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60864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310095500.3
申请日:2013-03-2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铌精矿熔盐电解制备铌铁合金的方法,属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合金制备技术领域。首先进行铌精矿进行选择性和磁选分离其中的铁,获得富铌和稀土混合物,对富铌和稀土混合物采用熔盐电解法制备高铌铁比的铌铁合金。与传统的金属热还原相比,可显著降低反应温度,降低能耗;控制富铌和稀土混合物中铁元素的含量,可高效制备湿法冶金和火法冶金难以制备的高铌铁比的中级、高级铌铁合金;熔盐电解过程中可实现铌铁的可控制备,工艺简单高效;整个工艺流程设备简单,成本较低,可实现连续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131203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311190.9
申请日:2014-07-0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热浸镀的含纳米硅的铝锌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步骤如下所述:第一步,对纳米硅颗粒进行超声波加活性剂包覆预处理;第二步,采用高能球磨法往Al-Zn合金中添加硅纳米颗粒来形成金属基纳米复合粉末;其中球磨时间为5h-10h,铝锌基体中硅的浓度为1.0-2.0wt%;第三步,采用粉末冶金烧结在真空热压炉中将纳米Si/Al-Zn复合粉末热压成型。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结果显示:硅在Al-Zn基中呈统一且均匀分布状态。由此得到的纳米复合材料延展性、成形性好,在热浸镀方面有潜在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328038B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110314828.0
申请日:2011-10-1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22D11/06 , B22D11/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带连铸用多水口稳流布流装置,包括设置于金属初始凝固界面前端熔池上方的布流器,金属熔体通过一组中间包底部的浸入式水口注入布流器的腔体内,然后通过布流器布流后进入金属初始凝固界面前端熔池。布流器的腔体还与稳流器的腔体连通,稳流器的腔体位于布流器的腔体的上方,浸入式水口浸入到稳流器的腔体内的金属熔体中,金属熔体通过浸入式水口注入稳流器的腔体内,而后再通过稳流器稳流后进入布流器的腔体内。该装置可提高金属熔体流动的平稳性,减少金属熔体湍流的流股冲击力对连铸工艺的影响,使金属熔体温度分布均匀,从而提高金属薄带的铸轧质量,并适应生产较宽薄带钢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1704072B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0910198243.X
申请日:2009-11-03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22D11/06 , B22D11/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带连铸用平行板式稳流布流装置。它包括设置于转辊上方的布流器和伸入布流器腔内的浇注水口,布流器为倒“凸”型腔体结构,其上部为敞口矩形腔体,下部为狭长矩形腔体,上下腔体之间有一个水平收缩面,下部狭长矩形腔体的两侧壁成平行板,其上布列着多个小孔,另两端壁和转角处也布列着小孔。在水平收缩面处有凸台或凹台盖住下部狭长矩形腔体,在凸台或凹台上开有小孔。由于布流器底部狭长,有利于在薄带连铸的狭窄熔池内浇注,又可以保证沿辊轴方向上钢液的均匀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01309530B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0810040027.8
申请日:2008-07-0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H05B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炉用冷却电极。它包括一个电极外壳,电极外壳有空腔而一端封口一端开口,其内腔有一个同轴套管和一个同轴隔栅套筒,有一个冷却介质接头与电极开口端和同轴套管伸出端固定密封连接,同轴套管侧壁上均布通孔,同轴套管伸出端口构成冷却介质的入口或出口,冷却介质接头上有冷却介质出口或入口,冷却介质从入口流入,经电极外壳的内腔而从出口流出,实现对电极冷却。本发明具有制作加工简单,冷却效果好,装卸、更换方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234414B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810034111.9
