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字钢矫直辊结构
    3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99968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655732.X

    申请日:2013-1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字钢轧制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工字钢矫直辊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高效率矫直工字钢的工字钢矫直辊结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工字钢矫直辊结构,上矫直辊外圆周壁面上设置有上矫齿,下矫直辊外圆周壁面上设置有下矫齿,所述上矫齿和下矫齿的齿形相同,上矫齿的上矫齿顶面和下矫齿的下矫齿顶面的齿顶面间距等于工字钢的腹板的厚度,工字钢的翼缘位于上矫齿顶面和下矫齿顶面两侧。将工字钢的腹板放置到下矫齿的下矫齿顶面上,上矫齿顶面和下矫齿顶面逐渐将工字钢的腹板压紧从而实现对工字钢的矫直。本发明可实现大批量连续的对工字钢进行矫直且结构简单,可以广泛应用于需要大批量矫直工字钢的生产场合。

    改善钢轨矫后断面均匀性装置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728503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128630.6

    申请日:2016-0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轨轧制领域,尤其是一种改善钢轨矫后断面均匀性装置布置结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让钢轨通长规格更加均匀,且降低残余应力,同时更稳定地将钢轨送入下一个工序的改善钢轨矫后断面均匀性装置布置结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改善钢轨矫后断面均匀性装置布置结构,包括待轧钢轨,包括水平矫直机和立式矫直机,所述水平矫直机和立式矫直机之间设置有钢轨规格均匀化装置,所述待轧钢轨依次经过水平矫直机、钢轨规格均匀化装置和立式矫直机。本发明对原有结构改动较小,但却可以在更高控制精度上改善产品的品质,尤其适用于高速钢轨矫直工艺之中使用。

    用于钢轨断面对称度的复合测量器

    公开(公告)号:CN105606060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119149.0

    申请日:2016-0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2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测量器,尤其是公开了一种用于钢轨断面对称度的复合测量器,属于钢轨轧制质量检测设备设计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能对轧制完成的成品钢轨的断面对称度进行准确测定的用于钢轨断面对称度的复合测量器。所述复合测量器包括对称度检测样板,所述的复合测量器还包括数字测距仪,在所述对称度检测样板上位于钢轨断面的腿尖处设置有测量间隙,所述的数字测距仪沿水平方向安装在与所述测量间隙相适应的对称度检测样板上;所述钢轨断面的腿尖处的对称度偏差通过所述的数字测距仪测定。

    用辊式矫直机矫直钢轨端部的矫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36249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849559.6

    申请日:2015-1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矫直方法,尤其是公开了一种用辊式矫直机矫直钢轨端部的矫直方法,属于轧钢生产工艺装备设计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在矫直过程中,能有效提高钢轨成材率的用辊式矫直机矫直钢轨端部的矫直方法。所述矫直方法钢轨的所述端部通过外延工序将矫直着力点外移后,再连同所述的钢轨一起在所述的辊式矫直机上一同矫直。

    获取轧后件的畸变片层的节点及外轮廓节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24809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310284348.3

    申请日:2013-0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获取轧后件的畸变片层的节点及外轮廓节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坯料模型K文件获取具有第一预设值的Z坐标的所有第一坯料节点和所有第一坯料节点的第一节点编号,从坯料K文件获取具有第二预设值的所有第二坯料节点和所有第二坯料节点的第二节点编号;从轧后件K文件获取与所述第一节点编号相同的第一轧后件节点以及与所述第二节点编号相同的第二轧后件节点;在坯料K文件或者轧后件K文件中,搜索仅由预定节点构成的单元体和对应的单元体编号;在轧后件K文件中,保留获取的第一轧后件节点、第二轧后件节点以及搜索到的单元体,删除未被选取的轧后件节点和未被搜索到的单元体,从而得到轧后件的片层K文件。

    钢轨腰厚的参数化公差判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21153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228176.7

    申请日:2015-05-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2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轨腰厚的参数化公差判定方法,解决现有钢轨扫描断面轮廓腰厚的参数化公差判定方法误差大的问题。钢轨腰厚的参数化公差判定方法:首先在钢轨扫描断面轮廓轨底选取n个点,拟合得到轨底拟合直线方程;其次,将轨底拟合直线方程平移至轨腰圆弧的两侧,分别与左侧轨腰圆弧和右侧轨腰圆弧相交并形成左腹区和右腹区,分别在左腹区和右腹区内选点计算得到钢轨腰厚;最后,将计算得到钢轨腰厚与钢轨腰厚标准值、公差进行比较判定。通过本发明所述方法,计算误差小,误差在0.07mm以内,而且本发明所述方法可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有利于提高钢轨检测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人工测量比例,提高生产节奏。

    工字钢多对共轭孔型轧辊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84999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410095.9

    申请日:2015-07-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字钢多对共轭孔型生产方法领域,尤其是一种工字钢多对共轭孔型轧辊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对孔型的配置位置的确定;b、按常规配置方法进行该架轧机所有孔型的配置;c、确定保证各孔轧件出钢平直时的孔型压力配置值;d、检查各孔压力配置方向的一致性;e、确定下轧制线各孔型的综合压力配置值;f、对单独用孔型K7的配辊位置的确定。本发明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推广前景,可以很大程度的对现有的出钢弯曲缺陷进行修正,从而保证出钢品质在整体上的大幅度提高。本发明适用于在三辊横列式轧机开发工字型钢等品种上的应用,且有2-3对共轭孔型以大幅度节省轧辊有效使用长度。

    轧后件顺序拉伸成体的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10077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84565.2

    申请日:2013-0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对轧后件的节点进行排序进而拉伸成体的建模方法。本方法包括:获得第一轧后件的任意层的节点的编号和坐标;将获得的所有的节点的X、Y、Z坐标中的Z坐标的原始值替换为零;按照Y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对获得的所有节点进行排序,对Y坐标相同的节点,按照X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并且对排序后的节点从1开始依次重新编号,进而将已经排序且重新编号的节点作为第二轧后件的第1层的节点;根据第二轧后件的第1层的节点、预设的片层单元的厚度a和第二轧后件的层数b来获得第二轧后件的第2层到第b层的节点;利用第二轧后件的第1层到第b层中的各对相邻的层的节点,按照预定单元体构建方式形成单元体。

    构建钢轨规格调整量模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59452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910244235.8

    申请日:2019-0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轧钢生产领域,公开了一种构建钢轨规格调整量模型的方法,用以提高钢轨轧制过程中钢轨规格的控制精度。本发明首先计算钢轨轧制过程中的规格调整量,然后采用非换辊期间前后两支钢轨轧制过程的相同参数间的差值作为自变量,计算钢轨轧制过程中辊的压下量增量;再通过相关性分析确定规格调整量所对应的符合相关性要求的压下量增量类别;之后针对规格调整量以及其所对应的压下量增量类别,运用最小二乘多元回归算法建立规格调整量‑压下量增量模型;最后利用建立的规格调整量‑压下量增量模型进行钢轨轧制调整。本发明适用于钢轨规格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