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装式盾构隧道自适应加固修复伺服支撑系统及施工方法和计算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84412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79382.X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拼装式盾构隧道自适应加固修复伺服支撑系统,包括:伺服智能监测单元包括位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中央控制单元包括计算单元、存储单元、决策算法模块;自适应伺服支撑单元包括伺服支撑杆、伺服电机和伺服驱动器;拼装拆卸一体化框架结构包括:预制的钢结构组件和快速连接构件;在隧道运营期注浆加固养护过程中,伺服智能监测单元通过实时监测隧道结构隆降和管片的收敛状态,将数据传输至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通过内置算法分析隧道实时受力情况,通过自适应伺服支撑单元进行实时支撑加力,在外部荷载综合作用下,实现盾构隧道结构受力和变形协调。本发明的优点是提高了隧道加固修复的效率和安全性,提升修复质量。

    一种基于GIS和InSAR的地下快速路强化学习智能选线方法和计算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53750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85328.4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GIS和InSAR的地下快速路强化学习智能选线方法,包括:基于GIS和InSAR提供城市环境多源数据建立栅格化的观察空间,建立初始的线性连续的线路空间,共同构建强化学习模型的选线空间;强化学习模型的策略网络接收选线空间的参数信息输出线型参数;线型构建器修正线型参数,并对选线空间进行更新;多指标评价模型依据新的选线空间的参数信息输出奖惩值,强化学习模型的价值网络接收奖惩值计算梯度进行更新,并传递梯度更新策略模型;循环直到完成一轮选线,并计算积累的奖励值;当积累的平均奖励值未达到优化目标时,循环直到达到优化目标,找到最优设计。本发明的优点是有利于提高地下道路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基于时序InSAR数据的地面超载诱发的电力隧道沉降观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70187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38506.6

    申请日:2023-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序InSAR数据的地面超载诱发的电力隧道沉降观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用InSAR地面沉降数据减去隧道上方地层的沉降来获取隧道沉降,采用时间序列InSAR得到电力隧道沿线区域的地面沉降数据;采用克里金插值法对时间序列InSAR地面沉降结果进行插值,并采用水准数据对结果进行验证;以隧道轴线坐标为基础,以隧道管片直径为间隔建立隧道点位,降提取隧道轴线地面沉降;确定超载大小、形式和作用历史,采用应力面积法计算隧道上部土体沉降;采用超载作用区域隧道轴线地面沉降数据减去隧道上方土层的沉降,得到隧道沉降。本发明可以低成本定期大范围开展超载作用下隧道沉降数据获取,及时捕捉隧道沉降趋势,进而可用于判断隧道安全状态。

    一种带有接头加强的管幕箱涵一体化隧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198116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111328222.2

    申请日:2021-11-1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带有接头加强的管幕箱涵一体化隧道结构,包括若干矩形钢管节单体拼接围合而成,采用由C型母接头和T型子接头构成的CT形接头与相邻矩形钢管节连接,管节内部灌注有混凝土,接头间隙内灌注有灌浆料,形成一体化管幕结构;还包括接头加强结构,沿管幕接头纵向布置于管幕纵向隔板之间,管幕上下边缘对称布置,由开口区接头加强子结构和隔板间接头加强子结构组成。本发明提出的结构,充分弥补了管幕箱涵一体化结构接头区域薄弱的缺陷,减小了接头变形量及开裂,提高了管幕箱涵一体化结构的服役期承载能力,提升了结构耐久性及防水性;同时,此接头加强结构施工简单,是一种可靠又经济的管幕箱涵一体化接头加强结构。

    一种用于探地雷达自动化探测的系统及缓冲保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03259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146460.X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探地雷达自动化探测的系统及缓冲保护装置,所述系统包括底板以及安装在底板上的探地雷达天线、超声测距仪以及缓冲保护装置,所述底板对安装在其上的探地雷达天线、超声测距仪和缓冲保护装置起承载作用,探地雷达的自动化探测过程中,根据超声测距仪测得的雷达天线与探测介质之间的间距,所述缓冲保护装置先于雷达天线接触探测介质,防止雷达天线与探测介质直接碰撞,对雷达天线提供缓冲保护功能。本发明用于使雷达天线在自动化探测时不会与探测介质发生碰撞,实现探地雷达自动检测过程中的天线保护功能。

    一种组装式可调节的人工角反射器

    公开(公告)号:CN114859343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370476.9

    申请日:2022-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装式可调节的人工角反射器,包括三角反射体、角度调节装置和基底固定装置。基底为刚性的金属板,连接在下部观测墩上,稳定上部结构,基底中央设有垂直于基底金属板的转轴,上方调节装置可绕其旋转,角度调节装置位于固定装置之上,底部中间设有套筒,与基底的转轴连接,能够实现调节装置360°旋转,同时金属板外部有三个连接杆,连接上部的金属圆环,其中两根连接杆下部固定在金属板上,上部可移动,另一根杆长度可调节,且两端铰接,通过调节杆的长度可实现圆环角度的调节,上部为三个直角三角板组成的直角反射器,用于反射卫星雷达波。本发明方便拆卸,方位与俯仰角度方便调节,结构简单,易于在不同地区推广使用。

    一种列车-轨道-隧道-土体耦合振动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345186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011183339.1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列车‑轨道‑隧道‑土体耦合振动试验系统,包括试验土箱、盾构隧道模型、列车模型、动力牵引装置和自动化控制机箱。试验土箱包括箱体、支撑、隔振的塑料泡沫板等;盾构隧道模型包括3D打印制作隧道管片、轨道等,隧道管片为拼装式,贴近真实盾构隧道,通过更换隧道管片可满足各种隧道损伤工况试验;列车模型包括车体、载重块等;动力牵引装置包括支架、电机、传动履带等,给列车模型提供稳定的牵引动力,以模拟列车荷载;自动化控制机箱包括电机控制器、驱动器、电源开关等,可电脑编程实现对电机的自动化控制,确保列车匀速运行。本申请各系统相对独立、可扩展性强、模拟工况多,可以满足列车‑隧道‑土体耦合振动的科研试验。

    用于注浆检测的电磁波和冲击回波协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11425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629154.3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注浆检测的电磁波和冲击回波协同装置,包括升降座、探地雷达、第一升降组件、冲击头和冲击回波接收器;升降座可滑动安装在环向导轨上,其升降方向沿环向导轨的径向。探地雷达固定在升降座上,两个第一升降组件相对固定在探地雷达的两侧,冲击头和冲击回波接收器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一升降组件的端部;两个第一升降组件的一侧分别安装有两个超声测距传感器。上述用于注浆检测的电磁波和冲击回波协同装置,实现了基于电磁波法的探地雷达和冲击回波法的盾构隧道壁后注浆质量检测,检测得到的冲击回波结果可利用浅层介质的特点对电磁波法的结果进行校正和标定,并实现了检测的自动化、检测结果的高精度化,使用方便快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