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52942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110211512.2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L58/26 , H01M10/44 , H01M10/613 , H01M10/625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充电装置和快速充电方法,在对固体电池快速充电时的效率优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快速充电装置,具有:充电部,其对作为二次电池的固体电池供应电流;温度获取部,其获取固体电池的温度;及,控制部,其在由温度获取部所获取的温度在规定温度以上时,进行冷却固体电池的控制。控制部,在表示固体电池相对于固体电池的内部电阻的温度变化的曲线中,检测多个拐点,规定温度是多个拐点之中的与高温侧的拐点对应的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005420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1980023179.3
申请日:2019-03-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5 , H01M50/20 , H01M50/409 , H01M10/05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电池,即使在构成固体电池的各层的厚度产生偏差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在这些层上产生裂纹。一种固体电池,其具备多个固体电池单体,所述固体电池单体具备正极层、负极层、及被夹持在前述正极层与前述负极层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前述固体电池具备应力缓解层,所述应力缓解层缓解对前述固体电池施加的应力,与前述应力缓解层相接的其他层中的前述应力缓解层侧的表面的平面度公差为100μm以上、及/或与前述应力缓解层相接的其他层中的前述应力缓解层侧的表面的平行度公差为100μm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1864274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010248086.5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3 , H01M10/0562 , H01M4/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成品率良好地制造、初始性能的偏差少、寿命长的全固态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全固态电池具有从第一端向第二端延伸的电极层叠片材被卷绕而成的扁平状的层叠构造,电极层叠片材以使第一连结部与第二连结部在俯视时对置的方式配置第一片材与第二片材,在第一连结部与第二连结部之间沿长度方向交替形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第一区域依次层叠有第一固体电解质片材、第一极、第二固体电解质片材及第二极片,该第二区域依次层叠有第二极片、第一固体电解质片材、第一极及第二固体电解质片材,电极层叠片材以第一端为中心进行卷绕,从而第一极与第二极片以在俯视时重叠的方式交替层叠。
-
公开(公告)号:CN113437445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110294421.X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533 , H01M50/53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在将锂离子二次电池的集电体极耳捆束来与引线端子接合时,能够防止电极端部的破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具备:锂离子二次电池本体,其在反复配置有具备正极集电体的正极、固体电解质及具备负极集电体的负极的层叠体中,集电体从层叠体的端面各自向同一方向引出,而构成多个集电体极耳;及,引线端子,其与多个集电体极耳电连接;并且,集电体极耳与引线端子是经由导电性极耳引导零件来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449757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294431.X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74 , H01M4/04 , H01M50/574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高、且能量密度高的固体电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电池用电极,具有金属多孔体也就是集电体、及填充在集电体中的电极复合材料,在集电体的端部形成有未填充电极复合材料的复合材料未填充区域,在复合材料未填充区域的一部分上设置有熔丝功能部,所述熔丝功能部的与端部方向正交的剖面上的金属的总剖面面积,比复合材料未填充区域中的其他部分小。
-
公开(公告)号:CN113889718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0743946.7
申请日:2021-07-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583 , H01M50/531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高、且能量密度高的电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1),其包括:层叠体(100),由具有正极集电体(22)的正极(20)、固体电解质(30)及具有负极集电体(12)的负极(10)反复配置而成,正极集电体(22)与负极集电体(12)中的至少任一者分别从层叠体(100)的端面被引出,而构成多个集电体极耳(12a‑12d或22a‑22d);外装体(300),收容层叠体(100);及,引线端子(200),与上述多个集电体极耳电连接,一部分从外装体(300)延伸至外部;引线端子(200)与配置在外装体(300)的内部的第一过电流阻断部(210)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3745744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569373.0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258 , H01M50/204 , H01M50/209 , H01M50/242 , H01M50/244 , H01M50/264 , H01M50/103
Abstract: 本发明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容易地进行固体电池单体的定位,并可以抑制层叠体的位置偏移的固体电池模组及固体电池单体。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电池模组(1),其具有:多个固体电池单体(10),具有固体电池(11)、及收容固体电池(11)的外装体(12);绝缘部件(14);及,载置板(4),载置多个固体电池单体(10);固体电池(11)具备具有负极层、固体电解质层及正极层的层叠体(110)、以及集电体极耳(13),绝缘部件(14)配置在层叠体(110)的除了配置有集电体极耳(13)的侧面之外的其它侧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13725523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551971.5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103 , H01M50/121 , H01M50/124 , H01M50/126
Abstract: 本发明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单体及电池模组,可以防止电池单体彼此的位移,而容易地将其固定,并且可以施加均匀的约束载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单体(10)及电池模组(1),所述电池单体(10)具备电池(11)、及收容电池(11)的外装体(12),外装体(12)与电池(11)紧密接触而被固定,在外装体(12)的最外层(L2)的至少一部分上设置有低熔点树脂层;所述电池模组(1)是层叠多个电池单体(10)而成,在构成多个电池单体(10)的相邻的侧面的外装体(12)的最外层(L2)上,分别设置有低熔点树脂层。
-
公开(公告)号:CN113451637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307365.9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5 , H01M50/531 , H01M50/536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可以防止在捆束锂离子二次电池的集电体极耳并与引线端子接合时,集电体极耳破裂或断开,并同时保证集电体极耳与引线端子的电连接、及物理连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具备:锂离子二次电池主体,其在反复配置有具备正极集电体的正极、固体电解质、及具备负极集电体的负极的层叠体中,两极的至少一方的集电体从层叠体的端面各自向相同方向引出,而构成多个集电体极耳;及,引线端子,其与捆束后的多个集电体极耳连接。在多个集电体极耳捆束后与引线端子接合的接合处位置,分散在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的两处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3410525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280250.5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5 , H01M10/0566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蓄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所述蓄电装置的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中含浸有相互不同种类的电解液。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蓄电装置1具备:负极2,其包含有机系电解液21;正极3,其包含水系电解液31;及,固体电解质4,其位于负极2与正极3之间。负极2是整个所述负极2被密封。蓄电装置1具备密封部件5,所述密封部件5设置于负极2的周围,并密封所述负极2。固体电解质4是包含密封材的成对的固体电解质,并以负极2位于所述固体电解质4彼此之间的方式,与密封部件5一起密封所述负极2。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