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24858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73687.2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青岛海洋科技中心
IPC: G01V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海底爬行器的电磁探测系统,属于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领域,包括:调查船、海底爬行器、发射天线、接收节点阵列、控制芯片以及电源,所述调查船与海底爬行器通过牵引绳连接,所述海底爬行器尾部设置有拖拽缆,所述发射天线、接收节点阵列固定在拖拽缆上,所述控制芯片和所述电源均设置在所述海底爬行器的集成电子舱内;所述电源为海底爬行器、发射天线、接收节点阵列、控制芯片提供电能,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发射天线、所述接收节点阵列以及所述海底爬行器的动力系统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内设置有电磁探测干扰补偿模块,用于对所述接收节点阵列接收到的反射波进行干扰排除和补偿。解决了现有技术探测精度不够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2485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773687.2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青岛海洋科技中心
IPC: G01V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海底爬行器的电磁探测系统,属于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领域,包括:调查船、海底爬行器、发射天线、接收节点阵列、控制芯片以及电源,所述调查船与海底爬行器通过牵引绳连接,所述海底爬行器尾部设置有拖拽缆,所述发射天线、接收节点阵列固定在拖拽缆上,所述控制芯片和所述电源均设置在所述海底爬行器的集成电子舱内;所述电源为海底爬行器、发射天线、接收节点阵列、控制芯片提供电能,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发射天线、所述接收节点阵列以及所述海底爬行器的动力系统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内设置有电磁探测干扰补偿模块,用于对所述接收节点阵列接收到的反射波进行干扰排除和补偿。解决了现有技术探测精度不够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4444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73837.X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青岛海洋科技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海底爬行器的多分量磁法探测系统,属于地球物理技术领域,包括:调查船、海底爬行器、总场磁力仪、矢量磁力仪、自容式磁力仪以及定位信标,其中,所述调查船与海底爬行器通过牵引绳连接,所述海底爬行器尾部设置有拖拽缆,所述总场磁力仪、矢量磁力仪、自容式磁力仪以及定位信标固定在所述拖拽缆上,所述总场磁力仪、矢量磁力仪、自容式磁力仪组合形成磁传感器阵列,所述海底爬行器内设置有电源和数据采集预处理芯片,所述电源用于给所述磁传感器阵列供电,所述数据采集预处理芯片通过数据线缆连接并与所述磁传感器阵列通信,包括采集所述磁传感器阵列的实时数据以及对所述磁传感器阵列发送控制命令。
-
公开(公告)号:CN113433590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634854.5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地震采集电缆及其工作方法,包括横向采集电缆组件、竖向采集电缆组件、前导缆和控制组件,通过控制组件中和采集电缆组件中设置的第一陀螺仪传感器、第二陀螺仪传感器和第三陀螺仪传感器分别采集调查船和拖缆的前端和后端的方向数据,在第二陀螺仪传感器和第三陀螺仪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第一陀螺仪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不一致时,通过采集电缆组件的位置修正组件修正拖缆后端的位置,使调查船和拖缆的行进方向相同,调查船和拖缆的位置始终保持平行,使相邻的两条拖缆的位置保持平行,解决了传统的三维地震探测存在的在调查船转向以及海浪等影响,容易导致拖缆容易缠绕在一起,造成拖缆的损坏和导致采集数据不精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3333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89948.0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沉积物声学数据采集装置的稳压结构,涉及海洋沉积物探测技术领域。