申请日:2008-02-2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22D11/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辊薄带连铸生产工艺中所用的稳流布流器装置,属双辊薄带连铸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包括有设置有布流孔的布流器、浸入式水口;布流器的整体外形为舟形,其横截面为底部为圆弧的“V”字型,其浸没在熔池钢液中,在布流器整体上开有多个布流孔,包括有端部布流孔、侧面布流孔和底部布流孔;布流器内部有一空腔,在其顶面上设置有盖板,盖板上开设有一长方形开口槽孔;在中部设置有由两个挡墙围成的抑制湍流的稳流小室;钢水自浸入式水口的下端开口流出,先进入设有挡墙的稳流小室,然后经小室的挡墙溢流流出,进入两侧的空腔空间,再通过其内的诸多布流孔流出,进入双辊之间的熔池中。该装置能稳定湍流和液面,使熔池内钢液温度均匀,利于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1724733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200527.8
申请日:2009-12-2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C21C7/06
Abstract: 本发涉及一种适用于渣金间外加电场无污染脱氧的合成熔渣及制备方法,属于钢铁冶金精炼工艺技术领域。该合成熔渣的化学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aO 40-50%,Al2O3 25-45%,MgO 1~8%,SiO2 5-15%,FeO 0.01~1%,MnO 0~2%;合成熔渣的碱度即(CaO+MgO)/(SiO2+Al2O3)的比值为0.8~1.2。其制备方法采用预熔-混合工艺,即先将CaO、MgO、SiO2和Al2O3粉料混和均匀后预熔,空冷至室温得到熔块;再将熔块破碎、研磨、过筛、干燥后与FeO和MnO粉料混合均匀。本发明的合成熔渣具有熔点低,熔化速度快,流动性好,挥发少,氧离子电导率高等特点。另外,在使用过程中无粉尘污染,且该预熔渣组分与现有的精炼渣成分更加接近,对现有工艺改造小,故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708536A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910198213.9
申请日:2009-11-03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22D11/06 , B22D11/103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一种薄带连铸用碗式抑湍稳流布流装置。它包括设置于转辊上方的布流器和伸入布流器腔内的浇注水口,布流器为“V”型腔体结构,其上部为敝口矩形腔体,下部为截面呈“V”型的狭长槽腔,下底以圆弧过渡,狭长槽腔的两斜壁靠近下底处有多个布流孔。在“V”型狭长槽腔内,位于布流孔之上,有一个水平安置的孔板封盖着“V”型狭长槽腔,孔板上沿辊轴方向均布1-3排小孔。孔板中央位置装有一个碗式抑湍分流装置。本发明改善钢液在熔池内的分布,促进钢液流动平稳,抑制注流冲击影响,使钢液流动更合理、温度分布更均匀,从而提高薄带的铸轧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309530A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810040027.8
申请日:2008-07-0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H05B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炉用冷却电极。它包括一个电极,电极有空腔而一端封口一端开口,其内腔有一个同轴套管和一个同轴隔栅套筒,有一个冷却介质接头与电极开口端和同轴套管伸出端固定密封连接,同轴套管侧壁上均布通孔,同轴套管伸出端口构成冷却介质的入口或出口,冷却介质接头上有冷却介质出口或入口,冷却介质从入口流入,经电极内腔而从出口流出,实现对电极冷却。本发明具有制作加工简单,冷却效果好,装卸、更换方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675487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010452839.4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自然原料制备矿渣微晶玻璃的方法及其所制备的矿渣微晶玻璃,能减少固废资源化环节降低能耗,本发明利用自然原料直接制备所需金属和晶相可供选择的矿渣微晶玻璃的方法。其中原料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红土矿64‑91份、海砂矿0‑24份、碳粉8‑11份。以红土矿和海砂矿为主要原料在经过1100‑1200℃还原和1450‑1500℃熔分后对渣液进行控温冷却,能获得多种不同物相组成的高性能的矿渣微晶玻璃。本发明减少了制备矿渣微晶玻璃的方法中间环节能够有效的降低能耗,制备的矿渣微晶玻璃物相可供选择能够在多种场合进行应用,同时其生产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本发明原料的配比关系和制备工艺可以推广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