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周边位移快速量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187542A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610118470.3

    申请日:2006-11-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隧道周边位移快速量测系统,包括收敛杆,收敛计钢尺挂钩,收敛挂钩,所述收敛杆采用带自锁功能的承插式收缩杆两两相连,杆长与隧道高度相符,横截面为圆环形。进一步,所述收敛计钢尺挂钩其直杆段长度为45mm至60mm,在其直杆段前端1/3长位置垂直向设置一直角叉,横向直角边长20mm,竖直直角边长30mm;另可在所述直角叉以及收敛计钢尺挂钩端部位置设置有反光油漆层;所述收敛挂钩直杆段长度为150mm。本系统结构轻巧、携带方便、用途广泛,适用于全断面开挖与分台阶开挖等多种隧道开挖方式,可轻易快捷的将收敛仪钢尺挂钩勾到各收敛挂钩,从而大大缩短收敛量测时间,更好的保证量测人员的安全。

    基于探地雷达的盾构隧道沉降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75112A

    公开(公告)日:2007-06-06

    申请号:CN200610147258.X

    申请日:2006-12-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探地雷达的盾构隧道沉降控制方法。采用动态循环反馈方法进行盾构隧道沉降控制,具体步骤为:采用探地雷达设备对盾构隧道壁后注浆进行全断面和纵向的探测,然后通过测定或估算得到注浆材料介电常数,并将其应用于隧道壁后注浆层的模型试验探测、正演模拟结果及现场探测的数据,提取特征图像和特征波,将其作为训练输入样本,利用小波神经网络自动识别方法,得到隧道壁后注浆层分布形态;结合地表沉降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根据以上分析结果确定下一步的施工控制措施,为了验证控制措施的效果需再一次进行现场的探测,形成循环动态过程,至完全有效控制盾构隧道不均匀沉降变形。本发明很好地解决壁后注浆的效果,使得盾构隧道沉降控制方法更加科学化。

    一种拼装式盾构隧道自适应加固修复伺服支撑系统及施工方法和计算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84412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79382.X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拼装式盾构隧道自适应加固修复伺服支撑系统,包括:伺服智能监测单元包括位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中央控制单元包括计算单元、存储单元、决策算法模块;自适应伺服支撑单元包括伺服支撑杆、伺服电机和伺服驱动器;拼装拆卸一体化框架结构包括:预制的钢结构组件和快速连接构件;在隧道运营期注浆加固养护过程中,伺服智能监测单元通过实时监测隧道结构隆降和管片的收敛状态,将数据传输至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通过内置算法分析隧道实时受力情况,通过自适应伺服支撑单元进行实时支撑加力,在外部荷载综合作用下,实现盾构隧道结构受力和变形协调。本发明的优点是提高了隧道加固修复的效率和安全性,提升修复质量。

    一种基于GIS和InSAR的地下快速路强化学习智能选线方法和计算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53750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85328.4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GIS和InSAR的地下快速路强化学习智能选线方法,包括:基于GIS和InSAR提供城市环境多源数据建立栅格化的观察空间,建立初始的线性连续的线路空间,共同构建强化学习模型的选线空间;强化学习模型的策略网络接收选线空间的参数信息输出线型参数;线型构建器修正线型参数,并对选线空间进行更新;多指标评价模型依据新的选线空间的参数信息输出奖惩值,强化学习模型的价值网络接收奖惩值计算梯度进行更新,并传递梯度更新策略模型;循环直到完成一轮选线,并计算积累的奖励值;当积累的平均奖励值未达到优化目标时,循环直到达到优化目标,找到最优设计。本发明的优点是有利于提高地下道路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一种隧道养护加湿装置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9173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608079.6

    申请日:2024-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养护加湿装置,包括导轨,导轨设立有两个,每个导轨上方均匀的设立有水箱,水箱顶部侧壁中间可拆卸式连接有喷洒框架,喷洒框架顶端为拱形结构,喷洒框架顶部侧壁中间开设有接水槽,喷洒框架和接水槽内壁均匀的可拆卸式连接有喷头,喷头为扇形雾化喷洒结构,喷洒框架内开设有收集槽,收集槽与接水槽相通,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将喷洒框架设置成与隧道形状相对应的结构,这样能够保证喷出的水汽均匀的覆盖在隧道内壁上,且因为与隧道形状对应,能够避免出现死角导致养护不彻底的问题,又因为与隧道形状相同,因此能够最大限度的与隧道墙壁贴合,缩减水汽蔓延的时间,使水汽能直接喷洒在墙壁上,提高养护效果。

    一种基于层次聚类算法的山岭隧道超欠挖计算配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6503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834320.2

    申请日:2023-1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山岭隧道扫描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层次聚类算法的山岭隧道超欠挖计算配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山岭隧道中待开挖岩壁的点云数据开挖数据,基于点云数据开挖数据对应的隧道尺寸拟建一个3D隧道单环模型,基于3D隧道单环模型获得点云数据实体数据;步骤S2:基于层次聚类算法对点云数据开挖数据进行聚类去噪处理获得目标点云数据;步骤S3:使用I CP算法对目标点云数据和点云数据实体数据进行配准对比;步骤S4:借助布尔运算求取配准后的目标点云数据和点云数据实体数据之间的点云数据距离;步骤S5:所述点云数据距离为超欠挖数据,输出隧道超欠挖数据。

    一种带有接头加强的管幕箱涵一体化隧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198116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111328222.2

    申请日:2021-11-1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带有接头加强的管幕箱涵一体化隧道结构,包括若干矩形钢管节单体拼接围合而成,采用由C型母接头和T型子接头构成的CT形接头与相邻矩形钢管节连接,管节内部灌注有混凝土,接头间隙内灌注有灌浆料,形成一体化管幕结构;还包括接头加强结构,沿管幕接头纵向布置于管幕纵向隔板之间,管幕上下边缘对称布置,由开口区接头加强子结构和隔板间接头加强子结构组成。本发明提出的结构,充分弥补了管幕箱涵一体化结构接头区域薄弱的缺陷,减小了接头变形量及开裂,提高了管幕箱涵一体化结构的服役期承载能力,提升了结构耐久性及防水性;同时,此接头加强结构施工简单,是一种可靠又经济的管幕箱涵一体化接头加强结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