一种沉积物声学数据采集装置的稳压结构包括浮箱、水下安装机构、升降机构、辅助测量仪器和配重球,利用配重球实现浮箱在海水中的稳定,配合升降机构的动力端驱动收卷端实现收放缆上配重球的升降动作,使浮箱的重心发生升降,以满足在海水不同力度冲击下浮箱的稳定性,利用水下安装机构、升降机构的固定端、升降机构的收放缆和配重球,使辅助测量仪保持稳定状态,利用浮箱和水下安装机构以及升降机构的固定端之间的转动连接,使浮箱在海水的冲击下可发生自转,继而对海水的冲击力起到一定的卸力作用,进一步提升浮箱的稳定性以及辅助测量仪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01357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1400496.2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底沉积物采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海底软质泥层沉积物自动采样装置,包括底板、采样泵和多个采样筒,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和密封箱,多个所述采样筒均设置于底板的上表面且依次接触连接,所述密封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贯穿至密封箱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卡板,多个所述采样筒的内部卡接设置于挡板以及卡板之间,每个所述采样筒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过滤板,每个所述采样筒都右端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采样泵固定连接于密封箱的顶部,所述采样泵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吸水管。该海底软质泥层沉积物自动采样装置及方法,能够对采集的沉积物分级收纳,便于对不同尺寸范围内的沉积物进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571308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437022.5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水下飞行运载器的垂直线列阵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海洋监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运载器本体、推流器和耦合底座,运载器本体包括控制舱、浮力调节舱和盘线舱,控制舱的内部设置有采集控制器和运载器控制器,控制舱的顶部设置有海流计、矢量水听器、温盐深传感器、通讯定位天线和弹射标,浮力调节舱设置于控制舱的下方,盘线舱设置于控制舱的一侧,盘线舱的内部设置有绕线辊、伺服电机和垂线阵,垂线阵收起时卷绕于绕线辊的外表面,推流器设置有至少四个,耦合底座设置于运载器本体的底部,该装置通过运载器本体搭载垂线阵及矢量水听器,可实现水下飞行移动及坐底观测的功能,布放简单,行动便捷,隐蔽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1208561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014657.9
申请日:2020-01-07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时变子波与曲波变换约束的地震声波阻抗反演方法,属于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对二维零偏移距地震数据进行改进广义S变换,并利用谱模拟技术由时频谱提取时变子波;根据反射系数的稀疏性,基于时变子波进行L1范数约束的反射系数反演,得到高精度的反射系数数据;根据连续地层模型,以反射系数反演结果为输入数据,构建并求解基于曲波变换约束的多道声波阻抗反演目标函数,获得横向增强的相对声波阻抗剖面。本发明方法采取稀疏表示与稀疏约束正则化的策略,利用了曲波变换的多尺度性和多方向性,同时充分利用了地震子波的时变性,从而保证反演出的相对声波阻抗结果能够为后续地下地层岩性解释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407148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011456608.7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用绳缆电动收纳装置及方法,属于海上绳缆收纳技术领域,该一种船用绳缆电动收纳装置包括控制装置、收纳机构和制动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机柜、罩体、第一驱动电机、连接杆、吸风机、控制器和变压器,所述机柜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机柜的内部分隔成第一腔部和第二腔部,所述第一腔部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罩体,所述罩体的两侧均连通有进风管,两个所述进风管的一端均贯穿所述机柜并延伸至所述机柜的外侧,第二驱动电机停止驱动,驱动轴持续带动回转盘旋转,此时,气缸驱动伸缩杆推动滑轨沿移动外侧的滑槽内滑动,可使第二夹块沿移动内侧的滑槽内滑动,通过阻力片对驱动轴产生摩擦力,使得驱动轴达到缓慢减速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04615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642217.3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Inventor: 李先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漂浮式海洋噪声监测设备,具体涉及海洋噪声监测技术领域,包括浮标以及安装在浮标底部的连杆,连杆的底端设置有相互安装的壳体一和壳体二,壳体二侧壁上的圆周方向转动连接有多个转盘,转盘上安装有安装板,转盘上安装有水听器阵列;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多个转盘旋转,从而改变海水流动时冲击安装板的角度。本发明通过将安装板设置成可转动调节角度的方式,并设置多个安装板,一方面可以扩大监测噪声的范围,另一方面通过调节安装板的角度能够减小安装板表面迎击海浪的接触面,减小冲击角度,从而能够使设备更加稳定,不需要降低重心,相较于降低重心的方式来说,稳定性成倍提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