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80432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10077839.8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F6/N2混合电气设备泄漏特性试验方法,它包括步骤1、搭建实验平台;步骤2、基于实验平台进行不同压强的同一配比SF6/N2混合气体的扩散试验;步骤3、SF6/N2在试验平台下充气方式不同的扩散试验;步骤4、基于实验平台进行相同压强不同混合比下SF6/N2的扩散试验;步骤5、基于试验平台的SF6/N2混合气体泄漏试验;解决了由于SF6和N2密度差异较大,存在当电气设备充入一定比例的SF6和N2进行混合,充气顺序不同是否会影响到二者混合均匀的时间,从而影响到设备的绝缘强度,以及在设备微漏后是否可以按照同样比例补充混合气体,从而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102031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991158.8
申请日:2018-08-28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油浸式变压器故障检测方法,它包括:步骤1、将油浸式变压器的运行故障进行分类;步骤2、根据油浸式变压器的结构选择金属和非金属元素;步骤3、将故障类型进行编码;步骤4、采集金属和非金属含量数据;通过采集故障变压器油及运行变压器油的金属和非金属含量数据,建立神经网络需要的训练和测试样本;步骤5、将数据进行分类;建立变压器故障状态和正常运行状态与变压器油中金属和非金属含量的关系表;步骤6、基于神经网络对变压器故障进行判别;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通过油中溶解气体的分析发现的变压器故障存在滞后;溶解气体后异常不明显无法准确的判断变压器的绝缘状况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298506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312434.3
申请日:2018-04-09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1B17/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介质放电的油浸式六氟化硫降解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它包括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2),高频交流电压源(1)与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的外电极和内电极通过导线连接;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一端连接进气口;另一端与碱液吸收池(4)连接;所述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2)放置在封闭油箱(3)内,封闭油箱(3)内充满有变压器油;解决了现有技术仅针对六氟化硫气体进行收集、提纯和储存,并没有实现六氟化硫的分解与安全排放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807670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303168.9
申请日:2016-05-10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5B1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污染”泵回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包括气室、真空泵、压缩泵和快速接头二,气室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电磁阀一和真空泵,通过气体排出管路依次连接有压缩机、电磁阀三和快速接头一,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电磁阀四和用于尾气回收的快速接头二。本发明通过真空泵将气室内形成真空,通过真空的负压差将快速接头二连接的检测设备尾气进行回收,并通过压缩机收集到尾气回收装置或抽采样气的设备本体中,从而实现气体的“零污染”检测排放,大大降低环境污染,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污染问题,且针对打回设备本体时还能够形成无污染的气体再利用,保证本体设备的气体利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030018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110285804.0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21/39 , G01N21/3504 , G01N21/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多种创新方法复合指向光学综合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对当前SF6气体组分检测装置原理进行分析,获得系统存在的问题;对系统的功能模型分析,得到功能模型存在的问题;对系统采用因果链分析获得根本原因并产生启示方案1‑5;对系统通过最终理想解分析获得最终理想解;对系统进行资源分析,获得新系统中能够利用的资源;对系统的功能模型进行重复性裁剪及其进一步的替代性裁剪,分别获得启示方案6‑7;采用技术矛盾工具得到启示方案8‑12;采用知识效应库得到启示方案13‑15;对所有方案汇总评价获得光学综合检测方法。本发明为SF6光学综合检测方法指明研发方向,避免试错,节约解决问题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5814747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211433577.2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潘云 , 王明伟 , 张倩 , 张英 , 兰智菲 , 姜慧灵 , 刘喆 , 余鹏程 , 肖浩宇 , 陈舸 , 蒲曾鑫 , 王胜华 , 刘田威 , 杨维琪 , 陶用伟 , 杨仕梭 , 赵世钦 , 黄欢 , 毛先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阳离子改性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和产品及其应用,包括,将吸附剂煅烧活化,冷却至室温,制得活化后的吸附剂;配制浓度为0.2~0.4mol/L的硝酸铜溶液;将活化后活化后的吸附剂加入硝酸铜溶液,搅拌,避光静置48~72h;抽滤并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得到所述吸附剂;铜离子的附着导致原来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大幅降低,从而降低对SF6分解产物气体分子的吸附,而引入的铜离子亲水性增加了其对水分子的吸附,能保证长时间内检测到SF6分解产物的准确性,从而正确判断SF6设备运行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427473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483307.7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B01D53/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介质阻挡放电降解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带式油冷的介质阻挡放电降解装置,包括壳体机构,其包括中框,所述中框两端内设置有隔板,且所述中框两端开口处设置有挡板,所述隔板之间设置有反应矩阵,所述反应矩阵由反应器构成;冷却机构,其包括滚筒,所述滚筒与反应器转动套接,且所述滚筒内壁与反应器外壁之间设置有导热片。该冷却机构完全基于现有的介质阻挡放电降解装置结构特点而设计,无需对现有设备结构大幅度修改即可低成本完成改进,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还安全稳定,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介质阻挡放电降解设备的简易风冷散热无法保障设备在长时间、高负荷状态下运行安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233316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0961894.X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31/10 , G01N30/02 , G01N30/72 , G01N21/35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电压绝缘技术和环境保护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TiO2颗粒填充DBD降解SF6的性能评估方法包括,选择纳米TiO2颗粒为填充介质,并基于DBD研究SF6的等离子体放电分解过程,利用检测区域离线分析SF6浓度,通过示波器测量放电功率;根据DBD等离子体降解技术评估DBD对SF6的降解效果;通过GC‑MS测量的降解产物对TiO2填充介质的催化效果进行性能评估。本发明为高效处理SF6气体研究提供了实验及理论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840180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657953.4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21/3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SF6设备中特征组分光谱吸收特性检测精度的方法,包括,在变压力和变温度条件下,测定SF6设备中特征组分的光谱吸收特性,建立温度和压力对吸光度影响的线性关系;通过线性关系对吸光度补偿,提高检测设备在不同环境下的精度。本发明通过线性关系实施对吸光度的补偿,保证装置在不同环境下都能维持高精度检测,为研制光学检测特征组分装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666280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512378.9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贵州大学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14 , G06N3/006 , G06F18/2411 , G06N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GIS设备PD类型识别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方苍鹰算法优化SVM的GIS设备PD类型判定方法及系统,一方面,针对原始北方苍鹰优化算法的初始种群是随机产生的,可能导致初始种群个体位置分布不均匀,降低种群多样性从而影响寻优速度的问题,引入混沌映射策略提升初始种群质量;另一方面,在算法的开发阶段引入非线性收缩因子CF替换原始北方苍鹰优化算法中的线性收缩因子R,加快算法的寻优速度;最后,针对原始北方苍鹰优化算法在寻优过程中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引入平面镜反射成像学习策略,提升算法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应用本发明,可以显著提升GIS设备PD故障类型的识别效率与分类精度,保障现代化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