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32627B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810322249.2
申请日:2015-12-17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同济大学 ,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IPC: G01V3/08
Abstract: 一种海底坐底式测量设备触底过程的组合判别方法,包括在坐底式测量设备上安装水下磁性触发开关与声速测量器件,利用磁性触发开关的磁力部件和开关元件的相对位置变化来判别设备是否坐底;基于声速在空气中和水中的巨大差异,利用声速测量器件来判别设备处于空气中还是水中;利用磁性触发开关的两个输出(触底信号和非触底信号)和声速测量器件的两个输出(空气声速和水声速),区分出设备从调查船甲板到海底的四种状态:甲板停放状态、甲板起吊状态、水下起吊状态和海底坐底状态。本发明原理简单,可操作性强,易于实现;可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如磁性触发开关、微型CTD或微型SVP(用于声速测量)等;大幅提高可靠性,避免误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6405656B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510962818.6
申请日:2015-12-17
Applicant: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同济大学 ,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IPC: G01V3/08
Abstract: 一种海底坐底式测量设备触底过程的组合判别方法及装置,包括在坐底式测量设备上安装水下磁性触发开关与声速测量器件,利用磁性触发开关的磁力部件和开关元件的相对位置变化来判别设备是否坐底;基于声速在空气中和水中的巨大差异,利用声速测量器件来判别设备处于空气中还是水中;利用磁性触发开关的两个输出(触底信号和非触底信号)和声速测量器件的两个输出(空气声速和水声速),区分出设备从调查船甲板到海底的四种状态:甲板停放状态、甲板起吊状态、水下起吊状态和海底坐底状态。本发明原理简单,可操作性强,易于实现;可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如磁性触发开关、微型CTD或微型SVP(用于声速测量)等;大幅提高可靠性,避免误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8732627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322249.2
申请日:2015-12-17
Applicant: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同济大学 ,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IPC: G01V3/08
Abstract: 一种海底坐底式测量设备触底过程的组合判别方法,包括在坐底式测量设备上安装水下磁性触发开关与声速测量器件,利用磁性触发开关的磁力部件和开关元件的相对位置变化来判别设备是否坐底;基于声速在空气中和水中的巨大差异,利用声速测量器件来判别设备处于空气中还是水中;利用磁性触发开关的两个输出(触底信号和非触底信号)和声速测量器件的两个输出(空气声速和水声速),区分出设备从调查船甲板到海底的四种状态:甲板停放状态、甲板起吊状态、水下起吊状态和海底坐底状态。本发明原理简单,可操作性强,易于实现;可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如磁性触发开关、微型CTD或微型SVP(用于声速测量)等;大幅提高可靠性,避免误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6405656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510962818.6
申请日:2015-12-17
Applicant: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同济大学 ,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IPC: G01V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90/344 , G01V3/08
Abstract: 一种海底坐底式测量设备触底过程的组合判别方法及装置,包括在坐底式测量设备上安装水下磁性触发开关与声速测量器件,利用磁性触发开关的磁力部件和开关元件的相对位置变化来判别设备是否坐底;基于声速在空气中和水中的巨大差异,利用声速测量器件来判别设备处于空气中还是水中;利用磁性触发开关的两个输出(触底信号和非触底信号)和声速测量器件的两个输出(空气声速和水声速),区分出设备从调查船甲板到海底的四种状态:甲板停放状态、甲板起吊状态、水下起吊状态和海底坐底状态。本发明原理简单,可操作性强,易于实现;可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如磁性触发开关、微型CTD或微型SVP(用于声速测量)等;大幅提高可靠性,避免误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8562941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810560263.6
申请日:2015-12-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山东拓普液压气动有限公司
IPC: G01V3/00 , G01N29/032
