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6922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48411.5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岳阳市三峡二期水环境综合治理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污染负荷可贡献量的测算方法及设备、介质和装置,包括建立改造前实测数据模型;建立改造后预期数据模型;建立区域的改造前排放污染负荷量;建立区域不同地块排水单元污染负荷可贡献量;通过按照区域不同地块排水单元污染负荷可贡献量大小排序择优选取最佳改造排水单元,建立统一数据库;根据预期污水系统收集效能提升总体目标,基于污染负荷可贡献量总大小经判别对照,建立选取最优区域地块排水单元实施改造的技术方法;经预设软件筛选剔除出出污染负荷可贡献量排序靠后经标识过的地块排水单元;本发明方法实施后预期可降低大量的费用投入,实现一种高质量的污水系统收集效能提升方法,达到快速恢复城市水体水环境功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29721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29176.5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50/26 , G06N3/0442 , G06N3/084 , G06N3/09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滚动分解法和深度学习算法集成的城市降雨径流污染预测方法,属于城市水系统类城市降雨径流污染预测,首先采用滚动分解方法将降雨径流序列数据分解成不同的子序列,然后依次对添加数据进行分解,排除未来数据,避免信息泄露,并采用递归神经网络对子序列进行建模和预测,最后对子序列的预测结果进行求和,得到降雨径流污染的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49000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0666664.0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华东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渠过河管道渗漏快速预警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安装有叶绿素快速在线检测仪和信号传输器的装置箱、远程终端处理器、可调式固定保护罩;所述装置箱为两个或者多个,安装在穿渠过河管道上下游位置检查井旁;所述叶绿素快速在线检测仪与所述信号传输器相连;所述远程终端处理器与所述信号传输器通过GPRS无线传输设备连接;所述可调式固定保护罩包括可调节式固定杆、保护罩、支撑架。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上述预警系统实现免导排无人巡检穿渠过河管道渗漏的快速预警方法。本发明具有检测速度快、可实时反馈的优点,降低了穿渠过河管道检测投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81590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31232.0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E03F3/02 , G06F30/18 , G06F113/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排放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污水排放控制方法包括:S1:获取目标污水管网拓扑结构;S2:确定目标污水管网拓扑结构的关键节点;S3:对关键节点布设监测点位;S4:获取监测点位的环境数据;S5:根据环境数据判断当前监测点位是否适合监测,若是进入S7;否则进入S6;S6:将当前监测点位的相邻监测点作为当前监测点位并返回S5;S7:在当前监测点位布设水位计;S8:获取水位计的液位数据;S9:根据液位数据,计算污水管管道内流量,得到计算结果;S10:判断计算结果是否达到阈值,若是,生成停止污水排放指令,否则,生成污水排放指令。本发明能够在获得准确的流量监测的情况下,进行污水排放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82919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372522.5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科创园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指标与方法:所述核算指标包括调节服务指标和文化服务指标两个一级指标;所述调节服务指标包括噪声削减指标、空气净化指标、水质维持指标、暴雨径流削减指标和舒适气候调节指标五个二级指标;所述文化服务指标包括生态景观溢价指标和创新能力提升指标两个二级指标;所述核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针对二级指标的特点设置有特征性的核算公式,计算其生态功能量;步骤二:以生态功能量为目标,换算为以人工治理实现生态功能量所需的经济成本量值,经济成本量值即为此二级指标的生态产品价值;步骤三:所有二级指标的经济成本量值求和即为科创园区核算的生态产品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12845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019900.6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芜湖市三峡智慧水管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免导排穿渠过河管道渗漏智能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包括设于待检测穿渠过河管道上游的上游检查井和位于待检测穿渠过河管道下游的下游检查井,所述上游检查井和下游检查井下方均设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设于待检测穿渠过河管道内液面以下,潜水泵的出水管穿过上游检查井或下游检查井内壁与相应的浮游植物检测系统的进水口连接;本发明针对穿渠过河管道的特殊环境条件,对其出现的河水入渗的情况进行分析,选取仅在河水中会出现的特殊因子浮游植物作为判断指标,进而高效、准确的判断该类管道是否渗漏,对管道渗漏程度初判,进而解决其难导排、难检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2584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05372.6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C02F3/34 , C02F3/30 , C02F1/28 , B01J20/34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再生污染地表水吸附脱氮处理新工艺,所述工艺为将污染水体通过吸附工艺进行处理;其中,所述吸附工艺采用的吸附材料负载有硝化菌群和反硝化菌群。本发明利用吸附材料富集地表水中的污染物质,在吸附材料表面形成足以供给微生物代谢繁殖所需要的污染物(即微生物的营养物)浓度,解决了传统的污染地表水微生物治理效率低的技术难题,且吸附材料中同时进行污染物吸附和降解两个工艺过程,使吸附材料不需再生,且可维持吸附处理装置长期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73582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828082.8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1N3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管网污染物浓度片区的定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筛选污水处理管道、直排水管道和汇流支管;采集各汇流支管、直排水管道和污水处理管道上的污水浓度c;污水浓度序列C0={C0(k)}=(c1,c2,...cn)和污水浓度序列C1={C1(k)};建立污水从汇流支管汇流后的污水浓度的预测模型,输出最终的预测模型;利用最终的预测模型对汇流支管排入的污水浓度进行预测,制定排水方案,避免高浓度污水排入湖泊或河流。本方案结合历史采集的汇流支管、直排水管道和污水处理管道上的污水浓度得到预测模型,对造成高浓度污水的汇流支管进行溯源,从而帮助管理者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大大降低了监测成本,更加经济。
-
公开(公告)号:CN11584963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77682.0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IPC: C02F9/00 , C02F3/12 , C02F1/44 , C02F1/00 , C02F1/28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耦合预沉积吸附剂的重力驱动超滤膜净水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原水箱、进水泵、高位水池、膜反应器、吸附剂层、膜组件、粗滤网、细滤网和连接管道及阀门等部件。该装置结构简单,设备投资及运行费用低廉,可应用于偏远地区和无集中供水的农村地区的耦合预沉积吸附剂的重力驱动超滤膜净水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916312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138564.1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芜湖市三峡智慧水管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内注浆装置及注浆控制系统,包括内筒,内筒的外侧设有可膨胀收缩的气囊,气囊的两端对称设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设有多个可伸缩的滚轮组件,控制系统包括注浆泵和清水泵,注浆泵和清水泵通过管道与至少一条注浆管相连,至少一条注浆管与外界系统的废污水池通过管道连接空压机和负压泵通过管道与加气管连接PLC控制器与管道上的所有电磁阀、压力检测器和定时器电连接,本发明的管内注装置案通过单个集成式气囊的设计,显著提升了渗漏修复的效率和效果,与传统双气囊系统相比,新方案消除了气囊间的间隙,确保了浆液均匀分布和充分填充,增强了密封性能,解决了能在流水环境下不利于注浆修复管壁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