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0770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31792.2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C22C23/06 , B22D17/00 , B22D17/32 , G16C60/00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3/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铸工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含稀土的压铸镁合金及其成型工艺,该压铸镁合金包括:锌0.4~0.8wt%,镧0.4~0.8wt.%,铈0.4~0.8wt.%,锆0.4~0.8wt.%,其余为镁,该含稀土的压铸镁合金及其成型工艺,采用模拟软件对镁合金压铸件进行模拟分析,依次进行模型建立、网格划分、边界条件设定、工艺参数设定、结果分析,基于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对比浇注温度、模具温度、压射速度和保压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缩孔率、热裂倾向指数的影响,获得了最佳的压铸成型工艺,本发明提供一种含稀土的压铸镁合金,利用软件分析铸造缺陷的结果,改善了通过反复生产试验来优化机械性能的局限性,缩短了生产周期,减少了试铸的成本,提高了铸件的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8339859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024604.8
申请日:2018-01-1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21B4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斯太尔摩空冷线及其风箱风嘴结构,采用将风箱风嘴中心部分封闭并在风嘴添加导流斜隔板装置的结构。在鼓风风箱的风嘴位置,用焊接钢板的方式封闭风嘴的中心部分;或在风嘴内部添加导流斜隔板;或在风嘴出口位置添加可控长度的封闭挡板。这三种做法都能将直吹线材中心位置的风量分配到直吹线材搭接点位置的边缘出风口,从而改变线材表面对流换热强度,实现对线材的温度分布和组织分布的控制。本发明引导空气向盘条边缘高密度搭接点区域集中,增强盘条高密度区域的对流换热,提高线材盘元的温度均匀性,从而提高线材组织均匀性和性能稳定性的目的,本发明有流体动力学和传热学理论基础支撑,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7159723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417192.X
申请日:2017-06-0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21B4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45/02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斯太尔摩空冷线侧壁压风装置。它是在斯太尔摩空冷线的辊道两侧内壁面上固定安装压风装置,该压风装置向辊道内部延伸而不与线材接触,能够控制空气在辊道内的运动方向,改变线材表面对流换热强度,实现对线材的温度分布和组织分布的控制。本发明引导空气向盘条边缘高密度搭接点区域集中,增强盘条高密度区域的对流换热,提高线材盘元的温度均匀性,从而提高线材组织均匀性和性能稳定性的目的,本发明有可靠的流体动力学和传热学理论基础支撑,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2140565A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1010103378.6
申请日:2010-01-2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C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138
Abstract: 中间包中外加电场无污染脱氧精炼的方法,在中间包中以覆盖渣作为电解质,作为钢液内的溶解氧向外传输的通道。以插入覆盖渣的电极为阳极,以钢液为阴极,由外加直流电源施加直流脉冲电场,通过控制直流电源的电流值和电压值,以及覆盖渣的成分,来控制氧离子在熔渣体系中的传导方向和速度以及增强溶解氧在钢液中的传质,从而实现钢液的无污染脱氧精炼。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且脱氧快速有效等优点,可显著提高连铸坯的清洁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457276A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910044809.3
