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智能路面的高敏感度应力感知骨料

    公开(公告)号:CN111636326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010604868.8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智能路面的高敏感度应力感知骨料,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内匹配设置有球形应力感知层,球形应力感知层的外表面均布阵列有若干按照空间位置编码的压电片,球形应力感知层内匹配设置有内保护壳体,内保护壳体内设置有功能封装体,功能封装体内设置有中央处理器、信号传输模块和电源模块,每个压电片与中央处理器电连接,中央处理器与信号传输模块电连接,电源模块与中央处理器和信号传输模块电连接,中央处理器用于将压电片的电信号转换为应力信息,信号传输模块用于将应力信息发送给外部信息接收装置。本发明能精确区分集料颗粒间的接触效应,准确分析颗粒受力模式及应力传播规律。

    基于可达性分析和离散选择的充电站定址扩容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87691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33715.3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可达性分析和离散选择的充电站定址扩容优化方法,包括:步骤一,研究区域确定及数据集获取;步骤二,充电站可达性时空不均衡性分析及候选站点确定;步骤三,确定离散选择模型决策目标及决策准则;步骤四,建立基于离散选择模型的双层优化模型;步骤五,将双层优化模型描述为整数线性规划问题;步骤六,定址扩容优化模型参数估计。本发明直接研究电动汽车市场对充电站容量配置的响应,以最大化电动汽车购买率为目标对充电站进行定址扩容优化,弥补了研究空白。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选择模型的充电站定址扩容双层优化模型,克服了传统离散选择模型概率公式的非线性和非凸性,提高了求解效率。

    基于多因素和改进特征筛选策略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93551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110458740.X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多因素和改进特征筛选策略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导入原始多因素数据集和数据预处理;步骤S2,构造候选特征变量集;步骤S3,基于数据集重构和RReliefF算法的小时粒度特征筛选;步骤S4,引入基于余弦相似度的k‑means聚类标签;步骤S5,确定最终的输入变量集;步骤S6,模型训练与预测。本发明注重于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的前端数据处理,与当前的多种主流预测模型都可以结合使用,并能显著改善模型的预测精度,具有广泛的通用性。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基于小时粒度的特征变量选取规则问题,在特征变量中加入负荷曲线的形状和模式信息,通过提高前端输入数据的质量,显著提升短期电力负荷的预测性能。

    一种用于隧道内壁的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26086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25828.2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内壁的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涂层材料包括基料8~12份,基料包含环氧树脂;稀释剂8~12份,光催化材料7~15份,发光材料7~15份,固化剂1~5份。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按重量份称取原料;将环氧树脂和稀释剂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将固化剂加入第一混合物中,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物;将光催化材料和发光材料加入第二混合物中,搅拌均匀,得到涂层材料,涂层材料应用于隧道内壁中。本发明的涂层材料能将汽车尾气分解成为无害氧化物,并能增强隧道内亮度,节省电力并应对突发停电事故;原材料来源广泛,制备工艺简单,节能环保,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用于沥青路面自感知和自降温的相变骨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50564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1911293074.8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沥青路面自感知和自降温的相变骨料及制备方法,包括相变陶粒和包覆在所述相变陶粒上的封装层;所述封装层包括以下组分:聚乙二醇、交联剂、异氰酸酯和氧化石墨烯,其中,氧化石墨烯的质量占聚乙二醇、交联剂和异氰酸酯总质量的1%~5%;聚乙二醇、交联剂和异氰酸酯中,[NCO]:[OH]的摩尔比为1.1~1.3,且交联剂中[OH]:聚乙二醇中[OH]的摩尔比为0.4~0.7。本发明制备具有相变功能的聚氨酯对相变陶粒进行封装,选取适用于沥青路面的相变骨料的聚氨酯封装层原料和合成配方,将含有丰富羟基基团的氧化石墨烯通过化学反应引入聚氨酯体系中,提高氧化石墨烯在聚氨酯体系中的分散性和化学稳定性,从根本上提升相变骨料的热导率,极大降低了相变骨料的制备难度。

    基于压电效应的智能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及其铺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26472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43550.6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交通道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压电效应的智能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及其铺装方法。所述基于压电效应的智能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多个连续配筋基坑,每个连续配筋基坑内沿基坑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压电感知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和第二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压电感知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包含第三水泥混凝土预制板,第三水泥混凝土预制板的上表面埋设有压电石英传感器和阵列式排布的压电陶瓷传感器,第三水泥混凝土预制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压电薄膜,压电薄膜设置于压电石英传感器和压电陶瓷传感器之间,第三水泥混凝土预制板的内部还埋设有感应线圈。本发明提供的路面结构提高了称重传感器的安装效率和使用寿命。

    一种生物活性自愈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919847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281882.3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自愈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活性自愈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生物活性自愈合材料包括:多孔生物活性载体、微生物、有机养分和引气剂;其中,微生物包含巨大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本发明提供的生物活性自愈合材料作为外加剂加入混凝土浆料中,能够有效修复混凝土浆料制成试块的裂缝,降低裂缝的人工维修费用,且该生物活性自愈合材料可大大提高混凝土浆料的各项力学性能,使其满足工程需要,提高工程质量,且该生物活性自愈合材料的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

    一种压阻自感知水泥混凝土材料、路面结构与铺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00067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336092.2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阻自感知水泥混凝土材料,由以下原料组分组成:水泥、水、砂、碎石、石墨粉、钢渣、石墨烯纳米薄片、多壁碳纳米管和分散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备压阻自感知功能的装配式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从下而上依次设置的路基层、底基层、基层、防水土工布和多个压阻自感知水泥混凝土道面板;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混凝土路面结构的铺设方法,通过吊钩将多个自感知水泥混凝土道面板吊装在支撑层上,并通过企口卯榫相连接,铺装完成后,对吊钩位置整平处理,即得到具备自感知功能的装配式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具备自感知功能的装配式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可局部进行替换,降低了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