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1372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47618.4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 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广西桂贺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8/25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基于交通能源融合的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能源、交通和信息确定交通能源融合系统的边界;在边界内的预设条件下,确定能源、交通和信息的反馈机制和因果关系并绘制因果关系图;基于因果关系图对系统中的变量进行变量分析,获取变量关系方程式并构建系统流图;对建立好的模型进行真实性检验和评估,不断修正模型直到通过检验。构建三个子系统的因果关系图,以研究交通能源融合系统内部的运行机理。基于此,构建了基于交通能源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为交通能源融合系统联合规划提供模型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3045946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110443835.4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C09D133/04 , C09D5/22 , C09D7/61 , G06V20/5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标线材料和无人驾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路面标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车辆视觉诱导行驶方法,路面材料包括:发光材料、成膜物质、成膜助剂、颜料、填料和助剂。行驶方法包括:获取无人驾驶车辆前端的三角识别区域,判断车辆是否偏离正常行驶方向;获取当前三角识别区域的各边长,计算当前车辆偏离正常行驶方向的角度和偏离距离,据此对车辆的方向盘转角进行调整。本发明通过发光材料与周围环境的颜色差异,能够实时的对车辆发生的偏航现象进行调整,使无人驾驶车辆时钟行驶于车道的中间位置,减少无人驾驶车辆由于偏航引起的碰撞风险,提高无人驾驶车辆的行车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386791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784585.3
申请日:2019-08-2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C04B28/04 , C04B111/80 , C04B1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疏水自发光荧光路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组分:水泥、荧光粉、疏水剂、反光玻璃微粉、减水剂和水;各组分的质量份数分别为:水泥50-80份、荧光粉为25-30份、疏水剂为5-8份、反光玻璃微粉为15-25份、减水剂为0.1-0.2份和水30-55份。本发明的荧光路面材料的材料强度高,疏水性能显著,发光强度高,发光时间长,其发光时间可达到9.5-12h,发光强度可达到6500-9000mcd/m2。综上,本发明路面材料有光致发光功能,发光强度高,发光时间长,且具有防污、防水及防油的自清洁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838091B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610207774.0
申请日:2016-04-0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重油和稻壳灰联合作为沥青改性剂的应用。通过沥青针入度、软化点、延度试验和动态剪切流变(DSR)试验,证明该复配改性沥青可用于改善生物质重油改性沥青高温稳定性不足、耐久抗疲劳性能较差的缺点,明显提高稻壳灰改性沥青低温抗裂性;同时,可以吸收生物质油改性沥青和稻壳灰改性剂的优点,使沥青胶结料及其混合料具有良好的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性和耐久性,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改性沥青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5802262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206415.3
申请日:2016-04-0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3/36 , C08K3/26 , C08K2003/265 , C08L9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稻壳灰作为沥青改性剂的应用。通过沥青三大指标试验、布什旋转粘度试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证明该稻壳灰沥青改性剂可有效提高沥青胶结料及其混合料的高温抗变形能力和耐久性,保证一定的低温抗裂性能。从而有效减少高温地区沥青路面的病害,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条件,保证行车安全和服务水平。另外,经微波加热试验和红外热成像拍照,证明所公开的稻壳灰沥青改性剂与石灰石矿粉填料相比,可以使所改性的沥青砂浆有明显较高的微波吸热升温速率,从而可以应用于沥青路面融冰雪领域的技术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3030355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579481.7
申请日:2012-12-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C04B28/18 , C04B18/22 , C04B16/06 , C04B24/40 , C04B111/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轻质高抗裂水泥混凝土,其中,胶凝材料20~50份、废旧轮胎橡胶颗粒10~20份、硅烷偶联剂0.08~0.3份、河砂20~40份、水10~20份、减水剂0.3~0.6份和聚合物纤维0.8~2份。所述的胶凝材料中包括水泥60~80份,粉煤灰10~30份,硅灰5~10份,微细石灰石粉3~8份;所述的聚合物纤维由聚乙烯醇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组成,包括:70~90份聚乙烯醇纤维和10~30份聚丙烯纤维。本发明在回收利用废旧轮胎的同时大大降低混凝土的密度,极大的提高了混凝土的抗震和变形能力,改变了普通混凝土脆性破坏的模式,实现了应变硬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53942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01365.0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H02J3/00 , H02J3/38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路路域光伏资源可开发潜力评估方法及相关装置,获取被评估公路路域的年水平面辐照总量、水平面辐照稳定度、太阳能资源直射比、公路里程桩桩号数据和被评估公路路域的设计资料;根据年水平面辐照总量、水平面辐照稳定度和太阳能资源直射比对发电量贡献程度进行加权求分;当加权求分结果不小于设定阈值时,利用公路里程桩桩号数据和被评估公路路域的设计资料计算被评估公路路域能够布置的光伏系统总面积;根据光伏系统总面积以及待布置的光伏系统选型参数,计算被评估公路路域的光伏发电总量;根据所述光伏发电总量以及投资成本,计算被评估公路路域的经济效益;当经济效益满足设定要求时,根据光伏发电总量以及被评估公路路域的整体负荷,判断被评估公路路域的电力供需关系。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公路路域光伏资源开发潜力评估在数据精度和更新速度不足、实际操作繁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077636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10243549.3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交通道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智能路面的交通感知装置及其铺装方法。包括:多个沿智能路面的长度方向埋设的压电陶瓷水泥混凝土板,每个压电陶瓷水泥混凝土板包含上开口的中空长方体外壳和顶盖,顶盖的上表面设置有注浆孔;中空长方体外壳内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由多根横钢筋和多根竖钢筋形成的钢筋网格,钢筋网格上阵列式设置多个压电陶瓷单元,相邻两个压电陶瓷单元之间的行距小于车轮作用在地面上的最前端和最后端之间的距离,相邻两个压电陶瓷单元之间的列距小于车轮作用在地面上的宽度;中空长方体外壳的内部填充有水泥混凝土浆料。本发明可以全面、精准、快速的感知交通环境和车辆的轴重、轴距、行驶速度、轮距和轮迹等。
-
公开(公告)号:CN113045946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443835.4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C09D133/04 , C09D5/22 , C09D7/61 , G06K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标线材料和无人驾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路面标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车辆视觉诱导行驶方法,路面材料包括:发光材料、成膜物质、成膜助剂、颜料、填料和助剂。行驶方法包括:获取无人驾驶车辆前端的三角识别区域,判断车辆是否偏离正常行驶方向;获取当前三角识别区域的各边长,计算当前车辆偏离正常行驶方向的角度和偏离距离,据此对车辆的方向盘转角进行调整。本发明通过发光材料与周围环境的颜色差异,能够实时的对车辆发生的偏航现象进行调整,使无人驾驶车辆时钟行驶于车道的中间位置,减少无人驾驶车辆由于偏航引起的碰撞风险,提高无人驾驶车辆的行车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48212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21020.0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E01C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环境感知的路面自融雪系统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沿全路段均匀布设的多个自融雪单元、多个气象站和管控中心,每个自融雪单元包含埋设于路面下的发热电缆、温湿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电源开关;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于路面表层;温湿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数据采集器连接;气象站设置于路边,用于获取若干个自融雪单元的实时天气信息;数据采集器和气象站分别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将各自的信息输送至管控中心。本发明能够提前预测可能结冰单元和积雪单元,从而避免路面结冰和积雪现象的出现,提高路面自融雪效率,保证交通安全性;同时可以实现全路线监测,便于宏观管控和道路维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