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04053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110608934.3
申请日:2021-06-01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IPC: G01V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横缆拖曳式三维地震采集装置及其方法,包括展开装置组件、信号采集组件和数字地震电缆组件,通过两个拖体分离器展开一条采集横缆,将若干条数字地震电缆组件与采集横缆相连接,缩短了电缆间距,提高三维地震采集的横向分辨率,在运行过程中刀片能将挂在尾翼上的漂浮物切断,通过第一粉碎叶片和第二粉碎叶片粉碎后排出到外部,避免产生堵塞,同时,惯性轮在旋转过程中保持尾翼的稳定,从而使数字地震电缆组件的运动状态保持稳定,解决了目前海洋人工反射地震探测存在的探测的横向分辨率较低以及漂浮物容易挂在电缆尾翼上,导致电缆运动过程不稳定,容易出现与相邻的电缆缠绕以及晃动幅度过大导致采集数据不精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931088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188443.3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海洋高分辨率地震数据涌浪相关静校正量快速估算方法,包括:抽取共偏移距道集记录;得到各叠前炮集记录的海底反射波同相轴实际时距曲线;获取海底水深地形数据;根据所述海底水深地形数据和观测系统参数,计算各叠前炮集记录的海底反射波同相轴理论时距曲线;对所述海底反射波同相轴理论时距曲线与海底反射波同相轴实际时距曲线求差,获取叠前炮集记录各地震道的涌浪相关静校正量。本发明根据海底反射地震记录和观测系统参数对涌浪相关的静校正量进行快速估算,能够有效改善现场处理地震成像剖面的分辨率和信噪比,为外业地震资料现场质量评定和施工方案优化提供高效且可靠的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5571308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437022.5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水下飞行运载器的垂直线列阵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海洋监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运载器本体、推流器和耦合底座,运载器本体包括控制舱、浮力调节舱和盘线舱,控制舱的内部设置有采集控制器和运载器控制器,控制舱的顶部设置有海流计、矢量水听器、温盐深传感器、通讯定位天线和弹射标,浮力调节舱设置于控制舱的下方,盘线舱设置于控制舱的一侧,盘线舱的内部设置有绕线辊、伺服电机和垂线阵,垂线阵收起时卷绕于绕线辊的外表面,推流器设置有至少四个,耦合底座设置于运载器本体的底部,该装置通过运载器本体搭载垂线阵及矢量水听器,可实现水下飞行移动及坐底观测的功能,布放简单,行动便捷,隐蔽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3267807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110538762.7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海底震源及海底探测系统。海底震源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承压仓、第二承压仓和第三承压仓;第一承压仓内设置有中央控制单元、水声通讯单元、子波记录单元;第二承压仓内设置有能量供给单元;第三承压仓内设置有地震波激发单元。海底探测系统包括间隔设置的若干海底震源及海底地震仪。本发明提供的震源工作时位于海底,不需要调查船拖曳作业,不需要调查船提供能源,工作时被置放于海底,工作后可被回收,在海底激发地震波,避免了地震波激发后在海水中远距离传播导致的能量损失,提高了地层穿透深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290013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010224262.1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震缆检测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主机;标定检波器;信号激发模块,与主机通信,接收主机的指令以产生地震波模拟信号;信号处理模块,接收信号激发模块产生的地震波模拟信号,转换为地震缆检波器可接收信号,可分别传递至标定检波器和待测地震缆检波器;信号采集模块,与标定检波器或待测地震缆检波器进行通信,接收标定检波器和待测地震缆检波器的反馈信号,并传递至主机;所述主机根据标定检波器和待测地震缆检波器的反馈信号,比较生成检测结果。检测方法为通过标定检波器信号与待测地震缆检波器信号的比较,生成地震缆是否合格的检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98708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435822.2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海底多波震源和海底探测系统。海底多波震源包括承压仓和支架,承压仓内设置有高压脉冲单元、水声通讯单元和控制器,支架上安装有震源抵进机构;高压脉冲单元包括四路放电通路;震源抵进机构包括抵进头;所述抵进头包括抵进头主体,沿抵进头主体外周均匀布置有四个振子,每个振子连接一路放电通路;控制器包括中央控制单元,连接多路放电通路,可控制任意一路放电通路的通断,控制器被配置为可在剪切波模式和压缩波模式控制放电通路通断;在剪切波模式下,同时控制任意两路放电通路连通,在压缩波模式下,控制四路放电通路同时连通。海底探测系统包括上述的海底多波震源。该震源既可以激发压缩波,又可以激发剪切波,分辨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290013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224262.1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震缆检测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主机;标定检波器;信号激发模块,与主机通信,接收主机的指令以产生地震波模拟信号;信号处理模块,接收信号激发模块产生的地震波模拟信号,转换为地震缆检波器可接收信号,可分别传递至标定检波器和待测地震缆检波器;信号采集模块,与标定检波器或待测地震缆检波器进行通信,接收标定检波器和待测地震缆检波器的反馈信号,并传递至主机;所述主机根据标定检波器和待测地震缆检波器的反馈信号,比较生成检测结果。检测方法为通过标定检波器信号与待测地震缆检波器信号的比较,生成地震缆是否合格的检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732627B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810322249.2
申请日:2015-12-17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同济大学 ,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IPC: G01V3/08
Abstract: 一种海底坐底式测量设备触底过程的组合判别方法,包括在坐底式测量设备上安装水下磁性触发开关与声速测量器件,利用磁性触发开关的磁力部件和开关元件的相对位置变化来判别设备是否坐底;基于声速在空气中和水中的巨大差异,利用声速测量器件来判别设备处于空气中还是水中;利用磁性触发开关的两个输出(触底信号和非触底信号)和声速测量器件的两个输出(空气声速和水声速),区分出设备从调查船甲板到海底的四种状态:甲板停放状态、甲板起吊状态、水下起吊状态和海底坐底状态。本发明原理简单,可操作性强,易于实现;可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如磁性触发开关、微型CTD或微型SVP(用于声速测量)等;大幅提高可靠性,避免误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9335604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84221.X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底爬行式多波震源系统,属于地球物理技术领域,该海底爬行式多波震源系统包括:海底爬行平台、综合控制模块、震源控制模块、横波发射阵和纵波发射阵;所述海底爬行平台呈扁平状,底部设有多个履带轮,用于在海底爬行前进;平台上部设有密封舱体,用于容纳各种控制设备;所述综合控制模块设置在密封舱体内,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电源管理单元;中央处理器与存储器电连接,用于存储和执行控制程序;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电源管理单元用于管理系统的供电;所述震源控制模块设置在密封舱体内;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在海底激发横波,用于横波地震勘探,提高沉积层结构刻画能力和沉积层性质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64444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73837.X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青岛海洋科技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海底爬行器的多分量磁法探测系统,属于地球物理技术领域,包括:调查船、海底爬行器、总场磁力仪、矢量磁力仪、自容式磁力仪以及定位信标,其中,所述调查船与海底爬行器通过牵引绳连接,所述海底爬行器尾部设置有拖拽缆,所述总场磁力仪、矢量磁力仪、自容式磁力仪以及定位信标固定在所述拖拽缆上,所述总场磁力仪、矢量磁力仪、自容式磁力仪组合形成磁传感器阵列,所述海底爬行器内设置有电源和数据采集预处理芯片,所述电源用于给所述磁传感器阵列供电,所述数据采集预处理芯片通过数据线缆连接并与所述磁传感器阵列通信,包括采集所述磁传感器阵列的实时数据以及对所述磁传感器阵列发送控制命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