测试证明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525415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1811037737.5
申请日:2018-09-0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配电终端拓扑模型自同步方法和自同步装置,所述自同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与智能配电终端的通信链路,实时监听是否存在智能配电终端自描述信息,若是,则执行步骤2),若否,则返回步骤1);2)解析智能配电终端自描述信息,获得与智能配电终端自描述信息中的目的功能,判断目的功能是否为拓扑模型自同步,若是,则执行步骤3),若否,则返回步骤1);3)根据所述智能配电终端自描述信息识别对应终端设备,以该终端设备所关联的开关为中心,生成智能配电终端拓扑模型,向该终端设备发送智能配电终端拓扑模型信息,完成自同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精确可靠、方便实现智能配电终端拓扑模型自同步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062532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472669.5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3/12 , G06F111/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压暂降监测点配置方法,包括:根据配电网的网络拓扑图获取所述配电网的节点;根据所述配电网的节点和预设配电网故障点,构建全网电压暂降可观测区域矩阵;基于所述全网电压暂降可观测区域矩阵,以电压暂降监测点的数量最少和平均冗余度最大为目标函数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以及采用NSGA‑Ⅱ算法对所述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求解,以得到所述电压暂降监测点的最优配置方案。本发明能够在保证经济性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利用监测点处监测装置的性能,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优越且确定的选择,为未来的故障定位等工作提供保障,应用价值和前景巨大。
-
公开(公告)号:CN115061004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472412.X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矩阵算法的配电环网故障定位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图论,将待测配电网的结构简化为节点与线段之间的连接关系图;步骤S2:将由所述待测配电网的主电源流向每一分布式电源及线路末端的方向定义为网络功率的正方向,将所述待测配电网等效为一辐射型配电网;步骤S3:建立网络描述矩阵;步骤S4:建立故障信息矩阵;步骤S5:建立故障判别矩阵;步骤S6:制定故障判据;步骤S7:得到故障区段。本发明能够实现快速的故障区段定位,适应传统的辐射型配电网,对于功率双向流动的环型配电网也能实现准确的故障定位,同时考虑了T接区段发生故障时对故障定位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647978A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10238436.9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113/04 , G06F119/02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CNN‑LSTM模型和二次规划的配电网短期分层负荷预测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网中不同节点的负荷及相关数据并进行数据预处理;对每个节点分别设计预测模型输入数据集;分别建立CNN‑LSTM模型进行负荷预测;通过二次规划调整上述负荷预测结果以实现配电网短期分层负荷预测。本发明充分考虑考虑配电系统中不同节点的不同影响因素和不同周期特征以及分层结构的前提下,建立了对配网不同节点具有泛化能力的CNN‑LSTM预测模型,并通过二次规划的预测后处理技术使得调整后的负荷满足不同层次节点负荷之间的分层结构的一致性要求,实现了对配网不同节点的短期分层负荷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41830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542188.9
申请日:2021-12-16
IPC: G06Q10/06 , G06F30/2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城市功能分区和居民出行大数据的多类型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调查获取城市规划区域历史居民电动汽车出行行为数据;S2:将城市规划区域按照区域功能不同分为四种功能区;S3、获得每种居民电动汽车出行链类型每段行程的行程参数概率分布函数;S4、建立完整的规划用居民电动汽车出行行为数据集;S5、建立跨功能区的单辆电动汽车充放电模型;S6、建立多时空尺度功能区内充电设施集群与变电站集群的功率交互模型;S7、建立停车位物理约束;S8、以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成本和年用户充电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优化模型。有益效果是用于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体布局规划。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