申请日:2009-01-0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C21C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节阳极氧分压的熔渣无污染脱氧方法及装置,属于冶金精炼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通过利用其专用装置来进行钢液或金属液的脱氧净化。本发明方法以熔渣作为电解质,以插入熔渣的脱气空腔电极为阳极,以钢液或金属液为阴极;所述的脱气电极带有电极空腔并通过导管与真空真空室连通;由外加直流电源施加直流脉冲电压,在钢液或金属液和熔渣氧极之间形成电场,通过控制直流电源的电流值和电压值,以及熔渣的成分来控制氧离子在熔渣体系中的传导及溶解氧在钢液中的传质。通过控制电极空腔的氧分压,使氧气从熔渣向电极空腔扩散,并通过抽气系统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1815055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16717.3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可控温度梯度下气泡运动的方法和装置,设置模拟气泡运动的装置,包括透明容器、高速摄像机、加热区、冷却区、测试区以及光源区;在透明容器中注入液体;在热端面和冷端面之间产生温度梯度,形成液体凝固的固液界面;利用高速相机拍摄观测区的气泡的清晰图像,获取气泡运动图像,从而得出气泡的运动状态或运动规律;本发明以溶液在固液界面处析出的气泡为观测目标,并跟踪观测气泡的析出、长大、脱附、上浮和消散过程来模拟金属连铸坯凝固过程。本发明装置设计简单合理,装卸使用方便,本发明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难以观测气泡完整运动过程的难题,能够有效进行凝固过程中,可控温度梯度下气泡运动及流场的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07159723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710417192.X
申请日:2017-06-0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1B4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斯太尔摩空冷线侧壁压风装置。它是在斯太尔摩空冷线的辊道两侧内壁面上固定安装压风装置,该压风装置向辊道内部延伸而不与线材接触,能够控制空气在辊道内的运动方向,改变线材表面对流换热强度,实现对线材的温度分布和组织分布的控制。本发明引导空气向盘条边缘高密度搭接点区域集中,增强盘条高密度区域的对流换热,提高线材盘元的温度均匀性,从而提高线材组织均匀性和性能稳定性的目的,本发明有可靠的流体动力学和传热学理论基础支撑,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5483830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851587.1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对流条件下枝晶间流体流速的方法和装置,在有机物枝晶的析出过程中利用水平旋转引起的自然对流,并测量枝晶长大过程中枝晶间流体流动的大小和方向。本发明采用液氮循环冷却装置,使饱和有机溶液从长方体透明容器一端开始冷却并析出长成枝晶。有机物溶液处于水平圆盘的中心不同位置。在枝晶生长平均长度不小于8mm时,开始施加0~10圈/分的水平转速引起有机物溶液的自然对流。水平旋转的方式有全周期360°旋转和往复式旋转两种,往复角度范围为±5°~±90°。采用高速照相机拍摄有机物枝晶间溶液内示踪粒子流动照片,拍摄帧率不小于25帧。根据测量需要,可在不同方向和不同高度条件下拍摄枝晶间流体的流场。显示溶液流场流速的示踪粒子密度不小于1.6g/cm3,平均粒径不小于13um。
-
公开(公告)号:CN103537379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310522694.0
申请日:2013-10-3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03C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渣金间外加电场的渣金分离装置,由上料装置、渣金物理分离系统和回收系统组成,渣金物理分离系统由渣金分离仓和电场生成系统构成,电场生成系统包括一组两块同极性极板和一组不同极性极板,在渣金分离仓自上而下依次生成正电势区域空间和电场作用区域空间,通过炉渣料斗向渣金混合料提供电子,渣金混合料落入在正电势区域空间使其中的残余金属颗粒带电,然后在电场作用下,使残余金属颗粒向指定极板方向运动,使残余金属颗粒从渣中脱离的状态而被分离出来,通过回收系统运出,并收集到指定容器中。本发明据渣金导电差异,通过电场作用残余金属从渣中分离出来,从而提高金属回收率,工艺简单,材料成本低,适合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325126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536639.1
申请日:2014-10-13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22D41/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41/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板坯连铸过程控制金属流体流动的浸入式水口,属冶金连铸设备技术领域,其具有改进的吐出孔结构及其底部结构,显著作用在于当熔融金属流经吐出孔过程中,延伸的吐出孔对液体流速及流动方向进行控制,使其结晶器内流场状态符合不同生产需求。所述水口为扁圆形金属入口、左右对称的吐出孔及封闭的底部组成。所述吐出孔为将底端水口壁面以一定的弧度向两侧突出,使吐出孔向外延伸;所述封闭底部的宽度随工艺要求的不同进行变化;通过改进的吐出孔与不同宽度的底部相配合,可有效的控制股流的方向以及减小出口上方所形成的负压区,使金属液流经水口后可按实际生产需要,具备不同的流动状态,从而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
-
-
-
-
-
-
-