Abstract: 自动进行水气介质识别的触底传感器进行触底识别的方法,传感器包括前后两个仓室,前后仓室之间有一条间隙;前后仓室内部分别安装发射和接收超声晶片,两种晶片分别位于上述间隙两侧,仓室内还有磁性接近开关和由微功耗单片机、超声检测模块、触底检测模块三部分组成的检测电路。其方法包括将传感器安装在坐底式设备的吊装机构上,利用磁力部件与磁性接近开关的距离变化检测是否坐底,利用空气和水中超声波的衰减差异检测是否入水。本发明采用超声检测和磁性开关相结合的方法,杜绝了调查船甲板上触底过程导致的误操作;采用微功耗单片机大大提高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传感器的四种信号状态可以拓展应用到海洋测量仪器作业过程的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16520431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805622.0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浅表海底沉积物宽频分层声速结构构建方法、装置和介质,浅表海底沉积物宽频分层声速结构构建方法通过获取海底沉积物所在海域的海底浅层分层结构信息,实现基于对海底沉积物的浅地层剖面的分层约束,从而利用相对高频的原位声速值对反演声速值进行校正,可以构建水平变化的海底分层宽频声速结构,相对于目前的直接测量方法,实施例中的浅表海底沉积物宽频分层声速结构构建方法除了能够获取海底沉积物的浅表层的高频声速,还能够获取水平不变的低频分层声速结构,实现更宽频域范围内声速结构的构建,即所构建的海底声速结构具备宽频特性。本发明广泛应用于海底沉积物声学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571308B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37022.5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水下飞行运载器的垂直线列阵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海洋监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运载器本体、推流器和耦合底座,运载器本体包括控制舱、浮力调节舱和盘线舱,控制舱的内部设置有采集控制器和运载器控制器,控制舱的顶部设置有海流计、矢量水听器、温盐深传感器、通讯定位天线和弹射标,浮力调节舱设置于控制舱的下方,盘线舱设置于控制舱的一侧,盘线舱的内部设置有绕线辊、伺服电机和垂线阵,垂线阵收起时卷绕于绕线辊的外表面,推流器设置有至少四个,耦合底座设置于运载器本体的底部,该装置通过运载器本体搭载垂线阵及矢量水听器,可实现水下飞行移动及坐底观测的功能,布放简单,行动便捷,隐蔽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1123173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257126.6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IPC: G01R33/02 , G01R33/032 , G01S19/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浮标的深远海磁力异常探测系统及探测方法,该系统包括浮标,所述浮标的仪器舱内设有数据采集器、姿态传感器、波浪传感器、三分量磁通门传感器和铯光泵磁力传感器,所述浮标顶部安装北斗通信终端和GNSS定位设备;该方法通过对浮标干扰磁场以及海水背景磁场的计算,可以消除存在的干扰,且灵敏度高,能够正确地识别目标,并直接准确地测定目标的方位,为预警和攻击等军事行动提供准确的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412654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89836.7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地震数据采集控制装置,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通讯模块、测试模块和数据模块,有效执行地震数据的采集、信号转化、存储和传输,保证了地震数据采集的精密性,从而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可采信度。多个采集通道的设置,每个采集通道对应适当数量的地震数据采集元件即水听器,有效压制了数据采集中的随机噪声,进一步保证了数据采集的精密性,从而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可采信度,使得勘探能够获得良好的探测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964443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76210.X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海底爬行器的地球物理探测系统,属于地球物理技术领域,包括:调查船、海底爬行器、重力仪、浅地层剖面仪、地震仪震源、地震仪接收阵列以及控制芯片,其中,所述调查船与海底爬行器通过牵引绳连接,所述海底爬行器尾部设置有拖拽缆,相关仪器依次固定设置在所述拖拽缆上;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海底爬行器的驱动单元以及其他仪器电连接并进行数据交互;所述控制芯片内设置有地球物理探测控制模块,用于设置地震仪震源的参数,以及对接收器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最终得到地球物理探测数据并利用数据传输设备用于将所述地球物理探测数据发送给调查船。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海底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存在的精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